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平均容重怎么确定

如题所述

软弱下卧层验算

软弱下卧层验算 (GB 50007-2002)
子程序界面

技术条件
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计算设置
基础类型
可选择“矩形基础”、“条形基础”。
□自动计算 地基压力扩散角 θ
程序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02)(以下简称“地基规范”)表 5.2.7 计算地基压力扩散角 θ。
如果勾选“□自动计算 地基压力扩散角 θ”,当上层土压缩模量 Es1 与下层土压缩模量 Es2 的比值小于 3 时,超出地基规范表 5.2.7 给定范围。参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表 5.4.1,程序取压缩模量比 ES1/ES2=1,θ=4°(z/b=0.25)及 θ=12°(z/b=0.50),用于 1≤ES1/ES2<3 的情况下进行地基压力扩散角 θ 插值计算。
基础参数
基础底面长度 l
l———基础底面长度(mm)。
基础底面宽度 b
b———基础底面宽度(mm)。
基础根部高度 H
H———基础根部高度(mm)。
基础端部高度 h
h———基础端部高度(mm)。
基础砼的容重 γc
γc———基础 混凝土的容重(kN/m3)。
当不勾选“□自动计算基础自重、土重”时, 输入框为“基础自重、土重 Gk”。
基础自重、土重 Gk
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标准值(kN)。
当勾选“□自动计算基础自重、土重”时, 输入框为“基础砼的容重 γc”。
轴力标准值 Fk
F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力值(kN)。
地基参数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
fak———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当不勾选“□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 输入框为“修正后的特征值 faz”。
修正后的特征值 faz
fa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当不勾选“□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 输入框为“修正后的特征值 faz”。
承载力修正系数 ηd
ηd———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软弱下卧层土的类别查表 5.2.4 取值。
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γm
γm———软弱下卧层顶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kN/m3)。
软弱下卧层埋置深度 dz
dz———软弱下卧层埋置深度,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mm)。
基础埋置深度 d
d———基础埋置深度(mm)。
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第一层土层厚度 d1
d1———第一层土层厚度(mm)。
第一层土的重度 γ1
γ1———第一层土的重度(kN/m3)。
第二层土层厚度 d2
d2———第二层(持力层)土层厚度(mm)。
第二层土的重度 γ2
γ2———第二层(持力层)土的重度(kN/m3)。
上层土压缩模量 ES1
Es1———第二层(持力层)土的压缩模量(MPa)。
当不勾选“□自动计算 地基压力扩散角 θ”时,输入框为“地基压力扩散角 θ”。
地基压力扩散角 θ
θ———地基压力扩散线与垂直线的夹角(°)。
当勾选“□自动计算 地基压力扩散角 θ”时,输入框为“上层土压缩模量 ES1”。
下层土压缩模量 ES2
Es2———第三层(软弱下卧层)土的压缩模量(MPa)。
地下水位埋深 dw
dw———地下水位埋深(mm)。 当不考虑地下水时,输入“无地下水”。
程序规定“地下水位埋深 dw”应不小于“基础埋置深度 d”,当实际工程中若遇到 dw>d 的情形,“地下水位埋深 dw”可按 d 输入,并自行考虑水浮力影响下的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标准值 Gk。
相关页
工程名称 构件编号
图例
可以将鼠标移到相应图例上,使用右键进行复制,粘贴到子程序的计算结果中。 也可将鼠标移到下面相应图例上,使用右键进行复制,然后粘贴到子程序计算结果中。

软弱下卧层
Es2
3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