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果节的节日演变

如题所述

唐代金城公主殿壁画所反映的情景至今已愈千载,在漫长岁月中,藏传佛教的兴起与演变、黄教教派势力的上升和人们在祭祀中达到娱神与娱人双重目的的前提下,民间舞蹈被赋予了宗教色彩并融入祭祀礼仪而发生了在形式和功能上的变化。各民族的“鼓舞”,多来自于古代军中鼓乐。驻防边寨的将士,战时以擂鼓助军威、增士气,平日以习奏鼓乐增补生活情趣。屯兵人员的更替,使军中鼓乐逐渐进入民间,并得到发展而成为“鼓乐”和“鼓舞”一代代流传下来。从壁画《大鼓舞》领舞者所持道具分析,可得出两种推论:
一、画面中的《大鼓舞》,是在表现藏戏中的军中乐舞;二、当时的《大鼓舞》,无论存在于军中还是流传于民间,其功能还停留在“娱人”阶段,领舞者的职能也只限于指挥表演。而今天在日喀则地区司马、望堆乡流行,并用于“望果节”庆典礼仪的《日喀则大鼓舞》,已不再是单纯的“娱人”表演,它已成为具备既“娱神”又“娱人”两层功能的舞蹈。同时,领舞者的面具也由早期藏戏的白色羊皮面具换成了后来的蓝色面具;手中的弓箭也改为具有沟通神、人功能的通天神杖“达达”。此外,还有不能忽略的:至今领舞者腰间悬挂的宝剑并非一般饰物,而应是大鼓舞曾为“征战鼓舞”属性的遗存。由此可见,“鼓舞”最初领舞者的人格属性和职能,已从“普通人”变化为祀神、娱神的神职人员“巫师”;而“巫师”通过神杖“达达”,将《日喀则大鼓舞》从民间鼓舞转变成为了祭祀性鼓舞。
经过了解和调查,西藏《大鼓舞》所使用的鼓一般都为中等大鼓,同于西藏多数寺庙壁画中的大鼓形态。而只有日喀则地区司马、望堆乡独此一处的《大鼓舞》所使用的鼓形最大,舞蹈动态也最为豪放、粗犷。能看到具有鲜明特色的《日喀则大鼓舞》,使我们一行深感后藏之行的福分不浅。
带有祭祀氛围的《日喀则大鼓舞》之后,开始了纯属娱人的“六弦琴弹唱”和青年男子在琴声伴奏下的踢踏狂舞,把节日的气氛推至鼎沸。狂欢气氛的冲击,也使我们难以按捺,加入人群的歌舞之中,直到炊烟的再次升起,才告别了金色麦海中的乡村,驱车赶往拉萨,去迎接绝不可错过的重大节日——“雪顿节”。
西藏林周县农牧民参加预祝丰收的“望果节”。“望果节”广泛流行于西藏农区。每年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西藏藏族农民身着节日服装,手捧预示五谷丰登的“切玛”(五谷斗)和青稞酒,来到农田载歌载舞,欢庆一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望果节”。如今的“望果节”已从单纯的宗教节日,演变为以赛马、射箭、歌舞、藏戏、物资交流为内容,文艺、体育、商贸集于一体的节日,极大地丰富了当地藏族农牧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05
  望果节的节日演变:
  相传早在公元5世纪末,藏王布德贡坚为确保粮食丰收向雍仲本教佛祖请教。佛祖施旨,让农民绕田转圈,由手捧香炉、高举幡杆的人作前导,由高举缠绕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的本教教主领路,领着持青稞穗或麦穗的本村乡民绕地头数圈后,把各种谷穗插在粮仓和神龛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届时,身穿各色藏袍、腰系彩绸带的藏胞打着彩旗,毕恭毕敬地抬着青稞穗、麦穗扎成的丰收塔,塔上系着洁白的哈达,敲锣打鼓,带着美好的祝愿,唱着颂歌,绕地头转圈,祈求丰收。然后吃丰盛的野餐。节日一过,紧张的秋收劳作也就正式开始了。欢度祈盼丰收的"望果节",是辛劳了大半年后藏区农耕者们的最大喜悦。藏语"望果节"中的"望",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即:围绕丰收田野的歌舞。
  能有机会身临其境地目睹藏族"望果节"中的"娱神"舞蹈,是长期孜孜不倦的愿望之一。虽对"望果节"早从资料上了解一二,但我想了解传统"望果节"及其起因、演变,和仪式上人们如何以舞酬神等等,最可靠的还是要在资料基础上亲临现场,参与到节日活动中去。为此,节日之前,我们便尽可能地进行资料查询和采访。庆幸的是,居然在《本教历算法》中找到了"望果节"的来历:传说公元5世纪末,藏王布德贡坚向本教佛祖寻求保佑作物丰收的办法,教主指出:让农民们在即将收获的田地周围绕行并以舞蹈娱神,上天即会赐予丰收。从此,每年收获之前,笨教僧侣便作为祭祀队伍的先导,高举幡旗,手拿缠绕哈达的神杖"达达"与羊右腿,率领各个村落手持青稞麦穗的农民和肩背插有各色小旗、盛满青稞麦粒小木盆的盛装妇女,排成长队,围绕农田进行"收敛地气、祈求丰收"的法事游行活动。在这倾村而出的浩浩荡荡游行过程中,人们以不停的口号与咏唱,赞美神灵、祈求丰收,直到"绕田游行"队伍回到村中,人们把手中附有神灵意志的麦穗和小旗插于谷仓或神龛,才结束了"望果节"活动的第一部分。
  节日的人们西藏农区"望果"活动的祭祀仪式,在8世纪中叶前十分简单,至8世纪下半叶黄教创立后,"望果"活动被加入了宗教色彩,形成具有一整套宗教祭祀仪式的欢乐活动。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为预祝丰收,包括"绕田游行"和"庆典"两部分内容的"望果节",才被列入藏族农区的正式节日。
  后藏农区"望果节"的活动日期,随青稞麦成熟而定,节日3至5天不等,规模大小和时间长短,依各乡经济实力而定。活动的举办可由几个乡联合,也可各乡单独进行。经联系,将被邀请参加离日喀则市不远,由司马、望堆两乡联合举办的"望果节"活动。
  "望果节"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据西藏有关文献资料记载:早在公元 5世纪末,雅砻地区已经兴修水渠,开始使用木犁耕地,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这时,为了确保粮食丰收,藏王布德贡杰便向笨都都主请求赐以教旨,教主根据雍仲本教义,教农人绕田地转圈,求"天"保丰收,这就是"望果"。但这个时期,"望果"还不是一个正式的节日,而是开镰收割前的一种活动。
  公元8世纪后期,西藏进入以宁玛派为代表的印度佛教兴盛时期,"望果"活动也带上了宁玛教派的色彩。公元14世纪时,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来到西藏,通过整顿西藏各教派,格鲁教成了西藏的主要教派,居统治地位。这时"望果"活动便渗进更多的格鲁派的色彩。 后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该节日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简介望果节
  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
  相传早在公元5世纪末,藏王布德贡坚为确保粮食丰收向雍仲本教佛祖请教。佛祖施旨,让农民绕田转圈,由手捧香炉、高举幡杆的人作前导,由高举缠绕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的本教教主领路,领着持青稞穗或麦穗的本村乡民绕地头数圈后,把各种谷穗插在粮仓和神龛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吃丰盛的野餐。节日一过,紧张的秋收劳作也就正式开始了。欢度祈盼丰收的"望果节",是辛劳了大半年后藏区农耕者们的最大喜悦。藏语"望果节"中的"望",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即:围绕丰收田野的歌舞。
  2014年11月11日,望果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