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被定性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员工会被判刑坐牢吗?

如题所述

这个如果公司有犯罪活动,员工也参与到其中的话,会根据参与程度进行不同的惩罚,严重的话可能被判刑
拓展资料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从而构成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相关司法解释
《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主文中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内容[最高人民法院] [法〔2001〕8号] [2001.01.21 发布] [2001.01.21 实施]
为正确执行刑法,在其他有关的司法解释出台之前,对假币犯罪以外的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的数额和情节,可参照以下标准掌握:
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要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范围以及结存款人造成的损失等方面来判定扰乱金融秩序造成危害的程度。根据司法实践,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
(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00万元以上的
(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
(3)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4)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损失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损失50万元以上的,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9
公司定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员工一般不会有事的,
还是个打工的而已,
有不参与公司决策。

不过公司的高管就不好说了,
因为他们直接参与公司重大事件的决策,
属于帮凶,弄不好就会坐牢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29
这个如果公司有犯罪活动,员工也参与到其中的话,会根据参与程度进行不同的惩罚,严重的话可能被判刑
第3个回答  2019-05-29

是否构成犯罪应该具体分析。

对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是否立案侦查,取决于有没有涉嫌以下三种情形中的一种:

一是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上来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二是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户数上来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三是从造成的经济损失上来看,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扩展资料:

构成特征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客体是国家的金融信贷秩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经济生活中,金融交易主体之间形成复杂的金融关系,金融关系的有机整体就是金融秩序。

金融关系包括:金融交易关系,金融管理关系,金融机构的内部关系,金融管理关系是指国家金融主管机关对金融业进行监管和宏观调控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它是一种非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管理关系,即纵向金融关系。

金融秩序由金融管理秩序、金融交易秩序和金融机构内部秩序三个有机统一的方面结合而成,其目的在于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保证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向,保护广大公众的利益。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不仅侵犯了金融储蓄的管理秩序,而且由于因为金融储蓄是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对储蓄管理秩序的侵犯必将侵犯整个金融信贷秩序。

所以本罪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信贷秩序。

(二)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以或者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所谓“公众”意即吸收存款对象的不特定性,指社会上大多数人。

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存款包括个人存款和机构存款,所以公众包括法人。

且本罪只要求行为针对社会上大多数人,并不要求实际从社会上大多数人得到资金。

但由于现代法人的发展,法人规模越来越大,其成员构成规模也越来越大,法人内部的特定对象也满足不特定性要件。

所以笔者认为,关键问题是行为的性质是否金融业务活动。

如果行为属金融业务活动,而对象又为特定少数人,则可以依刑法的“但书”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