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值得看的中国乡土气息电影?

如题所述

就目前来看,中国最负盛名的影片一般都是拍摄中国乡土气息的,《红高粱》,《活着》,《一个都不能少》等等。《红高粱》还一度获得不错的奖项。反而是一些拍摄其他题材的片子倒很不容易获奖。

那我接下来就推荐几部我看过的非常值得一看的乡土气息的片子。

一:《活着》

《活着》这部影片是张艺谋导演拍摄的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影片。翻拍自中国严肃作家余华的代表作品《活着》,讲述了福贵的坎坷一生的命运,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个人知识随波逐流的生存而已,福贵的逆来顺受的能力在这部影片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福贵是一个地主家庭的儿子,但福贵因为从小就一直活在生活条件富庶的地主家庭中,花钱大手大脚,一点不在乎,吃喝嫖赌样样都会,不过幸运的是他在这时娶了家珍,也许这个就把福贵一生的运气都花光了。他最终赌博把钱造光了,开始了福贵坎坷的一生。

福贵的父母亲相继死去,自己又被抓壮丁去打仗,后来侥幸回到家乡,女儿又变成了哑巴,以为终于开始了平静的生活,好景不长儿子又死了,往后周围的亲人一个个全都死光了。故事发展到这里简直进行不下去了,但是福贵还是一边伤心一边顽强的活着。

故事的最后,福贵养了一头牛,起名叫福贵,他俩在田地里继续耕地活着。这部作品平实的语言中却透露出巨大的坚韧,给人一种慰藉。

二:《斗牛》

《斗牛》是管虎导演拍摄的,由黄渤和闫妮共同出演,影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黄渤饰演一个农民给八路军养的一头奶牛的故事,并引出抗日战争的残忍血腥。

那个时候奶牛是非常珍贵的,于是在黄渤给八路军养牛的过程中,很多难民或者日本鬼子来抢奶牛。在影片的一开始,黄渤一个村子的所有人就都被日本鬼子给屠杀了,给影片加上了几分悲伤的气氛。

由闫妮扮演的九儿是一个寡妇,本来是有机会跟黄渤一起生活的,但残酷的战争哪里会给这些小人物一些生存的机会呢?泼辣,性子野的九儿就那么被残杀在村子里。

黄渤扮演的农民最后再一个山上养着那头牛,一直在等八路军来,好把奶牛还给八路军。这时候的黄渤蓬头丐面,看着像个野人,话都说不好了,只是傻笑,却无形中给人强大的压迫,我看的时候忍不住眼泪流下来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26

《孙子从美国来》是一部以皮影戏的传承保护为生活原型的电影,由曲江涛导演,罗京民和刘天佐主演,于2012年2月2日中国大陆上映。

影片讲述了布鲁克斯父母当作为志愿者赴西藏可可西里参加藏羚羊保护行动时,委托老杨头照顾小洋人布鲁克斯,期间老杨头和布鲁克斯在生活习惯、语言形式、行为思维以及文化观念等方面的相互排斥、对立,经过曲折的碰撞和相互之间的包容、接纳以及人性化的关爱,最终变对立为友情,老杨头和布鲁克斯成为老少朋友。

主人公华县皮影戏老艺人——杨老头,崇拜中国刘天佐传统文化中的孙悟空人物。另一主人公是美国的小男孩——布鲁克斯,则崇拜西洋文化中的蜘蛛侠。其中一条主线是,布鲁克斯父母当作为志愿者赴西藏可可西里参加藏羚羊保护行动时,委托老杨头照顾小洋人布鲁克斯,期间老杨头和布鲁克斯在生活习惯、语言形式、行为思维以及文化观念等方面的相互排斥、对立,经过曲折的碰撞和相互之间的包容、接纳以及关爱;另一条主线是,镇文化站站长请缨老杨头出阵,以师带徒传承保护华县皮影戏,因老杨头曾在“文革”中受过冲击,回避担当此任,经过站长的苦口婆心努力和生动的典型说教,老杨头最终接受了任务,办起了皮影戏和皮影雕刻艺术短训班。

亲情是没有国界的,爷孙的感情,爷爷对孙子的爱,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是一样的。这并不是一部讨巧的电影,虽然影片可以蕴含极其强大的人文精神,但拍起来还是非常有压力,因为在情感的处理上,回避便成鸡肋,而稍微一用力便容易煽情过度,但是《孙子从美国来》却恰到好处击中在狭窄的缝隙上,全篇泪点与笑点设置的非常精准。

而最关键的在于,这部乡土电影有着其他乡土电影所没有的特点,那就是他没有那些乡土电影常有的“脏”,不以外界做氛围,而是以内涵讲故事。
给孙子用改良版的肉夹馍做汉堡包;称布鲁克斯为布斯;怕孙子掉井里,特意在井盖上放了一块布斯搬不动的石头;生气时骂出了“dog—sun”;当布斯受伤时,爷爷挑灯又为他制作了蜘蛛侠的皮影。特别是剧中爷爷强忍着泪水的那一瞬间,轻易就点中了观众的泪穴。所以说,在温暖的情怀下,不论是文化,还是生活习惯,没有什么是不可跨越的。爷孙间的感情,令人感动,本片在有限的资金和框架下,较好的将亲情、幽默、文化传承等融会交织,没有大起大落的刺激,却又简单柔缓的平和,节奏上综合了爷爷的慢和孙子的快,沉静又活泼,是一部包裹着温暖和幸福的电影。

第2个回答  2017-06-26
        说起有关中国乡土气息的电影,我想起了跟多面前看的一部喜剧《举起手来》。这部电影由潘长江老师和郭达老师携手打造,讲述了一支日本的部队到一个小村庄去掠夺宝物——佛像。这部喜剧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一场反日斗争。不得不说一下,这部电影在河北省取材拍摄,里面除了用普通话,还加入了陕西话的元素,使听起来搞笑。里面村庄的建筑,还有用的大黄牛,不敢反抗的花姑娘都 能反映出当地的基本情况,那两个斗智斗勇的小孩也是,和大多数乡村的孩子一样,喜欢出来溜达,年纪小小的却是绝顶聪明。
         接下来的这部戏,名字叫做《笑破情网》,这部电影反映了农村一些随礼的不良习俗。这部剧讲述的是不管村里发生什么事,都要去收礼。最后由村长的老婆带头组成了一个团队挨家挨户地去收礼,这部戏也有浓厚的乡村气息,一般城市是要杜绝这种行为的,当官的要清廉。可是农村地方就不一样了。
        最后一部是《核桃树下》,故事的发生地是在南疆。讲述了一个小伙子的烦恼,一是他被父母逼着去相亲,二来其他的朋友已经搬去了城镇,他还在村子里守着那些卖不出去的老核桃。说明了一个社会现象就是在那个地方,或许很多人以卖核桃为生。


         这些电影的发生背景很多时候都会反映在当时当地的人的一种生活的状态,我们也许就会发现,农村的人是这样生活。或许有一些我们不能亲身体会,可是有时候这些电影能给我们一些客观地判断。
第3个回答  2017-06-26
中国的乡土电影我认为张艺谋是拍的最好的在乡土情怀的本身上进行艺术创作。真正的阐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张艺谋电影的色彩从来就没有失望过。色彩鲜艳对比明显强烈。但与背景和谐统一那种冲击的美感另人过目不忘,不仅在《我的父亲母亲》《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是《英雄》里那种色彩的艺术简直运用到了极致。
1.《我的父亲母亲》中张艺谋那扑面而来的乡土情怀中,将本自平凡的爱情故事,变的浪漫抒情,而对色彩的善用,不仅在形式上形成了现代与过往鲜明的反差,更将自然化作了其唯美的基色。在现实与回忆的交叉中讲述了一个具有东方特色乡村爱情亲情故事。亮点:追爱寻爱等爱过程的写实展示,女主角自然清新的演技,绝妙的色彩运用,三宝老师的音乐……愿每个人都可以从该片中感受到为爱付出的勇气,执着追求的毅力,不离不弃的信念风唱歌:没有浪漫的传说,鸟儿飞过,你会不会选择我···不要对别人轻易许诺因为很多话只有听的人会记得……“就这样开始我们的故事;你从此是我的:如果时光能够回转到从前。我记得最美好的一幕是章子怡在家里门口等男主,那时的粉红棉袄和纯美的笑容让我永生难忘。
第4个回答  2017-06-26
      具有中国乡土气息的电影,我首推《一个都不能少》,这也是我家里仅存的一张光碟。我小的时候,爸妈专门放给我看,我那时候就被电影中的剧情和淳朴的乡土气息所感动了。这是1997年张艺谋作为导演拍摄的一部电影,也是翻拍书籍《天上有个太阳》。所讲述的是水泉小学唯一的老师高老师因为家中有事,不得不暂时请假回家。村长不得不从隔壁的村子找来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魏敏芝来代替高老师上课。高老师觉得她年纪小,可是无奈找人不容易,只好嘱咐魏敏之每天给他们抄课文,准确点清人数,一个都不能少。原本30多个学生,因为家里负担不起,所以只剩下了26个。
学生都觉得这个老师太年轻了,没有老师的样子便开始欺负她,整个教室都乱哄哄的。张慧科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可是家里穷,母亲又病卧在床,所以他不得不到城里打工挣钱。魏敏芝得知情况后,呼吁同学一起凑钱去找他回来。
魏敏芝到达城里后,历经辛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找到了张慧科,而且这些山区的孩子得到了社会的很大关注。
最让我感动的是,正如片名中所说的一个都不能少,女老师一个人前往省城找到小男孩,途中自己饿了就随便找点吃的,渴了就喝别人留下的水。只为了找到那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