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是顺应时代的需要,具有挽救民族危机解决社会矛盾的历史作用。对吗?

如题所述

错的!

清末新政首先其根本目的是维系清政府的统治,然而完全没有挽救民族危机及解决社会矛盾,并从一开始就是逆时代的

客观上,清末新政实现了推动自由经济,促进法律现代化,军队近代化,促进新学教育等

然而

    新政的施行必须筹措经费,这个经费只能从地方人民负担中抽取,所以结果是人民更为贫困,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崛起,这就意味着清从内部培养了一个新的统治阶级集团,而这个集团日后成为推翻其自身的最大力量(之一),也即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上升

    清末新政中的经济政策,无疑给列强经济资本输出制造了条件,促成了西方列强从商品输出转型资本输出,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彻底成型,中外民族矛盾上升。

    边疆地区治理模式也跟着发生变化,由于推进猛烈,产生一系列矛盾(最重要的就是满蒙上层决裂。)国内民族矛盾也激化。

    废除科举看似好事,实则参加了大半辈子科举没中的读书人你指望他读西学?换言之,最后知识分子也倒戈。

    立宪派的主要人物已经在戊戌变法中看清了事实,清末新政完全是守旧势力主导,也即是满贵族妥协之结果。从一开始就是历史的反动,不具备主观能动性

根本上,清末新政从一开始就没有挽救民族危机及解决社会矛盾的功能,并且具有反社会历史潮流的倾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3
清末“新政”是顺应时代的需求,但是是被动的,且不具有挽救民族危机解决社会矛盾的目的,只是为了维系清政府的统治。但清末的“新政”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在社会生产力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增强了国力。因为与世界的接触增多,开启了国民的眼界,开放了思想,为以后的革命奠定了基础。从这看,清末的“新政”虽不是以挽救民族危机解决社会矛盾的目的开始的,但确实是起到了这个作用。
第2个回答  2020-03-03
是的、非常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