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挫后仍然坚持理想的成功者的故事

要点是:1.受挫 2.坚持理想 3.获得成功
缺一不可!
另外要是典型的名人事例。请较详细地叙述他们关于受挫的情况,如何坚持、成功情况只需简略回答。
好的加50分。

贝多芬祖籍佛兰德的德国作曲家.生于波恩,祖父及父亲均供职于科隆选帝侯.酗酒之父强逼他长时间地练习键盘乐器,望子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十一岁辍学.十三岁任宫廷乐队(指挥为内费)羽管键琴手,十四岁任宫廷第二管风琴师,十八岁任歌剧乐队的中提琴演奏员.1790年,海顿在从维也纳至伦敦的途中,宴邀贝多芬及其他宫廷音乐家.事后贝多芬获准于1792年去维也纳从海顿学习,此后终生定居维也纳.在此之前,贝多芬曾去维也纳从莫扎特学习,1787年因其母病危而中断.随海顿学习的时间亦不长,且师生不能合作,后贝多芬师从阿尔布雷希茨贝格、萨列里、申克.1795年于维也纳首次以作曲家及钢琴家身份登台,演奏《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op.9.他虽与许多贵族,如华尔斯坦伯爵、鲁道夫大公爵友情甚笃,并乐意接受个人的援助,但他反对18世纪把音乐家束缚于一个雇主手中的庇护人制度.作为维也纳的自由职业音乐家,他比莫扎特的处境顺利,但因个性关系备受痛苦.重听日益加剧,1802年,当他意识到耳聋已无法医治时,写了哀感动人的"海利根斯塔特遗嘱",打算自杀;奇怪的是这正是他创作最明朗的交响作品《D大调第二交响曲》之时.随后几年中,他对自己没有希望成为大演奏家有了自知之明,因而主要投身于创作.他同疾苦的斗争,反映在《英雄交响曲》(1804)(到那时为止是篇幅最大、感染力最强的交响曲)中.

他没有结过婚(虽然他不断地与一些富有的女生相爱),孤独感日益加重,作为他的无能的侄子卡尔的监护人,为孩子操心并没有使他的脾气好转.他举止极其粗暴,与出版商之间的关系趋于剑拔弩张.到1819年,他完全失聪.在一生的最后阶段,他创作了一些最伟大、最富于思想性的作品:最后五首弦乐四重奏,最后五首钢琴奏鸣曲,第九交响曲和《庄严弥撒曲》.在这些作品中他超脱个人生活的痛苦而进入艺术的未来境界.虽然它们对于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在当时这些作品却并不被人理解.第九交响曲是瓦格纳的灵感的主要来源之一;弦乐四重奏影响了巴托克;迈克尔·蒂皮特宣称他得益自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其它作品.1826年,其侄自杀未遂后,贝多芬的健康日益严重恶化.翌年卧床不起,伦敦爱乐乐团汇来一百镑的支票,促使他提起精神写作第十交响曲,但他已不不可能再有所进展; 医生诊断致他于死命的是浮肿病.

贝多芬的创作并非一挥而就,他孜孜不倦地修改草稿直至满意为止.他对当时的自由思想的同情表现在《爱格蒙特》、《菲岱里奥》及《第九交响曲》等作品中;法国大革命前不可设想一位作曲家会有这样的人生观.就这方面而言,贝多芬是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写于1800年的《C小调钢琴协奏曲》标志着一个新世纪的黎明,显示出与古典时期的客观性截然不同的音乐态度.所作唯一歌剧《菲岱里奥》消耗精力比其它作品为多.他不是天生的歌剧作曲家(总的说来,他拒绝为维也纳每年写一部歌剧的邀请,是明智的),但他创作了歌剧的最大杰作之一.《菲岱里奥》提出了贝多芬最珍视的种种信念.一位忠贞而有胆识的妻子从西班牙压迫者手中解救自己的丈夫免于被处死;这一题材由于在德国歌唱剧的朴素背景上展开,更为激动人心.《菲岱里奥》与《魔笛》(据说这是贝多芬唯一真正欣赏的歌剧)一起成为德国歌剧剧目的基石,但其主题的普遍性超越了音乐的民族性,因此在世界各地,《菲岱里奥》增被公认为是爱情与自由的象征.

贝多芬的许多作品,特别是中期作品(如《热情奏鸣曲》)反映出他激烈狂暴的性格,往往也反映出他对现状的不满足.他反对保守,但在他的作品中也有深刻的诚挚和乡土味的纯朴.思想的奔放不羁,使他不能容忍技巧上的限制,在作品中他可以对人声和乐器毫不怜惜,如弦乐四重奏《天赋格曲》、第九交响曲的终乐章和《庄严弥撒曲》.从另一方面来说,他的某些慢乐章有德国人称之为真挚亲切的静谧之感,揭示出作曲家的另外一面.这类音乐的最佳范例也许是《第九交响曲》和《A小调弦乐四重奏》,op.132中的慢乐章,后者是贝多芬的最伟大的、感人肺腑的感恩颂歌,是在大病初愈后写成的.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距法国不远的小城--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团的乐长,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贝多芬自幼便已显露出他的音乐天才,父亲急于把他培养成为一个象莫扎特那样的神童,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
贝多芬全部资料
一、英雄交响曲

贝多芬的心中充满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是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烈拥护者。1798年,柏纳多特将军(1763-1844)出任法国驻维也纳大使,贝多芬常到他的家里,并和他周围的人有密切的交往。1802年,贝多芬在柏纳多特的提意下,动手写作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在他的心目中,拿破仑是摧毁专制制度、实现共和理想的英雄。1804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三交响曲》。正当他准备献给拿破仑时,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到了维也纳。
贝多芬从学生李斯(1784-1838)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时,怒气冲冲地吼道:“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现在他也要践踏人权,以逞其个人的野心了。他将骑在众人头上,成为一个暴君!”说着,走向桌子,把写给拿破仑的献词撕个粉碎,扔在地板上,不许别人把它拾起来。过了许多日子,贝多芬的气愤才渐渐的平息,并允许把这部作品公之于世。1804年12月,这部交响曲在维也纳罗布科维兹亲王的宫廷里首次演出。1805年4月在维也纳剧院的第一次公开演出,是由贝多芬亲自指挥的,节目单上写着:“一部新的大交响曲,升D大调,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先生作,献给罗布科维兹亲王殿下。”奇怪的是,贝多芬不说是降E大调,而说是升D大调。1806年10月总谱出版时,标题页上印着: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从此,《第三交响曲》就被称为“英雄交响曲”。

二、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的《c小调交响曲》(作品67号)开始的四个音符,刚劲沉重,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这部作品因此被称作《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作于1805至1808年。贝多芬在1808年11月写给他的朋友韦格勒(1765-1848)的信中,就已经说出:“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命运敲门的声音”在1798年所作《c小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0之1)第三乐章中就已经出现过,以后又出现于《D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8之3)第三乐章、《热情奏鸣曲》(作品57号)第一乐章、第三《列奥诺拉》序曲(作品72号)、《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作品74号)等一系列作品中。可见,通过斗争战胜命运,是贝多芬一贯的创作思想。《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禁不住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柏辽兹把《命运交响曲》中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看作是“奥赛罗听信埃古的谗言,误认黛丝德蒙娜与人私通时的可怕的暴怒。”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1830年五、六月间,门德尔松在魏玛逗留了两星期,和歌德作最后一次会晤,在钢琴上为他演奏了古今著名的作品。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 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恩格斯用短短的几句话,揭示了《命运交响曲》的精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20
不是名人,如何发人深省?不是名人,你又何知真假?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本身也是

哲人有言:“成功的路上尽是失败者。”古今中外,成就一番事业的,无不饱经挫折。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窥见:瓦特研制蒸汽机,失败了二十次;贝尔发明电话机,饱经他人讥讽。投机取巧也许会成功,但胜利的光环只会闪耀一刻;歪打正着可能胜利,可成功的大厦只会耸立瞬间。时间的洗刷将会抹去伪劣的光环,摧毁空虚的大厦;历史的洗礼将挖掘出那一段段难忘的经历,那一次次饱含泪水和血汗的成功……
“扼住命运的咽喉”
他困惑,他苦恼,他几近绝望!上帝,你将天才的灵魂遣于他的身躯,却为何又掷出狂风暴雨去打击他?你可知,人世间,一个音乐家最高贵的部分,即听力!没有听力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将放下那指挥千军万马的指挥棒?这意味着,他将永远尘封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乐谱?不!他,贝多芬,他像一个音乐的巨人,屹立在天地之间,爆发出惊人的呐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重新握起了笔,无论失恋的痛苦多么令人断肠,无论失聪的苦闷多么悲痛欲绝,无论内心的孤独多么令人绝望。他只会将命运的不公平掷于九霄,他只会用音乐向挫折宣战!他胜利了,《命运》的旋律证明!他胜利了,《欢乐颂》的节拍证明!他告诉我们:不公的命运由你自己反抗,人生的挫折要你自己踏平!
来自大学的感动
今年,人们一直在流泪,如果说眼泪是一种财富,洪战辉就是一个富有的人。他是一名来自贫困山区的大学生,从上学那天起,他就一直在做一个梦,他梦想迈入那神圣的大学校园。然而,残酷的现实几乎将他的梦想揉碎:他要面对一切——父亲的疾病,家庭的贫困,还有弟妹的学费,这一切的一切,都压在他稚嫩的肩上。然而,“那些其实没什么。”洪战辉说了这句话。人们看到,为了养家,他四处奔波,上工地,入林场,为父买药;为了照顾弟妹,他省吃俭用,自己出题,教育幼小;为了学业,他挑灯夜战,刻苦钻研,全不顾眼镜压着鼻梁。他胜利了:他奇迹般地照顾了体弱的老父,关怀了幼小的弟妹,更圆了自己的夙梦。他告诉我们:不公的命运由你自己反抗,人生的挫折要你自己踏平!
穿过崎岖的山路,终会到达旷野;登上险峻的山岩,终会迎来曙光。人们啊,请记住:要等待风雨,因为,风雨后面,是最明亮的彩虹!

天下事不如意者常八九。人一生当中难免遭遇挫折,也难免有被人瞧不起的时候,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将来进入社会,“丑小鸭”式的境地并不少见。但是只要懂得珍惜生命的价值。矢志不渝。不轻言放弃,那么,总会有梦想成真。实现抱负的一天。
本书如万花筒一般。为我们展示了10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成功者乃至世界级明星由“丑小鸭”蜕变为“白天鹅”的真实故事。他们的名字今天听来如雷贯耳,但在少年时期,他们要么是屡教不改的调皮学生;要么是老师眼中的后进生:要么是因为贫穷过早失学而成为流浪在社会底层的草根一族… …他们在年少时并没有受到命运的青睐。但是他们最终却成为众人瞩目的明星和成功者,原因何在?
苦难是人间最好的大学,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逆境中充满自信地奋发进取。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不为人知晓的名人成功故事和行动榜样。不只是青少年读了能从中得到鼓舞,对成年人来说又何尝不是美丽诱人的枕边书呢 !
编辑推荐 :
如果你某一天有了“丑小鸭”的感觉,那么恭喜你,把你这种感觉化为强劲的动力吧!说不定,这种经历正是你一生的宝贵财富。
打开这本书,你会发现一长串闪闪发光的名字;你还会发现,这些名字所代表的某种成就,并不是老天爷恩赐的,而是脚踏实地一步步干出来的;你可能还会领悟出,没有谁天生就是“白天鹅”,绝大多数人都会有“丑小鸭”的经历,包括伟人。
这本书里就有很多这样美妙动人的真实故事。他们当中有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也有当代球星、影星、作家,导演和企业营销之神。故事传奇,文笔轻
第2个回答  2009-10-16
英国著名的威灵顿将军吃了败仗,落荒而逃。在一农舍的草堆上,见到一只在风雨中的蜘蛛不畏风雨,终于结了网。威灵顿深受激励,重整旗鼓,终于在滑铁卢战中打败了对手拿破仑。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17岁丧母,32岁失聪,接二连三的打击没有击倒他。他的主要创作竟大都作于失聪之后。牛顿,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便辍学在家。但一样成为人类光明的使者,成为自然界一些最重要规律的发现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