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

一、材料一 唐太宗说:“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辜。”
材料二 唐太宗常用这样的比喻:“谁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三 唐太宗说:“以铜做镜,可整衣冠;以史做镜,可见兴旺;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均引自《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以说明隋朝灭亡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意识到什么实质问题?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唐太宗的用人思想和政策

二、1.“自古皆贵中华,溅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这话是谁说的?
(2)这话体现了什么民族精神?
(3)在他统治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如何?
2.“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1)这话是谁说的?
(2)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状况?
三、你认为文天祥最值得你敬佩的是什么?
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这首词是谁的?

2.他的词有什么特点?
五、文献记载:“(16世纪前期)番彝佛朗机(指葡萄牙)假朝贡,占据屯门(指香港)海澳(海岸弯曲可停船的地方),时肆剽掠,屠食婴儿。”请结合课文相关内容,比较葡萄牙殖民者的行经与郑和下 西洋的活动有何不同?
六、清朝文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把心肠论浊清”,触怒了统治者,结果诗人被处死。统治者认为这两句诗有什么问题?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
七、……太宗谓梁公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一《贞观政要?论任贤》
请回答:
(1)材料中这段话是谁说的?在他统治期间出现的政治局面史称什么?

(2)为什么他感到“魏征殂逝,朕亡一镜矣”?

(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过去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我们做今天的事。那么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你认为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八、小筑暂高枕,忧时旧有盟。 呼樽来揖客,挥麈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上面诗句是一位明朝将领写的《韬铃深处》,请联系相关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请写出这位将领的名字

(2)材料中“封候”和“海波平”是什么意思?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决心?

(3)这位将领先后平定了哪几个省的“海波”?

(4)从他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答案马上就要.谢谢

想不到初中历史已经这么深了。
还是我毕业太久已经愚钝了。。

一,(1)从隋朝骄奢淫逸导致灭亡给太宗等留下的印象说起。
(2)认识到民意民心乃是政治稳定基础。
(3)用贤明之人。
二,
1、(1)唐太宗皇帝李世民。
(2)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共存的普世精神。
(3)在他统治时期,民族关系和谐融洽,被尊称为“天可汗”。
2、(1)尺带珠丹,唐时吐蕃第四代赞普。
(2)反映了当时自文成公主与吐蕃和亲后唐朝和吐蕃的密切联系。
三,文天祥忠心赤胆、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四,
1、词作者是苏轼。
2、他的词特点是豪气奔放,
五,
郑和下西洋目的是国际国家间的友好交流,葡萄牙等西方封建殖民主义势力目的是抢掠财富。
六,
统治者认为此两句诗有讥讽朝政,意图宣传推翻政府的目的。清朝这种做法是白色恐怖,制造文字狱,是历史的倒退。
七,
1、唐太宗。贞观之治。
2、魏征勇于进谏,而失良臣,如明镜破。
3、最大的收获是。。。(喷一些大话即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20
翻书,教科书上肯定都有
第2个回答  2010-06-20
书上有!翻书
第3个回答  2010-06-20
翻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