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解决这些西方经济学问题啊

1,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含义是什么
2,简述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3,分析TP线,AP线,MB线特征及相互关系
4,地租是如何决定的
5,外部效应对经济效率有何影响
6,通货膨胀的含义及衡量指标是什么
7,宏观经济政策有哪些目标
8,什么是乘数理论
9,什么是凯恩斯陷阱
10,为什么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政策
如果满意我可以加分的,我学的西方经济学科目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蓝色封面的

1。长期就是因为时间很长会使之工厂能调节本身,短期就是无法调节咯。。对于品均总成本来说,由于许多成本在短期中是固定的,但在长期中是可变的。。如果是短期的话就是U字形,如果是长期的话,就是中间很平坦的U字形,中间那段称之为规模收益不变。还有就是关于利益问题,如果是短期,则利益有可能是正或负,如果是长期,最后都会趋向于0。
2。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所有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都是mr=mc(就是边际收入=边际成本的时候),不过这个是说在现有规模中最好的选择,可能获得最大利润,也可能得到最小的亏损。
3。AP和TP应该是一样的趋势,只不过TP在AP之上,因为TP=AP*Q,MB?应该是MC(marginal cost吧)他的趋势类似耐克的形状,是勾。当MC与ATC(average total cost )接触的一点时一定是ATC的最低点,该点称为efficent scale有效规模。
4.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绝对地租是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实现形式,与农业地租来源不同,城市绝对地租来源于产业部门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但不同行业也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工业用地地租来源于产业工人直接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商业用地地租来源于产业部门劳动者创造后转移过来的,商业部门本身并不直接创造地租;城市服务业和银行保险业来源与商业用地基本相同;住宅用地地租来源于工资,是必要劳动部分创造的价值部分绝对地租一般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5.外部效应其实就是社会的一种反应。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有正有负。对经济影响就是:当外部性引起市场到达一个低效的分配系统是,政府会采取行动,比方说法规,庇古税,补贴之类的。。
6。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供远小于求)。就是货币贬值或购买力下降。宏观经济学就是说价格和工资普遍上涨。
7。8.9.10我就不回了。是宏观的吧。。不过帮你找了些。
7。1:保持经济稳健的增长,即增长速度不高不低。
2:减少失业
3:维持国内价格水平的稳定。
8。货币效用的乘数理论 1. 乘数指自发性支出增加一倍所导致的均衡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2. 投资乘数指投资增加一倍所导致均衡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ki =Δy/Δi 3. 乘数原理:投资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是投资增加量的若干倍 。
9。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某种水平时,人们对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变得有无限弹性,即人们对持有债券还是货币感觉无所谓。此时即使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也不会再下降。 流动性陷阱的现代解释: 流动性滞存主要包括:⑴、居民和企业的现金窖藏;⑵、银行的存差。
10。我简要说一下农产品支持价格的政策对农民实际收入的影响

政府实行最低限价也叫支持价格,这个支持价格往往是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是小于1的,即当农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的,所以当农产品丰收的年份,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在缺乏需求弹性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下降的幅度大于均衡产量增加的幅度,最后会使农民的收入减少,这叫“谷伤残农”,在歉收的年份里,农民的收入会增加,所以为了保护和支持农场品的发展,执行支持价格政策,通过减少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来减少农产品的供给,从而将农产品的价格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保证农民的收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