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 下面为某流域开发利用示意图和甲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下图示意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 下面为某流域开发利用示意图和甲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下图示意甲地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 材料三 丙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性课题,即“农村地区秸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区草原生态问题演变过程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得出如下信息:该地秸秆利用方式结构示意图(图1)和环境演变过程示意图(图2)。 (1)分析材料一中河流下游区域发展农业生产应注意的问题。(5分)(2)10年来,甲地人们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有何影响?乙地若修建水电站,需要收集哪些资料?(6分)(3)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对下游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简述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措施。(9分)(4)假如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据材料三信息回答:(8分)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②运用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草原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


(1)河道弯曲、降水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势低洼,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因此发展农业生产要注意防洪。
(2)调整: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影响: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河流含沙量变小。资料:上游的水量、落差、移民的数量、耕地面积、当地的地质构造等。
(3)河道淤塞、河床抬高,影响航道并易引发洪涝灾害。生态措施:植树造林。技术措施:发展立体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工程措施:平整土地,修建梯田等。
(4)①不合理。秸秆燃烧、自然腐烂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秸秆作肥料比重较小,会使土壤有机肥力降低。②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加,农作侵入牧区、过度开垦,使草地变成旱地;草场面积缩小,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并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使生态环境继续恶化。


(1)由流域开发利用示意图可发现,下游河道弯曲且地势低洼,说明排水不畅;由气候资料图可知甲地降水集中在夏季。综上可知,下游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因此发展农业生产需注意防洪。
(2)由甲地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可知,耕地面积减少,而林地、草地、湖泊面积增大,由此可知甲地在土地利用上进行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调整。林地、草地、湖泊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会对河流的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建水电站需要考虑水能的大小、移民的数量及地质构造等。
(3)下游河流流速降低,泥沙沉积,淤积河道,河床抬高,引起连锁反应。水土保持的措施可从生物、技术和工程措施方面考虑。
(4)从生态农业的角度看,应推行秸秆还田或秸秆作饲料,而该地秸秆利用中自然腐烂、作燃料等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人口增加、过度开垦,导致牧场缩小,并引起过度放牧和牧场继续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带转移,造成新一轮的生态破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