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文言文,更准确地阅读古人的书籍?

有很多事不明了,该怎么理解。比如《庄子·逍遥游》开头“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里面的抟,有的书籍翻译是:“以手团物使圆谓抟。”当然,这个解释本身就很有疑惑。另一个是电子书上的解释为:“当作‘搏’,拍打”。

到底哪个是准确的?我该如何抉择。很多人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了,自然就会阔然开朗,也会使用。

还有如果没有释义,或者我不看释义,最多翻翻字典,查查某个字是什么意思。然后以我自己的感觉来分析文言文的意思,比如老子的:“绝学无忧。”如果我不网上查,我还以为“绝”的意思是断绝呢!老子在教人无忧无虑,潇潇洒洒不读书呢!查了才知道“绝”是极致的意思,绝学无忧也就是学问到了一定境界方能自在无虑。

所以我很困惑,古文的书写用语(文言文)是极致精华的,多一个字都不高兴。
1.那么我如何去理解仅有的那几个字,不看别人的释义的话?
2.公说公有理,各个编者的翻译不同,对字的解释也不同,我怎么分辨哪个是对的呢?

注意:我的目标只是想增长学识,改善文笔,并不是为了钻研古代汉语。

佩服您的求真渴学的精神。
确实,有时候遇到有疑问的古文语句觉得有翻译不妥的感觉。这正像您说的‘各个编者的翻译不同,对字的解释也不同,’这与每个翻译者的自身古文掌握的水平有直接的关系。
您的‘多翻字典’很好,我感觉,字典不是一个人编出来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字典的解释还是较个人翻译的要准确。
谢谢您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写了出来,这个过程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您的求实精神令人佩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