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部首分篇梳理第五(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说文解字》部首分篇梳理第五(上)

该篇分篇主旨大致为“中”,空间之中心。中空属性大致也归类该篇。因此,《说文》第四的末一部「角」宜作为该篇首部,以承上启下。而「竹」宜为篇眼。

其构形演变如下:

典型的象形字,以其演变看,现行写法其实不大合符字理,最佳构形或许像隶书楷书那样:

「竹」字甲金文和篆文某种程度算是异体:

甲金文「竹」构形为带叶子的竹枝,象形

篆文开始,「竹」字构形由两个竹竿和点缀其上的竹叶构成,这种构形,大概源于图画或者盆栽

「竹」字的两种构形,其实取自竹子的不同位置形态。这种转变,表明竹子在篆文造字者眼中变成一种观赏性的存在,所以取其整体特点。

从构形(及后世使用)看,「箕」字是「其」的分化字(说文合并了两者),因为「其」的引申义(指示代词)在使用中取代了工具簸箕的本义,所以簸箕以「箕」表示:

其甲骨文构形源于实物簸箕:

之所以后来加构件「丌」,估计因为竹制品贴地放置容易腐坏,所以金属工具普及后,正常情况下都造个搁置台离地放置簸箕。

「丌」实为「案」之异体,现为「几」兼并:

所部常用字「典」与「奠」之篆文皆从“案几”得义。

唯独「畀」字至篆文都并非以“案几”(或《说文》认为的下基)含义而得义。

篆文之前的「畀」字,应该都是「矢」的分化字,表示响箭。

「左」为佐之初文,隶书之前与甲骨文「」其实算两个字:

不过,隶书「佐」被官方认可后,等于说「左」的构形含义被「佐」替代,「左」就等于「」了。

以我的理解,「工」、「巨」、「矩」、「巫」三字,很可能皆源于古巫(甲骨文「巫」),中期的甲骨文「巫」透露了这种可能:

古巫分化出「矩」与「巫」两种职业,对应两种职业工具(技能)「巨」与「工」,篆文「工」兼并甲骨文「工」:

墨家矩子则是职业「矩」的领导者(至强者),后来因为墨家隐晦而消失,类似于大巫之地位。

而「工」的精通含义,更多的源于「巫」者精通天地之变的属性。否则,光就规、矩之工具的使用,只能引申工整含义。

该部相关字有「塞」与「展」:

由两字的含义反推「㠭」部的含义,大体为堆放整齐。隶变后,「塞」字之「㠭」部变成「井」,「展」字之「㠭」部变成「廾」。

「井」之构形为每层井壁构件紧密互抵(在塞中表示紧密)。而「展」字之构件「廾」(楷书),与另一构件「衣」合并,表示折叠好的衣服。「展」字构形表示将折叠好的衣服穿到身上。

因此「㠭」部已被废弃。

「巫」字在第一篇解析「二」字的时候曾经提到。当时主要提了下其构形不该从「工」,主要因为其合并了工具之含义,使得「巫」字的构件「工」所表示的沟通天地之含义容易被混淆、误解。   

「巫」很可能是母系社会的部落首领,在那个历史时期里,女性比男性 不单在采集食物方面有优势,在无逻辑的记忆方面,更是适合那个蒙昧的时代。

那个部落生存的最大威胁还是自然存在的时代,稍微吃错点什么,很可能就是致命的举动。而女性的细心与比男性强大机械记忆能力,让在在那个时代更容易成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全知”存在。此外,在面对无法根据经验判断的时候,女性的所谓“第六感”很多时候能发挥“预见”能力(其实是种模糊逻辑),当然,其中有一定的生物基础,因为女性阴气重,相对男性抵抗力弱的同时,某种程度上加强了感官的敏感度。

所以在那个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女性比男性更适合当部落的首领。而「巫」的发音与「母」接近(粤语中是一致),或许正是「巫」为母系社会部落首领在发音上留下的烙印(这也符合母系部落源于最初的母系家族)。

前面「工」字的演变,其实也是「巫」的演变史:

关于「巫」,我最早曾在解析天干「癸」中提及,参看 天干地支在古代的真实含义 。

当时重点分析「癸」的构形所表达的聚拢含义,至于「巫」则是有限(四边的横与竖,都取的“一”字切断之构形含义)的发散。这种发散,可以是平面四方,但更可能是表达上下之天文地理和古今之前尘后事。

结合「巫」为母系部落首领的分析看,「巫」的最初构形:

其含义为天文地理、古往今来无所不知。最初很可能以此指代母系社会的部落首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部落日益强大,部落的最大敌人从最初的自然威胁,变成了同类的其他部落。

当部落征战的加剧,代表武力的「王」取代「巫」成为部落首领,「巫」成为王权的附庸,而被征服的部落的「巫」更是丧失了存在的意义。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所谓“绝地天通”,其关键是“天地相分,人神不扰”,其本质就是,「王」就是“神”在地上的代言者,所以部落众人只需听命于「王」。

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古巫的各种职能被新出现的社会角色取代:关乎社会秩序的,被「帝」(众王之王)及其政府组织所接手;关乎日常生产的,有百工;而关乎历史传承的,史书完成的更完美。所以,进入帝国(奴隶)时代之后,巫的职能,仅剩关于未知与未来的解读。因此,后期的甲骨文“巫”更像是两个“工”字相交(此时为巫具相交):

而篆文“巫”字对之前的构形而言,可说是完全的异体字了。《说文》认为“巫”从“工”,虽然也勉强说得通,但从战国文字看:

简帛文字“巫”明显与“工”无关,反而从“二(古文‘上’)”。因此,我认为篆文“巫”从“二”,表达以舞降神,巫舞以通天彻地,从“二”从“丨”从两“人”。其构形精确的表达进入帝国时代后,巫师所保留的核心社会职能。

「甘」字构形原理与「曰」一致:

皆从口从短横(指物),两字的金文构形更清晰。

「甘」为口中有物,当为「含」的初文。中医所谓五味(酸、苦、甘、辛、咸),置于口中,最久者当数甘甜之物。久之,另造「含」表示「甘」之最初含义。

「曰」为口中有物出,所出者,最多乃语言。

见上

本属《说文》第四,然据鼻位于五官之中而指本人之含义,宜该隶该篇。

本属《说文》第四,然据中空、通气于肺之含义,宜该隶该篇。

「乃」,象形,「奶」之初文,尖端侧视:

该部并非独体字,篆文中相关字不少,但保持演变一致性的不多,完全一致的大概只有「兮」与「考」:

此外「乎」与「宁(宁)」,至篆文保持一致:

对比以上四个字,「丂」之构形,最可能的是表示拐杖。是「考」作为汉字构件的省写,表达的含义与「考」同。换句话说,「老」和「丂」都是「考」的分化字,所不同的是,「老」独立使用,「丂」仅作为构件。而「考」由年老经历的时间考验多,引申“考验、测验”的含义,基本取代构形本义成为「考」的常用本义。

此外,「兮」、「亏」乃至「号」可能都是金文「考」的分化:

更有甚者,「兮」都可能甲骨文「考」的分化: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该部归于本篇也算合适。

「可」字演变如下:

其甲骨文很可能从「乃」:

从乃到从丂最后从丁。

见「丂」

见「丂」

见「丂」

「旨」字演变如下:

初从口,后从甘,最后定型从曰。

对应含义从可口(无毒),到美食(味之甘者),再到要言(言语之关键)

「喜」,构形为闻鼓而笑,本为「笑」之异体,后来引申义“中意”使用更频繁,另造「笑」表示其构形本义。

名词鼓之初文,其演变参见「鼓」之左部构件。

动词鼓。使用中,基本已不作为汉字构件,仅作为独体字。

「岂(岂)」为「壴」的分化字很明显,只是造字最初之上部构件不大好确定。我认为可能是「羽」的省写(反写,如甲骨文),

也可能是「旗」的省写:

从「气」发音与「旗」相近看,「旗」省的可能性更大。但为无论是「旗」省还是「羽」省,「岂」为军鼓基本上是可以肯定了。

之所以如此,因为当时民间喜庆也开始普及使用鼓。为了表示军鼓(军乐),所以分化出「岂」字,进而有「凯(凯)」字。

而「岂」之所以引申表示反诘,估计源于倒装句。如“~敢”,“~堪”,“~可”。但其根本,还是「岂」字表示军鼓的特殊性。

象形(一般解为肉食器),「壴」与之形近,两者以上部饰笔区分。

该部甲骨文上部从牛从两玉,下为无盖之豆:

以祭品表示祭礼。是「礼」之初文。

篆文「豊」与「丰」为甲骨文「豊」的分化字,其构件「牛」分化为「凵」与「山」。西周早期金文中,两字还非常相似:

西周后期,小诸侯实力衰落,其祭品中,三牲祭品都负担不起。所以,「豊」之上部形变为从「凵」。

而强大的诸侯反之,三牲不足以显示其祭品之丰盛,所以其上部构件形变为山,以彰显其祭品之丰盛。

特定历史时期(大致战国时代)的某种特定「豆」类物品,以虎头为装饰。

虎头,「虎」字上部构件:

象形,参看「虍」部。

废?

初为高脚盛器,后指一般容器。

「凵」,音kan,一般认为古同“坎”。我认为该部与后世的「凹」含义相似,可直接看成作为构件的「凹」。

「去」字初从口,而篆文从凵。构形改变的原因,估计为避免将「去」误解为大口。

「大」字,是人张开手臂,可以是正面,也可以从背部看。「去」的上部,其实全都该理解为人之背影。

篆文「去」之构形可能还是不太好理解(又或者容易误会),所以隶变后出现近似我们现在看到的构形(同时还有其他异体)。

「去」字定型为从土从厶,我认为内中其实蕴含深意,并非讹变。关键在构件「厶」的理解,「厶」其实是「以」的分化字:

所以,楷书「去」下部该理解为「以」省。

而其中深意,大致如下:我们的先人大都安土重迁,是以,很多人若离开故乡,迁居到别处,都要带上一撮土,据说可以避邪免灾,祛除百病。这种习俗大概源于农事。农人移栽花草树木时,须带着“姥娘土”一起移走,方可成活发旺。

「去」字的隶变时虽已经出现从土从厶的构形,但大概到楷书繁荣时,「去」字的异体才逐渐消失。因为唐代科举之后,文人群体大都寒门出身,荣华富贵后,大都迁出故乡,所以「去」字的楷变(异体消失)很自然就能够发生。

因此,「去」的构形本义,其实一直是离去、远离。典型的成语如:去国怀乡,恋栈不去。

至于后来「去」更多的表示“前往”的意思,大概是“去向”或“向x去”省略掉“向”。

「血」从皿,大约源于滴血为盟的仪式。两字的甲骨文大致能印证这种可能:

该部(篆文构形)大致为「主」的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