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昏君

如题所述

>

  9、南宋高宗赵构
  宋高宗赵构(1107.6.21—1187.11.9),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母显仁皇后韦氏,年号建炎、绍兴,在位35年。

  他在位时,迫于形势起用岳飞、韩世忠等大将抗金,但大部分时间仍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后来甚至除掉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于皇太子赵眘,被尊为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卒,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一,谥号曰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加谥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十一年(1141年),赵构解除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向金表示坚决议和的决心。不久,他与秦桧制造岳飞父子谋反冤案,以“莫须有”的罪名加以杀害,遂同金朝签定了屈辱投降的绍兴和议,向金称臣纳贡,以换取金承认自己在淮河、大散关以南地区的统治权。十一月和议签定后,按金朝规定,秦桧事实上成了终身宰相,宋高宗虽对他日益猜忌,却仍纵容他专权跋扈,对主张抗战的臣僚加以排斥和打击。即使在秦桧死后,宋高宗仍委任投降派万俟卨、汤思退等奸佞小人掌政,坚守对金和议条款,每年除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外,送给金统治者贺正旦、生辰等的礼物也“以巨万计”,只要金朝统治者索取玩好,宋高宗立即下令搜访送去。

  将赵构列为昏君行列是因为他不仅杀害了被历代视为英雄忠臣形象的抗金名将岳飞,更因为他敢于忘记国耻家仇,在抗经形势大好、复国在望之际,甘当金狗的“儿皇帝”。他不仅命令停止收复失地的活动,打击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宗泽,而且还与俘获自己父兄的金国签订了屈辱的条约,葬送了好好的抗金前景,留下了千载骂名

  10、明崇祯皇帝朱由检
  明思宗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汉族,大明第十七位皇帝,亦是明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母为淑女刘氏。

  天启二年(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登基,改元崇祯(1628年—1644年),后世称为崇祯帝。

  崇祯帝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无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将朱由检列为昏君行列多少有些委屈他。其实,崇祯皇帝在位时期还是希望有所作为的。他开始时重用抵抗后金的名将袁崇焕、洪承畴,罢黜投降派;铲除阉党,重用东林党。使得国家的局势开始好转,特别是袁崇焕多次在辽锦一代击败后金,并间接除掉了努尔哈赤,使得中原人心大快。

  但此时的中原已是千疮百孔、狼烟四起。李自成、张献忠的义军越来越壮大,使得明朝军队疲于奔命,屡战屡败;为筹集围剿义军的“剿银”和抵抗后金的“辽饷”,明政府在民间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更激起一波又一波的起义浪潮。可以说,内忧外患使得明政府到了崩溃的境地。

  而崇祯皇帝的刚愎自用更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他不仅拒绝听从“攘外必先安内”的建议,顽固坚持镇压义军,而且还对袁崇焕等人的抗金运动多所掣肘。最后,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离间之计,将抗金大将袁崇焕凌迟除掉于北京,自毁长城。真是愚蠢至极!

  审判的日子终于到了。1644年,李闯王率领的大顺军攻击北京城,推翻了明朝的统治。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在煤山自缢而死,临死前还除掉了皇后等人陪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13
夏桀、商纣、周幽王、蜀后主刘禅、西晋惠帝司马衷(何不食肉糜)、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南朝陈后主陈叔宝、隋炀帝杨广、南宋高宗赵构、明崇祯皇帝朱由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