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咨询鼻咽癌的问题

50岁,以前身体状况良好,偶然发现一侧脖子处有鸡蛋大小的肿块,其他症状无,去医院检查,医生首先做了个颈部穿刺,一个小时拿结果,结果上就写了(右侧颈部)转移,建议检查鼻咽部,医生说鼻咽癌,然后做了个CT,CT结果见下,
两侧鼻咽部对称,咽鼓管咽口及咽隐窝开口清晰,咽旁间隙清晰,未见明显异常软组织密度影,鼻咽腔未见明显狭窄,周围骨质未见明显破坏,左侧上颌窦、筛窦内可见软组织样密度影充填,左侧上颌窦壁骨质稍增厚,部分层面示右侧颈部于腮腺内侧可见一大小约为3.7*2.6CM椭圆形软组织样密度影,边界尚清,邻近组织被推压。

诊断:1右侧颈部肿块结合穿刺考虑转移性病变

2左侧上颌窦、筛窦炎

3鼻咽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然后我们去了市里的医院,市医院做了鼻咽镜,结果还要等三天才能回来,胸透正常,血液检查结果也还没出来,另外做了个颈部穿刺说是细胞活跃,不排除副节瘤,我想咨询一下:
1、鼻咽镜结果出来如果没有异常可不可以完全排除鼻咽癌,需不需要结合血液检查EB病毒一起确定?如果不行还需要做什么检查才能确诊?
2、医生的治疗方案是如果排除鼻咽癌,就要把颈部那个瘤切除,但是说那个是神经细胞的瘤,有危险性,可能今后脖子就都动不了,可不可以不手术呢
谢谢你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回答我的问题!

鼻咽癌生长的部位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也没有特异性,甚至有些病人早期没有症状,所以要达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存率,必须提高警惕,对有回吸性涕血、单侧性耳鸣、听力减退、头痛、颈部包块、面麻、复视等症状体征者,一定要及早就诊,细心检查鼻咽腔。

鼻咽癌的诊断除了注意临床表现外,还应做如下检查:

一、临床检查:

应检查鼻腔、口咽、外耳道、鼓膜、眼眶,检查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以及全身各系统。常见有视力减退或消失、突眼、眶内肿块、上眼睑下垂伴眼球固定。鼻咽癌局部扩展常引起脑神经损害,从而引起头面部各种神经障碍。

二、早期诊断: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肿瘤治疗疗效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早期诊断能提高治疗效果。鼻咽癌的防治工作的重点是要大力加强防癌知识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鼻咽癌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现症状能够及时就医,及时治疗。

三、鼻咽镜检查:

1、间接鼻咽镜检查:这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查方法。

2、纤维鼻咽镜检查:本法比较简便,但后鼻孔和顶前壁观察不满意。可以观察到鼻后孔、鼻中隔、鼻腔后部、鼻咽侧壁、侧窝、软腭背面和后壁等。

四、X线检查:

鼻咽癌病人采用X线平片检查可以了解肿瘤范围和颅底骨破坏情况,有利于对鼻咽癌的分期、制定放射治疗计划、随访病人和评价预后。X线常用检查有鼻咽侧位片及颅底摄片检查。

五、放射性核素骨显象诊断:

放射性核素骨显象诊断是一种无损伤性和灵敏度高的诊断方法。通常认为骨扫描诊断骨转移阳性符合率比X线摄片高30%,且可以早3-6个月检出病灶。

六、CT检查:

鼻咽癌应用CT检查,可以了解鼻咽腔内肿瘤的部位、管腔是否变形或不对称,咽隐窝是否变浅或闭塞。此外还可以显示鼻咽腔外侵犯,如鼻腔、口咽、咽旁间隙、颏下窝、颈动脉鞘区、翼腭窝、上颌窦、筛窦、眼眶、颅内海绵窦以及咽后、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

七、B型超声检查:

B型超声检查已在鼻咽癌诊断和治疗中广泛应用,对人体无损伤性,方法简便,病人乐于接受。鼻咽癌病例主要用于肝脏、颈、腹膜后和盆腔淋巴结的检查,了解有无肝转移和淋巴结密度、有无囊性等。

八、磁共振成象检查:

由于磁共振成象(MRI)可清楚显示头颅各层次、脑沟、脑回、灰质、白质和脑室、脑脊液管道、血管等,用SE法显示T1、T2延长高强度图象可以诊断鼻咽癌、上颔窦癌等,并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由于MRI确定肿瘤界线比较清楚和准确,对放射治疗照射野定位十分有用,同时,MRI检查对了解放疗后脑损伤有很大的帮助。

九、血清学诊断:

血清EB病毒抗体检测可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主要应用于:

1、有鼻咽癌症状者,如回缩性血涕、耳鸣、听力减退、头痛、颈淋巴结肿大、面麻、复视等;

2、颈淋巴结肿大病理活检或颈块穿刺证实为转移癌者,帮助寻找原发病灶;3、鼻咽癌高发区人群血清流行病学普查。

十、病理学诊断:

鼻咽癌最后确诊的依据是病理学诊断,虽然临床症状、体征、X线、CT和血清学诊断提示为鼻咽癌,仍须有病理学明确诊断。鼻咽癌活组织采取方法有以下几种:

1、经口腔咬取活检法

2、经鼻腔的鼻咽活检法

3、鼻咽部细针穿刺。
鼻咽癌不可怕,更可怕的是精神的健康。我也是鼻咽癌患者,出院后的后遗症康复很重要,我现在就吃些口水醇来配合康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11
鼻咽癌的诊断除了注意临床表现外,还应做如下检查:

一、临床检查:

应检查鼻腔、口咽、外耳道、鼓膜、眼眶,检查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以及全身各系统。常见有视力减退或消失、突眼、眶内肿块、上眼睑下垂伴眼球固定。鼻咽癌局部扩展常引起脑神经损害,从而引起头面部各种神经障碍。

二、早期诊断: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肿瘤治疗疗效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早期诊断能提高治疗效果。鼻咽癌的防治工作的重点是要大力加强防癌知识宣传,让广大群众了解鼻咽癌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现症状能够及时就医,及时治疗。

三、鼻咽镜检查:

1、间接鼻咽镜检查:这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查方法。

2、纤维鼻咽镜检查:本法比较简便,但后鼻孔和顶前壁观察不满意。可以观察到鼻后孔、鼻中隔、鼻腔后部、鼻咽侧壁、侧窝、软腭背面和后壁等。

四、X线检查:

鼻咽癌病人采用X线平片检查可以了解肿瘤范围和颅底骨破坏情况,有利于对鼻咽癌的分期、制定放射治疗计划、随访病人和评价预后。X线常用检查有鼻咽侧位片及颅底摄片检查。

五、放射性核素骨显象诊断:

放射性核素骨显象诊断是一种无损伤性和灵敏度高的诊断方法。通常认为骨扫描诊断骨转移阳性符合率比X线摄片高30%,且可以早3-6个月检出病灶。

六、CT检查:

鼻咽癌应用CT检查,可以了解鼻咽腔内肿瘤的部位、管腔是否变形或不对称,咽隐窝是否变浅或闭塞。此外还可以显示鼻咽腔外侵犯,如鼻腔、口咽、咽旁间隙、颏下窝、颈动脉鞘区、翼腭窝、上颌窦、筛窦、眼眶、颅内海绵窦以及咽后、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

七、B型超声检查:

B型超声检查已在鼻咽癌诊断和治疗中广泛应用,对人体无损伤性,方法简便,病人乐于接受。鼻咽癌病例主要用于肝脏、颈、腹膜后和盆腔淋巴结的检查,了解有无肝转移和淋巴结密度、有无囊性等。

八、磁共振成象检查:

由于磁共振成象(MRI)可清楚显示头颅各层次、脑沟、脑回、灰质、白质和脑室、脑脊液管道、血管等,用SE法显示T1、T2延长高强度图象可以诊断鼻咽癌、上颔窦癌等,并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由于MRI确定肿瘤界线比较清楚和准确,对放射治疗照射野定位十分有用,同时,MRI检查对了解放疗后脑损伤有很大的帮助。

九、血清学诊断:

血清EB病毒抗体检测可作为一种辅助诊断方法。主要应用于:

1、有鼻咽癌症状者,如回缩性血涕、耳鸣、听力减退、头痛、颈淋巴结肿大、面麻、复视等;

2、颈淋巴结肿大病理活检或颈块穿刺证实为转移癌者,帮助寻找原发病灶;3、鼻咽癌高发区人群血清流行病学普查。

十、病理学诊断:

鼻咽癌最后确诊的依据是病理学诊断,虽然临床症状、体征、X线、CT和血清学诊断提示为鼻咽癌,仍须有病理学明确诊断。鼻咽癌活组织采取方法有以下几种:

1、经口腔咬取活检法

2、经鼻腔的鼻咽活检法

3、鼻咽部细针穿刺。

鼻咽癌一般分为三期,如果你朋友是一期的话应该说痊愈率是很乐观的。医生要求去补牙是为放疗做准备。
出院后可以买些口水醇吃,缓解口干舌燥症状。
第2个回答  2010-07-12
首先既然做了穿刺活检,应该报下是什么病理类型。血清里有EB病毒鼻只能说作为一个可能是鼻咽癌的证据,但是不能说一定就是鼻咽癌。咽镜也不一定就百分之百准确,既然颈部有个转移性的肿块,说明肯定有地方有问题。颈部包块最常见的肿瘤疾病有肺癌,食管癌,鼻咽癌等等,最好做个胸部的核磁共振看看。肿瘤标志物这块等回来后看看是否正常,如果某项指标偏高,医生则可以针对该指标考虑原发灶大致的来源,从而进一步进行检查以确诊。至于颈部包块切除这个属于外科医生的范围,本人从事放射治疗工作,对其不是很熟悉,建议询问教学性医院的外科大夫,他们更懂一些。

希望对患者有帮助,我就很欣慰了。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7-12
1.不一定,最好再多做检查。

2.可以,除了开刀,还可以选择放射性治疗,化学治疗和免疫治疗。

3.给你一个网站,供你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76729.html?wtp=tt
第3个回答  2019-05-21
query取得iframe中元素的几种方法
在iframe子页面获取父页面元素
代码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