注册会计师报考科目该如何搭配

如题所述

一次性报考两科:
备考方案一:会计+税法/经济法/审计
会计是所有考试科目的核心,与其他5科均有联系,想要深入了解其他科目真谛的前提是有一个深厚的会计基础,首次报考注会的考生优先选择会计这一科。基础不深厚并且学习时间少的学员,可以只报考两科,搭配经济法、税法这样相比起来简单科目,这个备考方案也适合同时备考注会和初级的考生。
基础比较好的考生可以选择报考审计,审计这一科和会计的关联度非常大。没有良好的会计基础,学习审计也会十分吃力的,所以将审计和会计搭配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搭配方案。
备考方案二:财管+战略
十多年前的注会教材里,财管和战略属于同一个考试科目,近几年看,财管教材后面几章的内容和战略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考生在选择报考科目时,可以将这两科放在一起。
一次性报考三科:
备考方案一:会计+税法+经济法
前面说过,会计是注会考试的根本,建议优先选择。基础不是很好又想一年多通过几科的学员,建议将会计搭配经济法、税法,一科难度大的带两科难度小的,花费的学习时间并不是那么多。
备考方案二:会计+审计+税法
审计、税法和会计的关联性最高,关联性高的考试科目搭配在一起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更容易些。
备考方案三:财管+战略+经济法/税法
小编以为财管+战略是一个稳定组合,最好两科一起考,同时可以搭配经济法、税法这样简单的科目。
备考方案四:会计+经济法+财管
很多考生想一举拿下中级会计证书和注会证书,那么搭配好考试科目是通过考试的关键,中级会计考试分为3科,分别是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中级的经济法分为经济法部分与税法部分,其他两科与注会的会计、财管相对应,这个方案适合同时备考中级和注会的考生
一次性报考四科:
备考方案一:会计+税法+财管+战略
会计和税法、财管和战略都属于常见的黄金搭配方案,各科之间的关联度很高,难度适宜,知识点之间也是融会贯通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备考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缓解了备考压力。
备考方案二: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
审计和会计的关联度很高,要想学好审计知识一定要对会计报表有很深的了解,所以将审计和会计搭配一起是比较好的选择,其次与会计关联度较高的科目是税法,所得税在这两科里都是重要的知识点。经济法难度不算大,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整体备考的难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20

众所周知报考CPA的考生每年都是大批军团,固然这里边的学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学习时间和基础不同,所以报考科目的搭配方案也有各自的特点。为了让大家有更清晰的选择思路,立信CPA小编提供了一些常见的不同人群搭配方案。

CPA零基础科目搭配方案

因为是零基础的小白对CPA的内容都不了解,所以在选择科目搭配时不知道如何选择,那么下面就是专为零基础CPA考生所设计的合理搭配,

会计+税法

可以说是CPA组合的黄金搭档,两者关联度很大,尤其是在所得税上,且税法和会计两者在某些章节相辅相成,非常有利于考试的备考;但是会计和税法都比较偏重计算,需大量练习,对于某些偏文科的考生来说,需要越过计算关,它的要求:备考时间充裕,考完急需上岗

会计+经济法+税法

这三门的难度不是很高,由一个很难科目搭配两个较容易的科目,但是需要记得内容比较多,计算和理解的内容属于中等,比较容易通过,让小白考生能够树立自信。

有一定CPA基础的科目搭配方案

会计+审计+税法

虽然审计和税法没太大关系,但是会计跟另外两门课程关联都是较大的,它们学习特点是理解和记忆的内容较多,计算的内容中等。不过难度较大,需要大量做题和理解分析能力。比较适合理解记忆能力很强、有一定计算能力、学习时间充足的考生。

会计+财管+战略

一年拿下“两座CPA大山”,后续备考压力减轻。做题(会计+财管)与记忆(战略)相搭配 ,适合交替学习,但是会计和财管难度较大,需做大量练习,难以坚持,考生条件是:有一定会计基础,备考时间充裕,自制力较强,逻辑思维较强

在职备考时间不足的条件下

现在虽然到2019年的CPA考试还很长,但是很多在职考生不单单只有备考,还有工作及生活上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他们相对不能报太多的科目,一年两门课程最佳。

会计+审计

虽然两者的难度较大,但是审计和会计的联系也比较大,很多人都说会计和审计是互逆关系,并且审计理论和实务都和会计知识息息相关,因此可以将会计和审计放在一起学习,两者可以相互穿插着进行。

会计+税法

会计和税法也是亲如一家的,会计分录中涉及到的相关税费的计算也是需要具备一定的税法素养的,如果税法相关税率改变了,那么会计中相关税计算也得跟着改,因此这两者关联度也是非常大的,学好了税法,对学习会计是很有帮助的,两者可以同时进行。

财管+战略

财管最基本的概念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战略中单独以风险和风险管理作为一章。而且战略中有财管中的计算,比如企业价值评估,但非常简单;财管中的长期计划是以战略计划为起点。

时间充足的考生

可能是在校大学生或者是全职备考的考生他们的时间充足,能把众多的精力放在备考上面,这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及实际情况来选择报考科目,可以选择4-6科毕竟有一定压力才能够有学习的动力,不要让自己的时间优势变成了劣势。其实报考科目越多,搭配能够带来的效果并不大。这类考生要意识到一点,虽然备考时间充足但是报考科目也多,所以也应尽早开始学习,提高备考效率。

在这个漫长的备考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可以考虑参加CPA培训班来帮你解答这些问题,并且立信CPA九月份即将开展基础班,帮助同学快速进入备考状态,为考生打好坚实基础,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关注立信CPA官网,随时了解CPA最新资讯。

立信CPA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6-20

第一步:确定报几科

确定报考几科之前,考生需要确定自己的学习时间。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各个科目大约需要200-300小时的学习时间,会计、审计、财管难度较大,需要花费的时间一般会更长。当然,不同考生基础情况不同,学习能力不一,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第二步:确定报哪几科

在确定首次报名应该报考几科后,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选择搭配。

打算往事务所方向发展:先学会计和审计,后学税法;

打算到大型企业做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先学会计和税法,后学财务成本管理;

目标不明确,难易搭配:会计和税法,审计和战略,财管和经济法。

总结:注册会计师科目搭配方法有很多,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合理选择搭配。只需注意一点:审计和财管的学习需要一定的会计基础,所以尽量别将会计这门课安排在审计、财管之后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