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老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的策略和方法有哪些方面?

如题所述

自主学习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思想可追溯到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的个别教学以及受杜威“做中学”思想影响的整个现代教育与教学。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它倡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这就意味着满足学生在学习内容、时间、地点和形式上的自由选择,它包含有一系列新的学习观念,其主旨就是要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握有学习的主动权,操纵控制自己的学习。自主学习要着重培养学生自主识别、自主选择、自主摄取、自主调控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依赖于教师有意识地按照能力形成的规律,去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艺术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教师“满堂灌”下的机械重复和简单记忆,而是关注学生亲自经历的发现、体验、探究和感悟的过程。那么,在艺术课堂中怎样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营造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

为了能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我在课堂上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意见,凡是学生正确的解答,特别是有创见的看法,我都会给予鼓励和赞赏。对于学生不正确的解答也不是生硬的一口否定,而是首先表扬他们的积极参与精神,之后以一种委婉的、共同探讨的态度指出其错误。在上《洋洋八千兵马俑》一课时,学生们对秦始皇陵充满了向往和期待,同时出了很多发掘秦始皇陵的点子,有些点子受好莱坞科幻大片的影响非常可笑,但我没有因为这种点子可笑就认为他们在故意开玩笑,扰乱课堂,而是觉得他们只是在以自己有限的经验来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就说:“看来我们班上有不少的天才幻想家,不过科学不等同于科幻,能够付诸现实和好的想法都是很重要的事。”这样既不打击他们思考的积极性,同时也引导他们学会将想法变为现实,而免得做一个空想家。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张扬,培育了其探索未知的情感、意志、信念、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真正实现了师生间知识同步、思维共振、感情共鸣。学生在这种轻松的状态下,唤起了其创造的热情,释放出了巨大的学习潜能。

在我们的艺术课堂上,还常常会出现学生们为了一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活跃场面,学生们的主动参与会使课堂变得生动活跃,充满生机,学生们自由地、尽情地享受着获取知识的快乐。艺术课堂应是生活中艺术的升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自我表现,通过创造、表演、欣赏、交流、评价等活动,尽情遨游在艺术天地,体验课堂中的情景氛围,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对艺术持久的兴趣和热情。

二、创设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情境 。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学生参与和自主活动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权力,不是教师对学生的恩赐。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我一般都是少讲、精讲,有些问题稍加点拨,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把教师的教学活动内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上《艺术就在我身边》一课时,我首先就引导学生自己去找寻生活中的艺术,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分析这些艺术给他们生活带来什么,而不是直接把结论给他们。这样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得到答案,比老师在他们还懵懵懂懂的情况下把结论塞给他们要好过不知道多少倍。
(二)给学生自主质疑的权利。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且敢于向老师提出来,这是他们刻苦学习,主动钻研的表现。最开始我发现我的学生们有点“懒”,让他们看书,让他们思考,让他们向我提问,他们基本上用沉默待之。后来我发现是因为他们在这方面的训练相当少,习惯了一味地听,所以,当要他们把角色换过来,他们茫然不知所措。所以我经常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一是不要担心问题问得不够水平,二是根本不用逼着自己去问高难度的问题。就是最简单的第一感觉哪里搞不清楚,哪里觉得不对劲说出来,哪怕语言一时组织不好,敢于表达就行。慢慢地就有了起色。让学生在“疑”中产生问题,在“疑”中产生兴趣,培养学生不信书、不信师的敢想、敢说的自主创新意识。

(三)强化指导自主求知的方法。除常规方法指导外,着重教给学生学习策略,让学生知道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如何选择调用最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会自我意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自我调控学习全过程,提高自学能力。这也是自主学习成功的核心要素。我在指导学生收集各种文字资料的过程中,建议他们使用在图书馆经常用到的书摘卡,并详细介绍了书摘卡的格式及使用方法,这种普遍而便捷的方法不仅仅在艺术学科可以用,其它学科也同样可以使用。

(四)创设合作的情境。在班级授课制下,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实现差异互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提高学习质量。我把全班学生按每4个人(前后桌4人)划分为一个学习小组,许多学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强调小组各个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如在进行问题的讨论时,小组各个成员都要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发言,成员之间共同探讨,互相合作,小组长全面负责,把各成员的发言进行归纳总结,并记录下来;指定发言的同学负责把全组的讨论结果和其他的小组进行交流,每位小组成员都要轮流当小组长和“发言人”。针对特定学习内容,选择最佳合作学习形式。属于聚合思维的内容,以竞争性团体气氛为宜;属于发散思维的内容,以小组内部协作为宜。但小组合作学习也会影响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因此要处理好扶与放、同步学习与异步学习的关系。

一般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组际交流、集体评价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三、利用多样化的活动,促进自主学习 。

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实施、落实新的学习方法的蓝本。在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活动内容。其中包括探索发现、欣赏、艺术档案夹、艺术小词典、讨论等。多样化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合作交流的平台,较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促进其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各种学习活动,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教材要求的学习目标,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上《我们的太阳》一课时,我在让学生们模拟角色、制造悬念、展开冲突、演绎情节、自由创编的过程中赋予他们发展个性和想象的空间。整个课堂中,运用多类艺术形式的综合,激励学生探讨太阳的奥秘,激发了学生丰富的艺术想象。

在活动中学习和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自主地查阅资料,充分交流自己的发现和认识,增强体验,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为他们个性的充分发展创设了宽松的环境和氛围。

四、运用激励性评价,促进自主学习 。

科学评估、激励评价是创新教育的动力。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课堂上教师应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的评价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都要认真对待,不能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对于学生的认识和制作结果,正确的要充分肯定;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加表扬,错误的不要直接否定,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查阅资料,与同学和老师商讨,直到获得正确的答案。对待一些积极性较差的学生表现出的不恰当之处,激励评价就更显得重要,经常性的使用“不错”,“很好”,“你能行”,“试试看”等激励性课堂用语,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很有帮助。使学生在激励中不断进步,感受到学习也是一种幸福,真正享受到了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励是一种力量,是驱动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走向成功的力量。只有运用激励性评价,才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总之,艺术课堂为同学们提供了多于以往的自主学习机会,学生在游戏中学、在表演中学、在自主参与中学,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们的表现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们的自信心在悄悄地增强。教师在艺术教学中,更要采取多种形式,给学生一块适合于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土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