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各位佛菩萨,学忍辱的,被人加害了,要制止还是继续让人加害?

请问各位佛菩萨,学忍辱的,被人加害了,要制止还是继续让人加害?
看到有人暴行,是制止还是教人忍辱算了,更别说打官司了?
看到有人做坏事,也不扬人恶,不恶口,法庭要你指证,你也不出庭,导致坏人逍遥法外吗?
有2个朋友,其中一个背地里做坏事被我发现了,我也不出来跟另外一个说,不两舌吗?

弟子该怎么正确看待忍辱,和不恶口,包括不两舌?
阿弥陀佛

忍辱不等于忍气吞声。

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有句话,不以霹雳手段,不显菩萨心肠,菩萨度众生,不一定表面上都是慈眉善目、和蔼可亲、温良恭俭让的,有时候为防止众生造下巨恶而甚至使用暴力,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是大乘菩萨的精神。
昔孟子云:“夫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也是此理。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也说:“云何忍辱?谓由三种行相应知:①不忿怒,②不抱怨,③不怀恶。”另《大智度论》卷六亦云:“众生种种加恶,心不嗔恚;种种恭敬供养,心不欢喜。……是为众生中忍。”同书卷十五也有:“忍诸恭敬供养众生,及诸嗔恼淫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养恭敬法,及嗔恼欲法,是为法忍。”在《优婆塞戒经》卷七也另示如下:忍有两种:第一是世间忍,就是能忍饥、渴、寒、热、苦、乐;第二是出世间忍,即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忍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嗔、痴等,能忍难忍,能施难施。
  从以上所引经论内容看来,忍辱二字的涵义甚广,有拒受诸乐而接受诸苦之意。无理的侮辱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拒绝美女的投怀送抱,也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而信受佛法中的种种法门,更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办得到的。一般而言,若与自己无关的事,大致能够忍受;若与切身的名利、眷属、男女等相关诸事,那就不容易忍了。
  佛法不仅为个人忍,也要为众生忍。到达无诤的程度时,就成了八风吹不动,即对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八种现象,无一不能忍的境界。所以,解脱的菩萨称为已得无生法忍。对于内六情的眼、耳、鼻、舌、身、意等不着,于外六尘的色、声、香、味、触、法能不受,即称为法忍。如能遇迫害而不嗔,受供养而不喜,既无能受的我,也无使我接受的他,能达如此,则称生忍。此不仅是圣位菩萨的境界,也是修行佛法的目的。能忍就能安己安人、和众共济,所以忍辱是建立和乐人间的最佳准则。
  根据这样的标准,好像忍辱就是忍气吞声,一切的冤枉、侮辱、毁谤、打击,都应该全部接受,没有反抗的余地似的。然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必须注意,如果不是出于智慧的忍辱,很可能造成更大的灾难,因此透过智慧的观照,应当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说,风雨水火的袭击,是无法控制的;但是仍可以未雨绸缪,设法避免,来减少伤害、损失。业报是要正面接受它,但也可以经过努力,来改变业报的程度和方式。
  所以,若对双方无损并且有益的事物,那是必须接受的;如果对他有益,于己无益,也应考虑接受的;若对双方都是有害而无益,那就需要设法避免或转变它了。例如:明明知道对方是醉象、疯狗、狂人,见人就咬、逢人就杀,就当然要设法制止,因对方已经不幸,切莫让他再制造更多的不幸。但也不可存着“以牙还牙”的报复心态,应是基于慈悲的原则,自己时时加以反省和惭愧忏悔。对于丧失理性的人,应该通过制约、教化等方式和方法,使他们得以恢复正常。这对他们自己本身,以及整个社会,乃至所有的众生,都是有大功德的。

恶人害我,我不生嗔心,任凭他害吗?

问,若如所云,即丧身失命,亦只生欢喜,不生瞋恨。【设有恶人,欲来害己,将不与计较,任彼杀戮乎】。

印光大师答:凡修行人,有凡夫人,有已证法身之菩萨人。又有以维持世道为主者,有以唯了自心为主者。

【若唯了自心,及已证法身之菩萨,则如所云】。以物我同观,生死一如故也。

若凡夫人,又欲维持世道。则【居心固当如菩萨深慈大悲,无所不容】。【处事犹须依世间常理,或行捍御而摄伏之,或以仁慈而感化之】。

事非一概,其心断断不可有毒恚而结怨恨耳。前文所示,乃令人设此假想,以消灭瞋恚习气。此观若熟,瞋习自灭。纵遇实能害身之境,亦能心地坦然,作大布施。仗此功德,即生净土。较彼互相杀戮,长劫偿报者,岂不天地悬隔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7
忍辱不等于忍气吞声。
忍气吞声就是修忍辱行吗?
有句话,不以霹雳手段,不显菩萨心肠,菩萨度众生,不一定表面上都是慈眉善目、和蔼可亲、温良恭俭让的,有时候为防止众生造下巨恶而甚至使用暴力,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是大乘菩萨的精神。
昔孟子云:“夫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也是此理。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比如《遗教经》说:“能行忍者,乃可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也说:“云何忍辱?谓由三种行相应知:①不忿怒,②不抱怨,③不怀恶。”另《大智度论》卷六亦云:“众生种种加恶,心不嗔恚;种种恭敬供养,心不欢喜。……是为众生中忍。”同书卷十五也有:“忍诸恭敬供养众生,及诸嗔恼淫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养恭敬法,及嗔恼欲法,是为法忍。”在《优婆塞戒经》卷七也另示如下:忍有两种:第一是世间忍,就是能忍饥、渴、寒、热、苦、乐;第二是出世间忍,即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忍骂詈、挝打、恶口、恶事、贪、嗔、痴等,能忍难忍,能施难施。
  从以上所引经论内容看来,忍辱二字的涵义甚广,有拒受诸乐而接受诸苦之意。无理的侮辱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拒绝美女的投怀送抱,也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得到的;而信受佛法中的种种法门,更不是一般人所能够办得到的。一般而言,若与自己无关的事,大致能够忍受;若与切身的名利、眷属、男女等相关诸事,那就不容易忍了。
  佛法不仅为个人忍,也要为众生忍。到达无诤的程度时,就成了八风吹不动,即对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八种现象,无一不能忍的境界。所以,解脱的菩萨称为已得无生法忍。对于内六情的眼、耳、鼻、舌、身、意等不着,于外六尘的色、声、香、味、触、法能不受,即称为法忍。如能遇迫害而不嗔,受供养而不喜,既无能受的我,也无使我接受的他,能达如此,则称生忍。此不仅是圣位菩萨的境界,也是修行佛法的目的。能忍就能安己安人、和众共济,所以忍辱是建立和乐人间的最佳准则。
  根据这样的标准,好像忍辱就是忍气吞声,一切的冤枉、侮辱、毁谤、打击,都应该全部接受,没有反抗的余地似的。然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必须注意,如果不是出于智慧的忍辱,很可能造成更大的灾难,因此透过智慧的观照,应当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说,风雨水火的袭击,是无法控制的;但是仍可以未雨绸缪,设法避免,来减少伤害、损失。业报是要正面接受它,但也可以经过努力,来改变业报的程度和方式。
  所以,若对双方无损并且有益的事物,那是必须接受的;如果对他有益,于己无益,也应考虑接受的;若对双方都是有害而无益,那就需要设法避免或转变它了。例如:明明知道对方是醉象、疯狗、狂人,见人就咬、逢人就杀,就当然要设法制止,因对方已经不幸,切莫让他再制造更多的不幸。但也不可存着“以牙还牙”的报复心态,应是基于慈悲的原则,自己时时加以反省和惭愧忏悔。对于丧失理性的人,应该通过制约、教化等方式和方法,使他们得以恢复正常。这对他们自己本身,以及整个社会,乃至所有的众生,都是有大功德的。

事非一概,其心断断不可有毒恚而结怨恨耳。前文所示,乃令人设此假想,以消灭瞋恚习气。此观若熟,瞋习自灭。纵遇实能害身之境,亦能心地坦然,作大布施。仗此功德,即生净土。较彼互相杀戮,长劫偿报者,岂不天地悬隔耶。
第2个回答  2013-11-29
你这是执着于片面了,除了忍辱,佛法没教你别的吗?
忍辱,是克制自己的嗔恼、放下自我的妄念,是修行“如何克制自我认识、自我见解的执著”的一种方法,不是忍世间的事,而是忍“自我”对世间事物的局限看法认识。别忘了其他。所谓“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六度是合修的呢,修行不是仅仅看忍。
从般若智慧说,人家加害你是有道理、有缘由的,还是无故的?那么你自己分析,然后如理如法应对,而不是简单躲避或者放弃,不闻不问,方法是伴随着智慧而生的,是不同实际情况的不同应变,但思维上则应该是贯彻着佛法正见的。这就是智慧修行。
从布施上说,佛法中还有“若见厄难、恐怖危逼,随己堪任,施与无畏”的话,因此并不是让我们什么都不管,只为自己而活。人若多思维这句话,助人为乐的事、见义勇为的事,不就必然出现吗?
从持戒上说,做自己该做的,说自己所知的,做事说话有分寸有尺度,这些都是修行。没有说让你骗谁,除非你是在骗自己。不隐恶,即是正语正行啊。
第3个回答  2013-11-29
不需忍耐,佛并不是对人的约束,而是保持清灵的本心,

说句题外话,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这是不管宗教,种族,都通用的一句话

祝您平安

阿弥陀佛
第4个回答  2013-11-29
我也不解。

就像基督教说的“如果一个人打你的左脸,就伸出右脸让他打”如果他没打右脸,是不是应该请求他打?这样会不会给他惯出毛病来?

像什么“不要论断别人,免得自己也被人论断”,我看到人家做错事坏事,是不是我也应该闭嘴不谈呢?

反正我也感觉疑惑,感觉不可理解,也许,是我没智慧吧。

赞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