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什么时候施肥

如题所述

要根据蔬菜生长时期、土壤营养等情况来决定施肥数量、种类。一般苗期营养不足时可以少量进行叶面施肥,定植时施足底肥,快速生长期间依据蔬菜缺肥情况追施氮、磷、钾、微量元素等不同肥料,结果前期如果缺肥也要追施肥料。

施肥注意事项:

(1)施肥浅或表施。肥料易挥发、流失或难以到达作物根部,不利于作物吸收,造成肥料利用率低。肥料应施于种子或植株侧下方16~26cm处。

(2)施用双氯肥。用氯化铵和氯化钾生产的复合肥称为双氯肥,含氯约30%,易烧苗,要及时浇水。盐碱地和对氯敏感的作物不能施用含氯肥料。对叶(茎)菜过多施用氯化钾等,不但会造成蔬菜不鲜嫩、纤维多,而且可使蔬菜味道变苦、口感差、效益低。尿基复合肥含氮高,缩二脲含量也略高,易烧苗,要注意浇水和施肥深度。

(3)农作物施用化肥不当,可能造成肥害,发生烧苗、植株萎蔫等现象。例如,一次性施用化肥过多或施肥后土壤水分不足,会造成土壤溶液浓度过高,作物根系吸水困难,导致植株萎蔫,甚至枯死。施氮肥过量,土壤中有大量的氨或铵离子,一方面氨挥发,遇空气中的雾滴形成碱性小水珠,灼伤作物,在叶片上产生焦枯斑点;另一方面,铵离子在旱土上易硝化,在亚硝化细菌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铵,气化产生二氧化氮气体会毒害作物,在作物叶片上出现不规则水渍状斑块,叶脉间逐渐变白。此外,土壤中铵态氮过多时,植物会吸收过多的氨,引起氨中毒。

(4)过多地使用某种营养元素,不仅会对作物产生毒害,而且还会妨碍作物对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引起缺素症。例如,施氮过量会引起缺钙;硝态氮过多会引起缺钼失绿;钾过多会降低钙、镁、硼的有效性;磷过多会降低钙、锌、硼的有效性。

(5)鲜人粪尿不宜直接施用于蔬菜。新鲜的人粪尿中含有大量病菌、毒素和寄生虫卵,如果未经腐熟而直接施用,会污染蔬菜,易传染疾病,需经高温堆沤发酵或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施用。未腐熟的畜禽粪便在腐烂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易使蔬菜种子缺氧窒息;并产生大量热量,易使蔬菜种子烧种或发生根腐病害,不利于蔬菜种子萌芽生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3
近年来非常多的农户都会选择自行种植蔬菜,来满足家庭饮食需求,种植蔬菜需要做好管理措施,比如说施肥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下面就一起从叶菜类蔬菜,茄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以及注意事项来进行详细了解。

1.叶菜类蔬菜
叶菜类蔬菜在种植后一周就可以施肥了,因为叶菜类蔬菜对土壤速效的养分要求比较高也比较敏感,如果出现养分不足的现象,就会出现叶片生长速度变慢,叶片变黄,所以在叶菜类蔬菜要及时追肥,每15-30天就需要施一次农家肥。

2.茄果类蔬菜
当茄果类蔬菜长至3-4片叶时,就可以施肥了。在幼苗时期,需要的氮肥比较多,但是氮肥施用过多会引起植株的徒长,所以要注意氮肥的用量。在进入生长时期后,茄果类蔬菜对磷肥的需求量增大,这时需减少施用氮肥,重点增施磷肥以及钾肥。当结果后,每次采摘后都需要补充一次肥水。

3.根茎类蔬菜
当根茎类蔬菜长到4-5厘米就可以施第一次肥了。在它的生长前期需要多施氮肥,因为这样可以促进叶片的生长。待生长的中后期就需要施钾肥了,这个时候就需要适当控制氮肥的用量,因为在后期氮肥过多会导致蔬菜徒长,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4.注意事项
在施肥的时候需要注意,肥料要远离根部,不然容易发生根部烧伤的现象。如果土壤中养分足够,需要减少施肥的次数。
第2个回答  2013-12-16
  1、叶菜类:叶菜类主要有白菜、青菜、菠菜、苋菜等。叶菜类追肥以氮肥为主,但生长盛期在施用氮肥的同时,还需增施磷、钾肥。如栽培大白菜,开始进入莲座期和包心前的两次施肥是丰产的关键。若全生育期氮肥供应不足,则植株矮小,组织粗硬,春季栽培的叶菜还易早期抽薹;若结球类叶菜后期磷、钾肥不足,往往不易结球。
  2、果菜类:果菜类包括瓜类、茄果类和豆类,食用部分都是生殖器官。一般幼苗需氮肥量较多,但过多施用氮肥易引起徒长,反而延长开花结果,导致落花落果;进人生殖生长期,需磷肥量剧增,需氮肥量略减,因此要增施磷、钾肥,节制氮肥用量。黄瓜坐瓜后,应重施肥,每结一批瓜需补充一次肥水。
  3、根菜类:根菜类主要有萝卜、胡萝卜等,食用部分是肉质根。根菜类生长前期要多施氮肥,促使形成肥大的绿叶;生长中后期(肉质根生长期)要多施钾肥,适当控制氮肥用量,促进叶的同化物质运输到根中,以便形成强大的肉质根。如果在根菜生长后期氮肥过多而钾肥不足,易使地上部分徒长,根茎细小,产量下降,品质变劣。
  设施栽培的蔬菜宜多施用有机肥。因为大棚等保护地蔬菜,比露地蔬菜单位面积施肥量大得多,且因无雨水淋失,致使剩余的肥料大部分残留于土壤中,使土壤溶液养分浓度过高,妨碍根系吸收养分,所以在保护地栽培蔬菜,应充分考虑前茬肥料的后效,多施有机肥,适当少施化肥,避免因盐类积聚而使后茬蔬菜受害。
  

喜*满*地*肥*业
第3个回答  2014-02-16
什么时候都可以,但建议你在剩下的时间不超过你施肥能加速的时间,比如,你要施的肥是加速1小时的,就在剩下刚不到一小时的时候施肥,这样你就可以马上收获,免得给其他人偷你的菜
第4个回答  2012-05-18
  根据蔬菜的生长阶段进行施肥啊。不同的蔬菜施肥所需的资料也不一样。具体的有:
  萝卜:  

  1.施肥问题及施肥原则  

  针对萝卜生产中存在的重氮磷肥轻钾肥,氮、磷、钾比例失调,磷钾肥施用时期不合理,有机肥施用明显不足,微量元素施用的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目标产量,优化氮、磷、钾肥用量,特别注意调整氮磷肥用量,增施钾肥;  

  (2)北方石灰性土壤有效锰、锌、硼、钼等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应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南方蔬菜地酸化严重时应适量施用石灰等酸性土壤调理剂;  

  (3)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明显提高萝卜产量和改善品质,忌用没有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提倡施用商品有机肥及腐熟的农家肥。  

  2.施肥量及方法  

  (1)有机肥施用量:产量水平在1000~1500公斤/亩的小型萝卜(如四季萝卜)可施有机肥0.5~1方/亩;产量水平在4500~5000公斤/亩的高产品种施有机肥2~3方/亩。  

  (2)产量水平在4000公斤/亩以上:氮肥(N)15~18公斤/亩,磷肥(P2O5)5~7公斤/亩,钾肥(K2O)12~14公斤/亩。  

  (3)产量水平2500~3000公斤/亩:氮肥(N)10~13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10~12公斤/亩。  

  (4)产量水平1000~1500公斤/亩:氮肥(N)6~9公斤/亩,磷肥(P2O5)3~5公斤/亩,钾肥(K2O)8~10公斤/亩。  

  若基肥没有施用有机肥,可酌情增加氮肥(N)3~5公斤/亩和钾肥(K2O)2~3公斤/亩。  

  对容易出现硼微量元素缺乏的地块,或往年已表现有缺硼症状的田块,可于播种前每亩基施硼砂1公斤,或于萝卜生长中后期用0.1%~0.5%的硼砂或硼酸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也可混入农药一起喷施),每隔5~6天喷一次,连喷2~3次。  

  全部有机肥作基肥施用,氮肥总量的40%作基肥、60%于莲座期和肉质根生长前期分2次作追肥施用;磷钾肥料全部作基肥施用,或2/3钾肥作基肥,1/3于肉质根生长前期追施。  

  露地甘蓝:  

  1.施肥问题及施肥原则  

  针对露地甘蓝生产中不同田块有机肥施用量差异较大,盲目偏施氮肥现象严重,钾肥施用量不足,“重大量元素,轻中量元素”现象普遍,施用时期和方式不合理,过量灌溉造成水肥浪费普遍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合理施用有机肥,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氮、磷、钾肥的施用应遵循控氮、稳磷、增钾的原则;  

  (2)肥料分配上以基、追结合为主;追肥以氮肥为主,合理配施钾肥;  

  (3)注意在莲座期至结球后期适当喷施钙、硼等中微量元素,防止“干烧心”等病害的发生;  

  (4)蔬菜地酸化严重时应适量施用石灰等酸性土壤调理剂;  

  (5)与高产栽培技术,特别是节水灌溉技术结合,以充分发挥水肥耦合效应,提高肥料利用率。  

  2.施肥量及方法  

  (1)基肥一次施用优质农家肥2方/亩。  

  (2)产量水平6500公斤/亩以上:氮肥(N)18~20公斤/亩,磷肥(P2O5)8~10公斤/亩,钾肥(K2O)14~16公斤/亩。  

  (3)产量水平5500~6500公斤/亩:氮肥(N)15~18公斤/亩,磷肥(P2O5)6~8公斤/亩,钾肥(K2O)12~14公斤/亩。  

  (4)产量水平4500~5500公斤/亩:氮肥(N)13~15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8~10公斤/亩。  

  对往年“干烧心”发生较严重的地块,注意控氮补钙,可于莲座期至结球后期叶面喷施0.3%~0.5%的氯化钙(CaCl2)溶液2~3次;南方地区菜园土壤pH<5时,每亩需施用生石灰100~150公斤;土壤pH<4.5时,每亩需施用生石灰150~200公斤。对于缺硼的地块,可基施硼砂0.5~1公斤/亩,或叶面喷施0.2%~0.3%的硼砂溶液2~3次。同时可结合喷药喷施2~3次0.5%的磷酸二氢钾,以提高甘蓝的净菜率和商品率。  

  氮钾肥30%~40%基施,60%~70%在莲座期和结球初期分两次追施,磷肥全部作基肥条施或穴施。  

  大白菜  

  1.施肥问题及施肥原则  

  针对大白菜生产中盲目偏施氮肥现象严重,一次施肥量过大,氮、磷、钾配比不合理,盲目施用高磷复合肥料,部分地区有机肥施用量不足,蔬菜地土壤酸化严重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目标产量,优化氮、磷、钾肥用量;  

  (2)以基肥为主,基肥追肥相结合。追肥以氮肥为主,氮、磷、钾合理配合,适当补充微量元素。莲座期之后加强追肥管理,包心前期需要增加一次追肥,采收前2周不宜追氮肥;  

  (3)北方石灰性土壤有效硼、钼等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应注意微量元素的补充;  

  (4)蔬菜地酸化严重时应适量施用石灰等酸性土壤调理剂;  

  (5)忌用没有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提倡施用商品有机肥及腐熟的农家肥,培肥地力。  

  2.施肥量及方法  

  (1)有机肥施用量:产量水平在4500~6000公斤/亩,施有机肥2~3方/亩;产量水平在3500~5000公斤/亩,施有机肥2方/亩。  

  (2)产量水平4500~6000公斤/亩:氮肥(N)18~23公斤/亩,磷肥(P2O5)5~8公斤/亩,钾肥(K2O)16~20公斤/亩。  

  (3)产量水平3500~4500公斤/亩:氮肥(N)15~20公斤/亩,磷肥(P2O5)4~6公斤/亩,钾肥(K2O)13~17公斤/亩。  

  若基肥没有施用有机肥,可酌情增加氮肥(N)3~5公斤/亩和钾肥(K2O)2~3公斤/亩。  

  对于容易出现硼微量元素缺乏的地块,或往年已表现有缺硼症状的田块,可于播种前每亩基施硼砂1公斤,或于生长中后期用0.1%~0.5%的硼砂或硼酸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也可混入农药一起喷),每隔5~6天喷一次,连喷2~3次;南方菜地土壤pH<5时,每亩需要施用生石灰100~150公斤,可降低土壤酸度和补充钙素。  

  全部有机肥和磷钾肥条施或穴施作底肥,氮肥30%作基肥,70%分别于莲座期和包心前期结合灌溉分2次作追肥施用。  

  莴苣  

  1.施肥问题及施肥原则  

  针对莴苣生产中有机肥施用量少,盲目偏施氮肥现象突出,磷钾肥施用量不足,施肥时期和方式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增施有机肥料,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2)肥料分配方式以基、追结合为主。追肥以氮肥为主,合理配施钾肥;  

  (3)酸化严重的菜园,应适量施用石灰等酸性土壤调理剂;  

  (4)施肥与优质栽培技术特别是水分管理结合,以提高肥水利用效率。  

  2.施肥量及方法  

  (1)基肥一次施用腐熟农家肥1000~1500公斤/亩。  

  (2)产量水平3500公斤/亩以上:氮肥(N)16~18公斤/亩,磷肥(P2O5)7~9公斤/亩,钾肥(K2O)8~10公斤/亩。  

  (3)产量水平2500~3000公斤/亩:氮肥(N)14~16公斤/亩,磷肥(P2O5)5~6公斤/亩,钾肥(K2O)6~8公斤/亩。  

  (4)产量水平1500~2000公斤/亩:氮肥(N)12~14公斤/亩,磷肥(P2O5)4~5公斤/亩,钾肥(K2O)5~6公斤/亩。  

  莴苣耐酸能力很差,南方地区菜园土壤pH<5时,每亩需施用生石灰150~200公斤。  

  氮肥全部做追肥,按照20%、30%和50%在移栽返青期、莲座期和快速生长初期分3次追施,钾肥40%~50%基施,其余部分在莲座期和快速生长初期分2次追施,磷肥全部作基肥条施或穴施。  

  设施番茄  

  1.施肥问题及施肥原则  

  华北等北方地区多为日光温室,华中、西南地区多为中小拱棚,针对生产中存在过量施肥,氮、磷、钾化肥用量偏高,养分投入比例不合理,土壤氮、磷、钾养分积累明显,过量灌溉导致养分损失严重,土壤酸化现象普遍,土壤钙、镁、硼等元素供应出现障碍,连作障碍等导致土壤质量退化严重,养分吸收效率下降和蔬菜品质下降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  

  (1)合理施用有机肥,调整氮、磷、钾化肥用量,非石灰性土壤及酸性土壤需补充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  

  (2)根据作物产量、茬口及土壤肥力条件合理分配化肥,大部分磷肥基施,氮钾肥追施;早春生长前期不宜频繁追肥,重视花后和中后期追肥;  

  (3)与高产栽培技术结合,提倡苗期灌根,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合理灌溉施肥;  

  (4)土壤退化的老棚需进行秸秆还田或施用高C/N比的有机肥,少施禽粪肥,增加轮作次数,达到除盐和减轻连作障碍的目的;  

  (5)蔬菜地酸化严重时应适量施用石灰等酸性土壤调理剂。  

  2.施肥量及方法  

  (1)育苗肥增施腐熟有机肥,补施磷肥。每10平方米苗床施经过腐熟的禽粪60~100公斤,钙、镁、磷肥0.5~1公斤,硫酸钾0.5公斤,根据苗情喷施0.05%~0.1%尿素溶液1~2次。  

  (2)基肥施用优质有机肥2~3方/亩。  

  (3)产量水平8000~10000公斤/亩:氮肥(N)30~40公斤/亩,磷肥(P2O5)15~20公斤/亩,钾肥(K2O)40~50公斤/亩。  

  (4)产量水平6000~8000公斤/亩:氮肥(N)20~30公斤/亩,磷肥(P2O5)10~15公斤/亩,钾肥(K2O)30~35公斤/亩。  

  (5)产量水平4000~6000公斤/亩:氮肥(N)15~20公斤/亩,磷肥(P2O5)8~10公斤/亩,钾肥(K2O)20~25公斤/亩。  

  菜田土壤pH 6时易出现钙、镁、硼缺乏,可基施石灰(钙肥)50~75公斤/亩、硫酸镁(镁肥)4~6公斤/亩,根外补施2~3次0.1%硼肥。  

  70%以上的磷肥作基肥条(穴)施,其余随复合肥追施,20%~30%氮钾肥基施,70%~80%在花后至果穗膨大期间分3~10次随水追施,每次追施氮肥(N)不超过5公斤/亩。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