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白渡桥作为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它到底有哪些来历?

如题所述

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又称外婆桥,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中国的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同时也是自1856年以来在苏州河河口附近同样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桥梁。外白渡桥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位于黄浦公园西侧,架在中山东一路,东大名路之间的苏州河河段上。由于处于苏州河与黄浦江的交界处,因此成为连接黄浦与虹口的重要交通要道。现在的外白渡桥于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车。
外白渡桥是位于中国上海市区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口附近的一座铁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的桥梁,也是当今中国唯一留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式桥。该桥目前为钢架结构下承式桥,有两孔,全长106.7米,跨度52.16米,南向北单向车行道三根,共宽11.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6米,载重为20吨。由于其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外白渡桥成为上海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上海的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象征。1994年2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将外白渡桥列为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之一。在上海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城市里,外白渡桥仍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自1908年落成后,外白渡桥便是成为上海天际线的组成部分。
历史文化折叠编辑本段
今天的外白渡桥已经是第三代的了。百年记忆-外白渡桥
第一代威尔斯桥(1856年至1871年)折叠
1855年,苏州河上建于雍正年间的闸桥垮塌,交通问题更加尖锐。1856年由供职于怡和祥行的英国人威尔斯和宝顺祥行的韦韧、霍梅等20人(多为祥行经理或鸦片巨贩)凑资组起的“苏州河桥梁公司”(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以桥梁建造为主的公司)投资建造了第一代的外白渡桥,名为“威尔斯桥”,是座木桥。
第二代第二代外摆渡桥折叠
由于韦尔斯桥建设的初衷只是为了牟利。因此,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只负责过桥费的收取,而忽略最基本的桥梁维护。所以,不到6年时间,韦尔斯桥的木质桥基就开始腐烂,桥面出现倾斜。迫于工部局压力,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不得不筹划新桥的建设。继之,上海居民愤起抗争,粤人詹若愚就在今日的山西路口设置义渡,免费接送两岸过路华人,以示不屈。因市民不再付钱,乃称之为“白渡”。 租界工部局迫于众怒难犯,于1876年在威尔斯桥近侧造了木质浮桥,过桥免费。因其毗邻外滩公园,当年的英国人叫它“花园桥”(Garden Bridge) ,并在桥头立铜质纪念碑刻字记载(1949年后铜碑被毁),而百姓则直呼为“外摆渡桥”。 从此,这里过桥不再付费,而威尔斯桥则由工部局拆除。后来数十年,民间口误,读音成“外白渡桥”。于是,约定俗成地沿袭下来,到今天,这外白渡桥早已经不止是一座桥的名字。
第三代外白渡桥折叠
现存的外白渡桥为1907年建造。在20世纪初,随着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和客流的增加,原先的木桥已不敷使用,于是在1906年木桥被拆除。而新的桥梁建设被提上议程,工部局决议建造一座新的钢结构大桥用以容纳电车和汽车的通行。新桥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负责监造,同时所需钢材从英国进口。新的公园桥即今天的外白渡桥由位于新加坡的英商霍华斯·厄斯金有限公司负责设计,英格兰达勒姆郡达灵顿的英商克利夫兰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承建,该公司曾于上年建造过位于津巴布韦的横跨于赞比西河上的维多利亚瀑布大桥。新的外白渡桥于1906年8月4日正式开工,于翌年12月29日落成。1908年1月20日,工部局举行新桥通车礼。在通车之时,外白渡桥是当时上海最大的钢铁桥,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座钢桁梁,由于全身为钢材质,所以被媒体称为“中国最坚固的桥梁”。新落成的桥梁总长104.39米,车道宽11.2米,两侧各有2.9米的人行道。桥梁净高在河面涨潮时3.25米,退潮时5.57米,桥身总重约900吨。
政治经济折叠编辑本段
上海因河而兴,通江贯海,外白渡桥是上海市区连接沪东的重要通道,也把老上海金融与外贸运输两大支柱产业贯通一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1
外白渡桥的名字来历:
任何河流的上游称之为里,反而言之河流的下游则为外。在学者薛理勇的《外滩的历史和建筑》一书中有如下的表述:在一些情况下,汉语的内部和外部,指的是距离某一点的远或近的程度。这种用法至今仍旧可见于上海的一些地方,而外白渡桥即属于此类。因此更靠近上游的便称为里白渡桥,而位于河口的,便自然而然的称作为外白渡桥。
而之所以称之为白渡桥,是因为该桥建成后,凡是过河无需再支付过桥费,因此“白”渡。

外白渡桥的历史:
第一代外白渡桥建于1856年,名为“威尔斯桥”,是座木桥;
第二代桥:因其毗邻外滩公园,当年的英国人叫它“花园桥”(Garden Bridge) ,并在桥头立铜质纪念碑刻字记载(1949年后铜碑被毁),而百姓则直呼为“外摆渡桥”,即“外白渡桥”;

第三代桥:修建于光绪年间;
现在的外白渡桥于1908年1月20日落成通车。
第2个回答  2021-01-18

第3个回答  2019-10-11
关于桥名“外白渡桥”的来源至今仍存在着许多的争论,现今已知最早是由上海工部局在1873年对原先木桥的称呼。其中最为广泛认可的解释便是:“任何河流的上游称之为里,反而言之河流的下游则为外。”在学者薛理勇的《外滩的历史和建筑》一书中有如下的表述:在一些情况下,汉语的内部和外部,指的是距离某一点的远或近的程度。这种用法至今仍旧可见于上海的一些地方,而外白渡桥即属于此类。因此更靠近上游的便称为里白渡桥,而位于河口的,便自然而然的称作为外白渡桥。

而之所以称之为白渡桥,是因为该桥建成后,凡是过河无需再支付过桥费,因此是“白”渡。

闻名中外的外白渡桥处于苏州河下游河口,濒临黄浦江,是旧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如今,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风雨历史呢?

现今的外白渡桥,其实已经是第三代了。

第一代外白渡桥建于1856年,名为“威尔斯桥”,是座木桥。它是由供职于怡和洋行的英国人威尔斯和宝顺洋行的韦韧、霍梅等20人(多为洋行经理或鸦片巨贩)凑资组起的“苏州河桥梁公司”(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以桥梁建造为主的公司)投资建造的。桥长137.25米,宽7.015米,中间设活动桥面,船只驶过时须起吊。

第二代桥因其毗邻外滩公园,当年的英国人叫它“花园桥”(Garden Bridge) ,并在桥头立铜质纪念碑刻字记载(1949年后铜碑被毁),而百姓则直呼为“外摆渡桥”。 从此,这里过桥不再付费。而威尔斯桥则由工部局拆除。这也是第二代桥——“外白渡桥”的由来。 后来数十年,民间口误,读音成“外白渡桥”,于是,约定俗成地沿袭下来。再后来,历史走到今天,这其中的“涵括”早已经不止是一座桥的名字。

第三代桥
到了光绪年间,木桥几经补修,已不能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工部局决定另建新桥代替。筹建时曾有钢桥、木桥两种设计图纸与预算方案供工部局参考。两种桥梁宽度相同,设计要求都能承受一级城市桥梁通常能够承受的载重。其中,木桥使用寿命20年,造价8.3万两,每年维修费用按造价的4%计算为3320两。钢桥使用寿命50年,造价20万两,每年维修费按造价的0.35%计算为700两。工部局工程师兼测绘师查尔斯·梅恩认为虽然钢桥先期投资较大,但外白渡桥位置重要,日常交通量大,又需铺设复线电车轨道,建造钢桥可以得到长久的好处。同时英商电车公司表示愿意为钢桥改建费用捐助3500英镑。通过对拟建中的钢桥、木桥不同造价及按照复利年利率6%计算50年后所获款项的比较,工部局选择了钢结构桥,并刊登广告征求

新桥设计和承建招标书。在17份投标书中,最后由豪沃思·厄斯金公司(Howarth Erskine Ltd.)以1.7万英镑中标,并由英国达林顿市克利夫兰桥梁建筑公司制造钢件,威斯敏特市的帕利和比德公司代表工部局在英国监督加工制作。

光绪32年,打下第一根桩,第二年竣工。该桥上部结构为下承式简支铆接钢珩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桥台和混凝土空心薄板桥墩,两孔跨经组合各52.12米,梁底标高5.75米,桥面铺设电车轨道。这就是第三代外白渡桥。新桥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交付使用,晚于法国艾菲尔铁塔十一年。桥宽60英尺(其中车道36英尺,人行道24英尺),长171英尺,为当时技术最新的钢铁结构。工业革命的成果,科学技术的发展,铁架桥梁兴起于18世纪的英国,钢架桥梁兴起于19世纪的美国。白渡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桥梁,由当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有钢材料皆从英国进口,由英国工程技术人员完成整座桥梁的设计和架构。 类似的钢结构桥,在当时,除了上海,还有横跨天津海河的万国桥(今名解放桥),建于1902年,比外白渡桥的建成时间还要早5年,由天津法租界工部局主持修造,所以也叫“法国桥”。
第4个回答  2019-10-11
上海开埠之初,多少年来,吴淞江南北两岸的来往原来都只靠渡船,沿江从东到西,设有渡头若干,其最靠出口处者,叫作“ 外摆渡”。自从苏州河南北两岸先后划为英美租界以后,原先的几个摆渡口已远远不能适应租界殖民当局的需要,于是有一个名叫韦尔斯的英国人,出面组织“苏州河桥梁建筑公司”,约花费12000元,于1856年在外摆渡上建造了一座巨大的木桥,名字就叫“威尔司桥”。因该桥的位置在外摆渡,上海人都习惯地称之为“ 外摆渡桥”。
韦尔斯利用外摆渡桥,实实发了一笔大财。当时中国人过江只能从英国人韦尔斯建造 外摆渡桥过,且要比洋人多付过桥费。工部局眼看上海人民反对收取过桥税的呼声愈发高涨,终于1873年8月,在外摆渡桥西约数十米处建造了一座长约100多米,宽约12米的木桥,定名为“公园桥”,以同近旁的外滩公园呼应。公园桥于该年9月中旬开始正式通行,人们过桥从此不必再付钱,慢慢的人们就称之为“ 外白渡桥”(“白”为不付报酬之意), 它的本名却被人们忘却了。
同年10月,韦尔斯将外摆渡桥折价卖给工部局,不久即被拆除。1906年,工部局开始建造铁桥,第二年建成,并于年底举行通车典礼。其间, 外白渡桥木桥也被拆掉,由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座铁桥取而代之。原先 外白渡桥的称呼,让给了这座巍峨高大的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