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诚信故事,要求真人真事,或亲身经历!!!!!

写诚信论文急用.在这里我想用200分的收购诚信故事,要求真人真事,或亲身经历!!!!!不要在网上抄的,我自己都会,那就不要再多些一举了!!!
谢谢!!!!

1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托着浪花越来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一)
有这样一则故事:古时候,有两位书生在赴京赶考途中相遇,一见如故。不巧,甲书生突然病倒,乙书生就留下来照顾他。眼看考期临近,甲书生担心乙书生误了考期,劝他赶快上路。乙书生不肯,说:“舍弃朋友而追名逐利,非君子之所为也。”于是,继续在病榻前服侍乙书生,端汤送水,煎药喂饭,无微不至。及至病愈,考期已过。甲书生深受感动,相约明年端午节请乙书生务必到家中一聚,乙书生慨然应许,不见不散。第二年五月初五,甲书生杀猪宰羊,备下盛宴,专等乙书生的到来。可是从早上等到晚上也没见乙书生的影儿,不免失望,这天夜里,甲书生忽见乙书生大汗淋漓而至,说:“兄长,实在对不起,因琐事繁杂,竟忘了约定,突然想起已迟了,无论如何赶不到兄长处。听说鬼魂行路极快,就自尽化作一缕幽魂来见兄长,幸好如期而至,没有负约”。甲书生听罢大惊,继而大恸,心想,兄弟已死,从此阴阳相隔,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心一横,也自杀身忘,与乙书生相聚去了。
故事是虚妄的,却也感人心魄。为了实践一个约定--在今天的人来说毫无法律效力的口头约定,宁可舍弃生命而决不食言,看出古人把诚信看得何等神圣,神圣得令“万能”的金钱也黯然失色。

(二)
诚信意味着付出,意味着牺牲,也意味着回报。有时候,其回报之丰厚也是无法用金钱来计算的。
沈阳市有一位女会计,大学学历 ,却下岗了。为了生存,她同一群下岗女职工搞起了编织,引起了外贸部门的重视,并为她们争取来了一份韩国订单--编织毛线帽。客户把价格压得很低,质量要求极为严格,时间也很紧。为了赢得信誉,进而获得更多更好的订单,她们宁肯吃亏,还是答应下来。可是,当她们交第一批货时,客户又改变了图纸,从原材料到花色品种都要调整,交货时间却不能拖延一天。这简直是毁约,是刁难!可客户是“上帝”,上帝永远都是对的。--你们做不做?韩国女老板的眼神是挑衅的。她们狠狠心,豁出去了,签约!她们知道这个承诺的风险有多大,搞不好,人人都要倾家荡产!她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工作得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终于如期保质保量完成了订单。苛刻的韩国女老板感动了,向下岗女工们鞠躬致敬。接着,一批又一批订单接踵而来,她们的编织队伍也一扩再扩,竟发展成浩浩荡荡的万人大军!上万名下岗女职工打开了新的就业之门,生活有了着落,或许,从创收的角度可以计算出他的经济价值,然而,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一夜之间改变了模样,重燃信心,重塑自我,其社会价值谁算地清呢?而这一切皆来自当初那背水一战的慨然一诺。

(三)
池莉是读者十分熟悉的小说家。作家出版社与它签约创作长篇小说《小姐,你早》,离交稿日期只差不到10天时,由电脑突然出了故障,完成的10多万字文稿顷刻间化为乌有。它呆坐在电脑签前,脑子一片空白。怎么办?向出版社说明情况,争取延缓交稿时限?特殊情况嘛,料想编辑会理解,也能谅解。池莉没有那样做。既然答应人家,怎好失信于人?失信无异失节,不能小看。于是,它把休息时间压缩到最限度,宁可“蓬头垢面”、衣裙不整,也要昼夜不停地赶写书稿,硬是如期完成了。仅仅一周多时间,人瘦了一圈,两只敲击键盘的手几近麻木。出版社得知内情后深受感动,为池莉的守信,更为它的人格。一个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不摆名人架子,言必行,行必果,其人格魅力是用金钱可以估价的吗?当然不能。

乐羊子妻:诚实守节品行高尚

乐羊子的妻子是汉代洛阳有名的贤惠女子。她诚实善良,知书达礼,虽然家境贫寒,但是非常自爱,从不拿别人的东西,甚至是捡来的也不要。
一天,乐羊子的妻子到地里去干活了,只有乐羊子的妹妹在家。她看见邻居家的一只母鸡跑到自己家的菜地里,于是就想:嫂子待我像亲妹妹一样,并且为了哥哥的学业整日操劳,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肉,不如杀了这鸡炖给嫂子吃,给嫂子补补身子。于是,她就把那只母鸡抓住杀了。

傍晚,乐羊子的妻子从田里干活回来,看到碗里的鸡肉,就问:“妹子,咱们家的鸡一只也不少,这是哪来的鸡肉啊?”

乐羊子的妹妹不敢欺嫂子,就如实回答了。

嫂子听了之后说:“我们虽然穷,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拿别人的东西。想一想,这也是人家辛辛苦苦养的生蛋的鸡,我们怎么能白吃呢?”说着就到自己家的鸡栅栏里抓了一只最大的母鸡,送到邻居家,并且向邻居道歉。

乐羊子的妹妹被嫂子诚实守节、不贪图小便宜的品德感动了,不但向嫂子承认错误,还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向嫂子学习,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还有一次,乐羊子在路上捡到一块金子,就高高兴兴地拿回家把它交给了妻子。妻子问:“这金子是哪里来的?”

乐羊子说:“是在路上捡的。”

妻子说:“这是别人的东西,我们不能要。”

乐羊子辩解道:“反正也找不到主人了,留下也没关系。”

妻子严肃地说:“别人的就是别人的,即使是人家不小心丢掉,被你捡来了也不能就把它当做自己的东西。我听说,有志气的人连泉叫“盗泉”的水都不喝,诚实廉洁的人对于捡来的东西也不会要。如果你为了贪图小利,把这块金子留下了,就是不诚实的表现。你得到了这块金子,却丢失了诚实守节、廉洁自律的高尚品行。”

乐羊子听了觉得非常惭愧,就把金子扔到野地里去了。

后来,乐羊子到外地读书,由于思念妻子就中途回家来看望她。乐羊子的妻子操起剪刀剪断了正在编织的布,说:“只有不懈努力,不停地织下去才会织成很长的布。你总是回家,就像剪断了织布机上的布一样,很难成就大事业。”

乐羊子听了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季布“一诺千金”使他免遭祸殃>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
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
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在一个地方只购得4瓶啤酒,于是,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 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在纽约的河边公园里矗立着“南北战争阵亡战士纪念碑”,每年有许多游人来祭奠亡灵。美国十八届总统、南北战争时期担任北方军统帅的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坐落在公园的北部。陵墓高大雄伟、庄严简朴。陵墓后方,是一大片碧绿的草坪,一直绵延到公园的边界、陡峭的悬崖边上。
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后边,更靠近悬崖边的地方,还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那是一座极小极普通的墓,在任何其他地方,你都可能会忽略它的存在。它的绝大多数美国人的陵墓一样,只有一块小小的墓碑。在墓碑和旁边的一块木牌上,却记载着一个感人至深的关于诚信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两百多年以前的1797年。这一年,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五岁时,不慎从这里的悬崖上坠落身亡。其父伤心欲绝,将他埋葬于此,并修建了这样一个小小的陵墓,以作纪念。数年后,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将这片土地转让。出于对儿子的爱心,他对今后的土地主人提出一个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坏它。新主人答应了,并把这个条件写进了契约。这样,孩子的陵墓就被保留了下来。
沧海桑田,一百年过去了。这片土地不知道辗转卖过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换过了多少个主人,孩子的名字早已被世人忘却,但孩子的陵墓仍然还在那里,它依据一个又一个的买卖契约,被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到了1897年,这片风水宝地被选中作为格兰特将军陵园。政府成了这块土地的主人,无名孩子的墓在政府手中完整无损地保留下来,成了格兰特将军陵墓的邻居。一个伟大的历史缔造者之墓,和一个无名孩童之墓毗邻之墓,这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观。
又一个一百年以后,1997年的时候,为了缅怀格兰特将军,当时的纽约市长朱利安尼来到这里。那时,刚好是格兰特将军陵墓建立一百周年,也是小孩去世两百周年的时间,朱利安尼市长亲自撰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并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无名小孩陵墓的旁边,让这个关于诚信的故事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故事二]一个士兵,非常不善于长跑,所以在一次部队的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落人后,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转过了几道弯,遇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标明是士兵跑的小径。他停顿了一下,虽然对做军官连越野赛都有便宜可沾感到不满,但是仍然朝着士兵的小径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到达终点,却是名列第一。他感到不可恩议,自己从来没有取得过名次不说,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但是,主持赛跑的军官笑着恭喜他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也觉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故事三]曾参杀猪的故事。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非常感动,出外求学七年不回家,最后终于学有成就。
有1万元钱,5个人分,每人可得2000元,谁也不穷,谁也不富。要是其中的两个人用自己的2000元去做生意,每人又赚了1万元,那么这个社会的财富总量就达到了3万元。而其中的两个富人拥有2.4万元,占80%,三个穷人拥有6000元,占20%。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说三个穷人“穷了”是因为两个富人“富了”吗?不能。因为两个富人的“富”来自于社会财富的“增量”,而不是从另三个人手中夺取的“存量”。

不仅如此,两个富人在给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三个穷人增加了就业机会和劳动收入。那样,在两个富人每人的财富总额达到1.2万元的时候,三个穷人每人的财富也就可能不再是2000元,而是3000元或者5000元。

法国有位贫穷的年轻人,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成为媒体大亨,跻身于法国50名大富翁之列。1998年他去世,将自己的遗嘱刊登在当地报纸上,说:我也曾是穷人,知道“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的人,将得到100万法郎的奖赏。几乎有两万人争先恐后地寄来了自己的答案。答案五花八门。大部分的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金钱。另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技能……但没有人答对。一年后,他的律师公开了答案:“穷人最缺少的,是成为富人的野心!”

这个谜底震动了欧美,几乎所有的富人都予以认可,说出了自己成为富人的关键所在。这里说的“野心”,准确地说,应该是我们常讲的“雄心壮志”。我们难以设想,一个心志不高的人,一个没有远大目标的人,连一张蓝图都没有的人,能够创造出什么奇迹。

通常对富人之所以能致富,较负面的想法是认为他们运气好或从事不正当的行业;较正面的想法是认为他们更努力或克勤克俭。但万万没想到,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理财习惯不同。投资致富的先决条件是将资产投资于高报酬率的投资标的上。而存放在银行无异于虚耗光阴,浪费资源。

我小时候5分钱买一支小豆雪糕,现在最便宜的雪糕是一元钱一支,这20年时间“同档次”的雪糕价钱涨了20倍。如果把这笔钱存在银行并要求它保持购买力不变的话,就要求银行的每年单利是100%左右,哪个银行有这样的利息?

穷人的钱不是资本。一个人用100元钱买了50双拖鞋,再拿到地摊上,每双卖3元,一共卖得150元。另一个人很穷,每个月都要从社会福利局领取100元的生活补贴,他全部用来买大米和油盐。换种方式,每个月给穷人200元,让他可以用余下的100元去做卖拖鞋的生意,一个月下来就有150元;下个月还给他200元,他就可以用250元来买卖拖鞋,又可赚125元;到第三个月,这个穷人手里已经有了375元,除去100元生活费,还有275元资本金,你不用再给他任何救济了……

但实际上,很多穷人不会按你给他安排的道路前进。你给他100元,他会去买米;给他200元,他会去买酒买肉;给他500元,他会去买件好衣服,最后只剩下10元也要买几注彩票。哪怕你给他100万元,他也想立刻把钱变成房子、车子,风风光光地去兜风,好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已经不是穷人了……穷人不仅是没有资本,更可悲的是没有资本意识。有个人很穷,一个富人可怜他,想帮他致富。富人送给他一头牛,嘱咐他好好开荒,春天撒下种子,秋天就可以脱离贫穷。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于是他想,不如把牛卖了,买几只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可以生小羊,长大可以卖更多的钱。

穷人的计划如愿以偿。只是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不行,不如把羊卖了买些鸡,鸡生蛋的速度要快些,日子立刻能好转。

穷人的计划又如愿以偿,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艰难时,他又忍不住杀鸡,终于杀到只剩一只鸡时,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心想,致富是无望了,不如把鸡卖了,打壶酒,一醉解千愁。

春天来了,富人兴致勃勃送来种子,发现穷人醉卧在地上,依然一贫如洗。富人转身走了,穷人继续贫穷。

很多穷人都有过梦想,甚至有过机遇,有过行动,但最终没能坚持到底。
不讲诚信的代价
19年前向银行贷款29万元不还
19年后连本带利偿还150余万元

本报讯 (记者 张晓敏 通讯员 马 新)19年前,一家文教办公用品厂先后两次共向银行借款35万元,在归还6万元以后,还有29万元本金没有归还。当他们被债权人告上法庭,才知道了不按期还款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日前,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连本带利返还债权人150余万元。

19年前,天津市瑞成文教办公用品厂与中国建设银行先后签订了两份借款合同,一份是借款20万元,另一份是借款15万元,并由天津市二轻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在借款期满后,瑞成文教办公用品厂只归还银行本金6万元,有29万元一直没有归还。

1999年11月,中国建设银行将对瑞成文教办公用品厂的债权本金及利息全部转让给了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天津办事处(下称信达公司)。至此,信达公司取代了银行的债权人地位,成为新的债权人。为实现自己的债权,信达公司于今年8月将瑞成文教办公用品厂及担保人二轻集团一起告上法庭,要求瑞成文教办公用品厂偿还借款本金29万元和截至2005年12月30日的利息120余万元及到实际给付日的全部利息;要求二轻集团对借款本金及利息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案情回放

两笔欠账 19年不还

本报记者 张晓敏

1987年12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天津第四支行与天津市订书机厂、天津市文教体育用品工业公司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天津市订书机厂向银行借款20万元,借款期限自1987年9月至1991年12月,天津市文教体育用品工业公司提供保证担保。但在借款期满后,借款人只归还银行本金6万元,还欠借款本金14万。1988年9月,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河北支行与天津市订书机厂、天津市第二轻工业局文教体育用品行业管理处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天津市订书机厂向银行借款15万元,借款期限自1988年9月16日到1991年12月31日,天津市第二轻工业局文教用品行业管理处作为担保人。借款到期后,天津市订书机厂依然没有履行还款义务。

1988年3月,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第四支行变更为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河北支行。1998年3月,天津市订书机厂与天津市文教用品六厂合并为天津市瑞成文教办公用品厂。后来,天津市文教体育用品工业公司改制为天津市二轻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1999年11月3日,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河北支行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天津办事处签订了债权转让合同,约定银行对瑞成文教办公用品厂的贷款债权本金29万元及截至1999年9月20日的表内应收利息4.9万余元转让给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天津办事处,并注明转让债权清单。至此,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天津办事处取代了银行的债权人地位,成为新的债权人。

在债权转让清单中,记载着两份借款合同,本金29万元,应收利息是4.9万余元,催收利息是59万余元。瑞成文教办公用品厂收到了银行发出的转让通知后,对转让通知中载明的相关情况予以确认,并在转让通知上签字盖章。

2000年11月21日,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联合发出通知,将建行已剥离不良贷款相对应的表外应收利息全部划转到信达公司,对于划转数额的确定、划转方法和划转进度等都做了详细说明。

债权转让协议签订前,银行于1999年4月20日就两份借款合同项下的贷款本息向瑞成文教办公用品厂进行了催收。债权转让协议签订后,信达公司也先后于2001年6月20日和2005年6月16日两次进行了催收,还先后两次在媒体上刊登债权催收公告。两次催收通知书中记载的催收利息都是64万余元,而瑞成文教办公用品厂都在催收通知书上盖章予以确认。

除了转让协议、转让通知及划转确定的利息外,截至2005年12月20日,上述贷款利息就将近52万元。

2002年11月4日,信达公司经过公证部门向天津市二轻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送达了《担保债务催收通知书》,在没有签收的情况下,信达公司又于两年后通过邮寄方式进行了送达。

当事人说

信达公司:连本带息一共偿还150万元

瑞成文教:高额利息与转让协议不相符

二轻集团:保证期已过保证责任应免除

本报记者 张晓敏

原告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天津办事处表示,被告先后两次借款35万元,至今累计有29万元没有归还,在取代银行的债权人地位成为新的债权人后,原告通过多种方式多次催讨,但都没有奏效,无奈提起诉讼。债权转让协议签订后,原告先后两次进行了催收,还刊登了债权催收公告。两次催收通知书中记载的催收利息都是64万余元,而不是4.9万余元,瑞成文教办公用品厂都在催收通知书上盖章予以确认。

被告方天津市瑞成文教办公用品厂对原告起诉书中主张的本金和基本事实没有异议,但对原告主张的利息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表示,1999年11月3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故事(一)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晏殊当官后,每日办完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能够闭门苦读。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的。”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晏殊为人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只赚一文钱
  古时候,有个年轻人叫赵二。在集市上开了酒馆,取名“实惠酒家”。
  开始的时候,东西卖得很实惠,碗大,酒香,价钱便宜。每天生意兴隆,客人爆满,不到天黑,酒就卖完了。赵二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就动了歪点子,把大碗变成小碗,但还是大碗的价钱,并且欺骗客人说在酒里加了名贵的中草药。
  客人相信赵二的话,客人不但没少,比以前更多了。赵二赚了不少钱,赵二尝到甜头,又往酒里加水,而且越加越多,几天后,客人越来越少了。
  一天, 进一位白胡子老头,问赵二:“你这店里怎么会这么冷清啊?”拿笔来,我告诉你一个秘方。赵二拿来纸笔,老头写了两个字:诚信。赵二于是把酒店改为“只赚一文钱”。从此诚实经营,坚持一碗酒就赚一文钱。人不能贪得无厌,否则会失信于民啊!
  故事(二)
  皇甫绩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难以维持家里的生活,就带着他回到娘家住。外公见皇甫绩聪明伶俐,又没了父亲,怪可怜的,因此格外疼爱他。

  外公叫韦孝宽,韦家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家里很富裕。由于家里上学的孩子多,外公就请了个教书先生,办了个自家学堂,当时叫私塾。皇甫绩;就和表兄弟们都在自家的学堂里上学。

  外公是个很严厉的老人,尤其是对他的孙辈们,更是严加管教。私塾开学的时候,就立下规矩,谁要是无故不完成作业,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课后,皇甫绩和他的几个表兄躲在一个已经废弃的小屋子里下棋。一贪玩,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上课的时间。大家都忘记做教师上午留的作业。

  第二天,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几个孙子叫到书房里,狠狠地训斥了一顿。然后按照规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绩年龄最小,平时又很乖巧,再加上没有爸爸,不忍心打他。于是,就把他叫到一边,慈祥地对他说:“你还小,这次我就不罚你了。不过,以后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不做功课,不学好本领,将来怎么能成大事?”

  皇甫绩和表兄们相处得很好,小哥哥们都很爱护他。看到小皇甫绩没有被罚,心里都很高兴。可是,小皇甫绩心里很难过,他想:我和哥哥们犯了一样的错误,耽误了功课。外公没有责罚我,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纵自己,应该也按照私垫的规矩,被重打二十大板。

  于是,皇甫绩就找到表兄们,求他们代外公责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们一听,都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皇甫绩一本正经地说:“这是私塾里的规矩,我们都向外公保证过触犯规矩甘愿受罚,不然的话就不遵守诺言。你们都按规矩受罚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们都被皇甫绩这种信守学堂的规矩,诚心改过的精神感动了。于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绩二十大板。

  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是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承认错误的品德一直没有丢,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关于外国的诚信故事
  (三)
  1809年2月12日,亚伯拉罕·林肯出生在一个农民的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没机会上学,每天跟着父亲在西部荒原上开垦、劳动。他自己说:“我一生中进学校的时候,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一年。”但林肯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没钱买纸、笔,他放牛、砍柴、挖地时怀里也总揣着一本书,休息的时候,一边啃着粗硬冰凉的面包,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晚上,他在小油类下常读书读到深夜。
  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他什么活儿都干,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还干过伐木、劈木头的重力气活儿。不管干什么,他都非常认真负责,诚实而且守信用。
  他十几岁时当过村了里杂货店的店员。有一次,一个顾客多付了几分钱,他为了退这几分钱跑了十几里路。还有一次,他发现少给了顾客二两茶叶,就跑了几里路把茶叶送到那人家中。他诚实、好学、谦虚,每到一处,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
  18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836年,他又通过考试当上了律师。
  当律师以后,由于他精通法律,口才很好,在当地很有声望。很多人都来找他帮着打官司。但是他为了当事人辩护有一个条件,就是当事人必须是正义的一方。许多穷人没有钱付给他劳务费,但是只要告诉林肯:“我是正义的,请你帮我讨回公道。”林肯就会免费为他辩护。
  一次,一个很有钱的人请林肯为他辩护。林肯听了那个客户的陈述,发现那个人是在诬陷好人,于是就说:“很抱歉,我不能替您辩护,因为您的行为是非正义的。”
  那个人说:“林肯先生,我就是想请您帮我打这场不正义的官司,只要我胜诉,您要多少酬劳都可以。”
  林肯严肃地说:“只要使用一点点法庭辩护的技巧,您的案子很容易胜诉,但是案子本身是不公平的。假如我接了您的案子,当我站在法官面前讲话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林肯,你在撒谎。’谎话只有在丢掉良心的时候,才能大声地说出口。我不能丢掉良心,也不可能讲出谎话。所以,请您另请高明,我没有能力为您效劳。”
  那个人听了,什么也没说,默默地离开了林肯的办公室。
  (四)
  林肯早年当过水手。1831年6月的一天,他和几位水手来到美国南方城市新奥尔良的奴隶拍卖市场上,他们看到,一排排黑人奴隶戴着脚镣手铐站在那里,他们都被一根根粗壮的绳子串在一起。奴隶主们像在买骡子买马一样仔细打量奴隶,有时还走上前摸摸奴隶的胳膊,拍拍奴隶的大腿,看奴隶是不是结实、肌肉发达,将来干活有没有力气。奴隶主们用皮鞭毒打黑奴,还用烧红的铁条烙他们。这时,年轻的林肯愤怒地说:“太可耻了!等我有机会,一定要把这奴隶制度彻底打垮。”
  1860年,林肯五十一岁时在美国总统竞选中获胜,当上了美国总统。他真的废除了奴隶制,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抱负,同时他也受到美国人民的尊敬。
  (五)
  富兰克林是18世纪的美国人,是著名的科学家,同时还是一个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曾经参与起草了美国的《独立宣言》,为美国的独立自由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出身在一个世代打铁的工匠家庭,由于家里孩子多,父母很难靠打铁来维持家里的生活。十二岁的小富兰克林看到父母整天为了生计发愁,就想为家里做些什么。父亲这时除了打铁之外还作蜡烛。
  后来他的哥哥在城里办了一家报纸,富兰克林到他哥哥那里当学徒,在印刷所里学习排版。他哥哥对他非常刻薄,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责骂他,有时候还毒打他,这使富兰克林不堪忍受,不久就离开了那里,到别的印刷所找工作。但是他哥哥非常坏,告诉城里所有印刷厂的老板都不要了聘请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不得不到别的城市寻找工作。他流落到费城,有一叫凯谋的人让富兰克林帮他管理他开的印刷铺子,许诺可以给他很高的薪金。富兰克林暂时找不到别的工作,就答应了。当时富兰克林已经是一个熟练工人,而凯谋雇佣的其他工人都是对印刷、排版、装订不怎么了解的人。凯谋付给这些人的工资非常低。聪明的富兰克林看到这种情况,就猜到凯谋是想让他把这些廉价雇佣来的工人练成熟练工人,然后再把自己赶走。凯谋在当地的名声很坏,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个阴险狡猾的小人。
  尽管富兰克林已经猜到凯谋的心思,可是他想,既然答应接受这份工作,就应该尽力做好,要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不能因为老板不好,就影响自己对工作的认真态度。于是,他就每天教这些工人一些技术,甚至把自己发明出来的的制作字模的方法也传授给了这些人。
  凯谋最初对富兰克林还很客气,几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廉价雇佣来的工人已经基本掌握了排版印刷技术,于是就开始无缘无故地找富兰克林的麻烦,无端地克扣他的工资。有一次,凯谋竟然指着富兰克林的鼻子骂他的蠢猪。富兰克林非常生气,并且说:“只有蠢猪一样的老板,没有蠢猪一样的工人,像你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做老板。”
  凯谋正想把富兰克林赶走,就挖苦会说:“上帝又没有挽留你这个天才在这里工作,你可以像乌贼一样溜走。”
  富兰克林早就不想干了,就当着工人们的面说:“凯谋,别绕弯子了,你请我来就是为了给你训练工人。现在他们都是熟练的工了,你就可以赶我走了,我早就猜出你的心思了。不过,你放心,我富兰克林做人向来讲求诚信,不会因为你的卑鄙就传播给他们错误的技术,将来你解雇他们的时候,他们凭借自己的手艺也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工作。”
  说完,富兰克林收拾行李就离开了铺子。
  (六)
  纽约法官克雷恩出身在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为了生活,他很小就到一个私人公司工作。雇主待他像一条狗一样,让他干繁重的工作,每周只付给他两美元的工钱,实际上他的工作价值至少是一周五十美元。
  有一天,他一整天没吃东西,却拿着两千五百美元的现金为公司办事。他当时想到偷窃,可他又想:我的妈妈一直认为我是绝对诚实的,我不能为了这个卑鄙的雇主,让我的母亲伤心。
  后来他回忆这件事时说:“我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曾经站到了悬崖的边缘。”
  (七)
  英国著名的小说家瓦尔特·司各特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虽然为他很贫穷,但是人们都很尊敬他。
  司各特为人正直,他的一个朋友看见他的生活很困难,就帮他办了一家出版印刷公司,可是他不善于经营,不久就倒闭破产了。这使原本就很贫穷的作家又背对背上了六万美元的债务包袱。
  司各特的朋友们商量,要凑足够的钱帮助他还债。司各特拒绝了,说:“不,凭我自己这双手我能还清债务。我可以失去任何东西,但惟一不能失去的就是信用。”
  为了还清他的债务,他像拉板车的老黄牛一样努力工作,他的朋友们都非常佩服他的勇气,都说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是一个正直高尚的人。
  当时的很多家报纸都报道了他的企业倒闭的消息,有的文章中充满了同情和遗憾。他把这些文章统统扔到火炉里,他的心里对自己说:“瓦尔特·司各特不需要要怜悯和同情,他有宝贵的信用和战胜生活的勇气。”
  在那以后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学会了许多以前不会干的活,经常一天跑几个单位,变换不同的工作,人累得又黑又瘦。
  有一次,他的一个债主看了司各特写的小说后,专程跑来对他说:“司各特先生,我知道您很讲信用,但是您更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作家,您应该把时间更多地花在写作上,因此我决定免除您的债务,您欠我的那一部分钱就不用还了。”
  司各特说:“非常感谢您,但是我不能接受您的帮助,我不能做没有信用的人。”
  这件事之后,他在日记本里这样写道:“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睡得这样踏实和安稳。我的债主对我说,他觉得我是一个诚实可靠的人,他说可以免掉我的债务,但我不能接受。尽管我的前方是一条艰难而黑暗的路,但却使我感到光荣,为了保全我的信誉,我可能困苦而死,但我却死得光荣。”
  由于繁重的劳动,司各特曾经病倒过。在病中,他经常对自己说:“我欠别人的债还没还清呢,我一定要好起来,等我赚了钱,还了债,然后再光荣而安详的死。”
  这种信念使司各特很快从病中康复了过来。两年后他靠自己的劳动还清了债务。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12-09
诚信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帐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的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的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这是一种闪光的品格——诚信。

《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托着浪花越来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3个多小时。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只购得4瓶啤酒,尔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3瓶。他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一个山里女人的诚信(身边故事)

她说,人死了,账不能死,不能让人戳死人的脊梁骨,丈夫欠人家的钱,我来还!

有的债主没找上门,她就主动打电话找他们。她对债主说,我丈夫的欠条,我负责还;不放心的,我重新写。

山里女人武秀君,一下子懵了!地陷了!天塌了!

就是天塌地陷她也不能接受这样的噩耗:丈夫赵勇出了车祸——刚走出家门就离她而去!这一天是2002年12月14日。

今年44岁的武秀君,家住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镇滴塔村。这个山村太偏远了,县城的“小客”开到离这里10多里路的镇上就再也进不来。武秀君也不太出门,在家里侍奉公婆,照看孩子,却练就了实诚、能担待的品性。

丈夫走了!公婆哭得昏死过去,炕头一个,炕梢一个,都在打“点滴”。她自己精神恍惚,一连几天望着天棚睡不着觉,觉得自己快要疯了。

丈夫的骨灰在家停放时,武秀君发现,许多不认识的人来到家里。这些人自我介绍,有的说是信用社的,有的说是朋友,有的说是工地干活的。武秀君模糊地察觉到:丈夫欠了钱,他们是来探口风的。

武秀君从不插手丈夫的事。赵勇欠了多少钱,她心里一点也没谱儿。赵勇去世后第三天,武秀君把平时赵勇放账目的箱子打开,把所有各项工程的往来账单摆了一炕,一一清理。

这一清理,武秀君又懵了!

几年来,赵勇承包了不少建筑工程。工程竣工了,但发包方拖欠工程款而造成赵勇拖欠了大宗外债,包括银行担保贷款、材料费、运费、工人工资等,总数竟有270多万元!这些欠债,多的几十万元,少的几百元。同时,发包方也欠赵勇300多万元。

270万元的外债,像一座沉重的山,压在武秀君心头。

有明白人告诉她,现在要账比登天还难!娘家姐姐也劝她,这种工程欠账,你欠人家的是钱,人家欠你的可就是纸。现在活人都不还账,别说赵勇还死了。让他们找死人要去吧,你就一推六二五,远远躲开算了!

武秀君知道,赵勇是个实在人。这些年愿意帮衬他的人越来越多,靠的就是个实诚劲儿。一次四川的爷儿俩来打工,工程才一半,爷儿俩要回家收麦子,来找赵勇请求提前付2600多元工资。工地凑不够,赵勇一看岳父家种了一院子大白菜,就动员贱卖了凑够爷儿俩的工资。那爷儿俩接过钱时,跪地下连磕响头。打工这么些年,从没遇着这么好的老板!第二年一开春,这爷儿俩领了一大帮人来给赵勇干活儿。

账拢完了,武秀君身心俱疲,一站起就头晕,浑身拿不成个儿。可她怕债权人着急,就让小姑子搀着,自己拿着欠条和账本挨家核对。有的账目不清,武秀君就重新核准。有的债主没找过她,她就主动打电话找他们。她对债主说,赵勇人不在了,账还在。你们手里赵勇的欠条,我负责还。不放心的,我重新写。有的债主稍有犹豫,武秀君就用自己的名字重新打下欠债凭据。

不久就是春节了,武秀君多摆了一双碗筷,公婆知道是为她丈夫准备的,全家都哭了。哭过后,武秀君抓住婆婆的手说,妈呀,赵勇是个实诚人,人死了,账不能死,不能让人戳死人的脊梁骨,赵勇欠人家的钱,我来还!



拼命挣钱,挣来的钱没等“焐热”就送去还债;向别人讨债,却遭尽白眼。

干活的艰辛,要账的屈辱,从不让家人知道。深夜里,她常给天国的丈夫写信唠嗑……

坚强的山里女人武秀君,踏上了漫漫的、艰苦的代夫还债之路。

她得干活,挣钱还债。她得要债,要钱还债。

活难找。赵勇的一个朋友听说武秀君要代夫还债,便打电话找武秀君,说有点小活,让她领着工人干。武秀君知道这是赵勇的朋友在帮她,感激得直想流泪。从此,武秀君开始像丈夫一样,带领那些以前跟丈夫干活的工人,在本溪、沈阳等地承揽一些室内外装修、建筑涂料粉刷的工程挣钱。一年四季,除了正月初一能正儿八经闲一天,一年合起来休不上一个星期。承揽到工程时,武秀君和工人一起干,戴着口罩刷灰浆。

武秀君拼命挣钱,挣来的钱没等“焐热”就送上门去还别人的债;可她向别人讨债,却遭尽冷遇白眼。

2003年底,要过春节了,本溪城里贴对子、购年货,一派喜庆。

在这个小城中,武秀君只身一人,为一笔工程款已跑了近一个月,精疲力竭。找主管部门,说工程款已拨到单位;找单位领导,又被支回去。有时候早晨来,人家说领导不在家,她就在走廊里一站站到下午两三点。中午人家坐车出去吃饭,武秀君就自个儿出来倚着大街上的电线杆歇一会儿。看着满大街人来人往,有滋有味准备过年,她的眼泪哗哗地往下流……

干活的艰辛,要账的屈辱,武秀君从不让家人知道,回家面对公婆和孩子的时候都是笑脸。

有一天,她突然接到上中学孩子班主任的电话:你快来,孩子晕倒了!武秀君跑到学校,孩子已睁开了眼睛:妈,你不用着急,这是饿的,一会儿就好了。

武秀君奇怪了,说你怎么饿成这样呢?

孩子告诉武秀君,昨天下午嚼了一袋方便面,今早上吃了一根麻花,到中午没等吃这个面包就坚持不住了。

孩子从兜里掏出一个存折,上面有308元钱。他说,妈妈,这钱取出来,就能顶一份账,给我留8元钱就行了。原来,武秀君给孩子一天3元钱伙食费,孩子自己又偷偷减下来一半……

在场的老师、同学、校医全哭了!武秀君一把抱过孩子,失声痛哭。

代夫还债,有苦却不能对公婆、孩子说,也不能对朋友和外人说。艰难时光,武秀君养成一个习惯,常常给天国的丈夫写信唠嗑,把她的快乐和悲伤告诉他,给他报一笔笔还款清单……

这样的信,夜深人静时武秀君用心和泪写了几十封!

武秀君只有小学文化,我们却惊讶于她在一次次为守诚而吃苦,为践诺而磨难的生活坎坷中,对生与死的人生大道理的思考与升华。

2003年4月5日,她在给丈夫的信里,倾诉了爱与思念之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虽然人贵生而痛死,但是毕竟人皆有生就有死,而如何面对生与死,那便将人们分出了崇高和卑俗。为什么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而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那是因为死了还说活着的,是英雄,是圣贤,他们永远活在大众的心里;而活着的这些人,说他们死了,是因为他们是恶者,是无赖,是行尸走肉。可见惧怕死亡的人以为人死如灯灭是不正确的……圣者的德行和智慧留于史册,存留人间,令我们崇敬和神往,给我们的生命力以滋养,并促使我们奋进。

这也许就是武秀君对诚信最朴素的诠释。



丈夫3周年祭日,家里来了1000多人。许多不认识的人都说,就凭她这种诚信为人也要来看看。

3年共还了300多笔、近180万元欠债。她打算在5年内,将余下的100万元全部还清。

一晃3年过去了。

2005年12月14日,是武秀君丈夫去世3周年祭日。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普通建筑承包人的3周年祭日,竟有1000多人参加。去滴塔村的路上,都是前去祭奠的人和车;武秀君的家里,屋里屋外挤满了人,经销建材的、银行的、农民工等。许多不认识武秀君的人都说,就凭她这种诚信为人也要来看看。

3年来,武秀君没有一点懈怠,没有一天停止过替丈夫还债。许多债权人放弃了债权,武秀君却要一直找到人还上钱为止。

今年1月27日,腊月廿八,燕堡砖厂兰厂长突然接到电话:“我是武秀君,我家赵勇欠你的3万元钱准备好了,你来取吧。”原来,赵勇留下的账本上,有一个名字叫“兰发子”,却没有电话。武秀君打听了一年多,终于找到他。兰厂长没想到,这笔他已不抱任何希望的死账竟然“活”了。

一家银行的主任,靠企业的诚信和几个朋友的担保给赵勇贷款50万元。赵勇出事以后,几个朋友只好把这笔钱你3万、他5万地分担偿还,压根儿没想到武秀君能去还这个债。当武秀君把这50万元担保贷款送到银行时,主任接过去,眼泪在眼圈直转,说,就冲你这信誉,我们银行愿意再借钱给你!

在赵勇欠下的300多户外债中,最少的是欠一位农民工的工资300.80元。当武秀君亲自找到他还钱时,农民工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3年来,武秀君还了300多笔、近180万元欠债,她打算在5年内,将余下的100万元全部还清,然后带着公公婆婆和孩子一起平平安安过日子。

2005年2月24日,武秀君的大儿子在妈妈生日之前,写给她一封信:……儿子亲眼看到您的身体正慢慢力不从心,皱纹也出现在您美丽的脸上,但您永远是最勇敢、最美丽、最让儿子骄傲的妈妈……
第3个回答  2006-12-06
18世纪英国的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我不买”。绅士回答说。说着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儿,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一个英镑快步跑走了,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来了一个男孩儿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的更破烂。“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你的哥哥呢?”绅士道。“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你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了,在家躺着呢”,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去了男孩儿的家一看,家里只有两个男孩的继母在招呼受到重伤的男孩儿。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您按时把零钱送回去,失信了!”绅士却被男孩的诚信深深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把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都承担起来。
第4个回答  2012-05-10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