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郭敬明~

我想听各位对郭敬明以及他作品的评价~
个人觉得他的许多作品确实写得很好,特别是<幻城>,但他似乎写的都是比较悲伤的结局~虽然很感动人~
我想听各位对他全方位的评价,包括他的任何一部或几部作品的评价.以及对他的出音乐小说,<岛>系列的看法、曾传出抄袭与笔下人物傅小司似乎存在联系?^……等等等等……
可以选择性的谈谈,希望有比较详细或比较有见解的回答。
希望有个人对他独特的见解,而不是照搬照套,在这里特别强调"个人”"独特”"见解”!!!
不是他的成长史或采访,我有另一个提问可以回答这些,请到那去回答~不用在这里复制!

郭敬明是继韩寒之后最当红的超人气少年作家,并大有超过韩寒之态势。他的最新长篇《梦里花落知多少》首印数高达30万册,于今年11月出版,很快便被指控“抄袭”。京城一家报纸报道援引庄羽的话说,郭敬明的新作和她的作品《圈里圈外》至少有五个情节雷同,其他情节基本上都出自自己的作品,核心内容完全抄袭了她的作品。庄羽的《圈里圈外》写于去年8月份,今年1月出版。

面对庄羽的指责,郭敬明表示之前他看过《圈里圈外》,但坚决否认“抄袭”之说。庄羽告诉本刊记者,她近期将在北京正式起诉,被告为郭敬明和春风文艺出版社。她说打官司的动机非常简单,只要被告承认抄袭,公开赔礼道歉。当记者问及她对这场可能的官司有多大信心时,她说:“我个人认为郭是抄了我的作品,我也相信法律会支持作者维护自己的权益。郭自己说他不怕打官司,因为法律不保护情节上的抄袭。不可否认法律是有一些薄弱的环节,但如果通过这件事能引起法律界的重视,不管输赢,都是一件好事。”

郭敬明“疑似抄袭”案战火升级

春风文艺社指斥《圈里圈外》作者庄羽涉嫌炒作

12月8日下午3点左右,记者如期收到春风文艺出版社编辑时祥选的一封邮件(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由春风文艺11月出版,责任编辑为时祥选),该邮件的内容是一篇题为《在名气和名誉之间》的未署名文章。据时祥选说,这篇类似声明的文章,是春风文艺出版社对“庄羽指控郭敬明抄袭”一事的严肃回应,时祥选同时表明这篇文章可以在本刊发表。12月9日上午11点左右,记者发现此声明被网名为“吕洞宾2003”的人转贴在网上,而“吕洞宾2003”可能就是时祥选本人。

12月9日中午庄羽本人也在网上看到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在谴责“部分媒体的报道也多有不实之词,有意无意地歪曲作者和出版社相关人员的言论,有失公允”的同时,将矛头直接庄羽,文章说“近来,‘郭敬明涉嫌抄袭’一事逐渐成为部分媒体关注的焦点。部分媒体报道此事的初衷耐人寻味,普通读者想知道事情的内幕可不是那么简单,他们只能从媒体的报道中知道有人出来控诉郭敬明抄了自己的作品。这个事件中的两个当事人一个是记者,虽然没有太大名气但有众多在媒体工作的朋友;一个是学生,名气不小但涉世不深胸无城府,他们的名字因为‘抄袭’而并列出现在报端。”文章又借用网友的话说:“说到抄袭之诉,我以一个法律大三学生的身份告诉大家:庄一定会输,且庄也必定一早知道这个答案。用我们专业一点的眼光来看,就一炒作……某些人的用心不用多说了吧。”在这篇长达三千字的文章中,只有寥寥二百多字正面针对此次事件的核心问题,那就是郭敬明到底抄了没有?文章称“郭敬明的记忆能力和模仿能力都很强,语言上有些雷同应该是正常的事,但据此说抄袭,恐怕有些过了。郭敬明不会那么傻,他也没必要去抄。”春风社给出的理由竟是洋洋自得的销售业绩:“2003年,郭敬明已经出版的三本书的总销量在100万册左右,刚刚上市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个月销售60万册,创造了又一个奇迹。但这并不能说明他就没有值得检讨的地方,今年刚满20岁,还在上海大学念二年级的他,有天分,但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他能尽快成熟起来,不管是在创作上还是在其他方面。”

文章曲折地表达出春风文艺的态度,那就是庄羽正在别有用心地利用自己在媒体的关系、郭敬明的名气和这场官司来炒作自己。

庄羽:我将保留对春风社起诉的权利

12月9日下午4点,记者就春风文艺社这篇题为《在名气和名誉之间》的声明采访了庄羽。庄羽说:对于春风文艺发出这份通稿的意图,我不太明白,他们的用意也实在令人怀疑。难道春风文艺是不能容忍我的作品被他们的作者抄袭这样一个事实在大众面前公开,而发出这个新闻通稿的吗?他们会给出版界和众多的作者留下一个笑料。庄羽表示这篇文章有许多不实之处,甚至已经涉嫌诽谤,她将保留上诉的权利。针对文章中的一一举证,庄羽一一给予驳斥。

庄羽还表示说郭敬明已经提出要跟她谈谈,但被自己拒绝,为给自己的创作一个交代,她一定会寻求法律手段讨回公道。记者随后采访了郭敬明,报道称郭敬明显得非常坦诚,承认自己看过庄羽的作品,受到了启发和影响,但不认为自己是剽窃。

——《在名气和名誉之间》

庄羽:记者确实是这么说的。记者要我的电话号码,据记者转述说郭敬明想和我谈一谈。

春风社随后向相关媒体求证,了解到新浪“读书频道”的报道是庄羽打电话给他们,他们根据电话内容整理而成。还有两家媒体的记者称是领导安排自己做的文章。有位记者在找不到郭敬明的情况下,把电话打到春风社,说自己是庄羽的朋友,还说郭敬明是不是写不出东西了,怎么老抄别人的呀。有了这样“先入为主”的印象,记者如何能保持公正,媒体又如何能保持公信力?春风社对有的媒体不负责任的做法提出异议,说如果人家以后不起诉,你怎么办呢?做报道的记者竟然轻松表示:那没啥呀!

——《在名气和名誉之间》

庄羽:当时是新浪跟我要一个书面的材料,是那位记者主动给我打的电话。文章中提到的那位把电话打到春风社的记者是谁,我不知道。我可以特别负责任地说,对每位采访过我的记者,我都希望他们能够在有时间的时候,看一看这两本书,新闻报道最重要的是讲究一个公正性。作过报道的媒体,基本都是记者主动和我联系的,我全都不认识他们。

在此前后,还有成都、武汉等地的记者打电话到春风社,称收到电子邮件或别的材料,希望他们能报道此事。而庄羽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现在找自己的记者太多,都快把她的手机打爆了。

——《在名气和名誉之间》

庄羽:我不知道是哪家媒体这么说的,而且我从来没说过“都快把手机打爆了”这样的话。我的电话一般只有朋友和家人知道,直到现在也很少有陌生人给我打电话,这根本是谣言。我希望春风知名度这么高的出版社,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有根据。

12月6日出版的《上海新书报》发表题为《郭敬明被疑偷“斧”》的报道。这一次庄羽在解释自己起诉的动机时说:“一方面我是要对得起自己创作的艰辛,另一方面是为了挽救郭敬明,因为《梦里花落知多少》在《萌芽》杂志上有转载,影响很大。”

——《在名气和名誉之间》

庄羽:上海的媒体,我只接受过上海《青年报》的采访。我从没有接受过《上海新书报》的采访。我从未说过要挽救谁,我也没有义务挽救谁。我打官司只是要维护自己的权益。

我们不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听说几个月前,庄羽曾经找到榕树下的一位编辑,想出版自己的那本书,被拒绝了。近日她又通过关系找到这位编辑,希望重出那本书,还说这本书现在已经炒得挺火了,你不出还有别人争着出呢。我们是该信其有还是信其无呢?

——《在名气和名誉之间》

庄羽:这整个是在恶意地造谣和诽谤!这件事完全是子虚乌有,我从来没找过榕树下的编辑。按照春风文艺的话,我有多少关系啊?关于《圈里圈外》,以前就是出版社直接找我的,我从未主动找过出版社。春风既说我有媒体的关系,又说我有出版社的关系,如果我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那我不用打工挣钱了,我靠关系就可以做所有的事了。一个著名出版社对大众散布这些子虚乌有的谣言,是很令人不齿的。真不知道他们居心何在。他们散布的这些谣言,已经严重地侵害了我的名誉权,我保留对他们起诉的权利。《梦里花落知多少》是模仿之作,

《萌芽》杂志编辑如是说

针对似乎正在升级的郭敬明“涉嫌抄袭”案,12月8日下午记者电话采访了和此事有关的《萌芽》主编赵长天和负责连载《梦里花落知多少》的《萌芽》编辑胡玮莳。《梦》从2003年5月份开始在上海的《萌芽》杂志连载。据《上海电视》周刊报道:《萌芽》掌门人赵长天说他看完之后基本放了心,“借鉴或受影响的可能性是有的,抄袭则不存在。”

然而,赵长天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他不认为郭是“抄袭”,但对这种“模仿”行为他也不持赞成态度。相对于春风文艺的强硬姿态,《萌芽》杂志表现出了更多的理智和良知。

赵长天(《萌芽》主编):

我没有特别仔细地看《梦里花落知多少》和《圈里圈外》,看得比较粗略。但我觉得郭敬明是受到了《圈》的影响,包括人物设置、作品语言等等,都能看到《圈》的影子。郭敬明《梦》里的人物是学生,但他们的生活却完全是成人的和社会化的,很不典型,有点生硬。有些模仿是很可能的,再说“模仿”和“抄袭”的界限很模糊,而且在《梦》里还是能看到郭自己的语言和叙述特点。这种借鉴和模仿在文学史上的例子太多了,特别是对于一个年轻作者来说,他的经历很有限,模仿也是可以理解的。这里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下意识地模仿,郭敬明可能看到某些作品,比较喜欢,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会不自觉地用到别人的东西,因为他还不是一个成熟的作者,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刻意和故意地模仿,这是我们要坚决反对的。

我担心的是,也是我想对郭敬明和其他年轻作者说的话,千万不要把“模仿”作为创作的捷径,将别人的作品改头换面,投机取巧,这绝对不是长久之计,我们不鼓励这样的作品出现。我希望郭在以后的创作中要避免“模仿”,能够真正走出自己的一条路,能够多写一些原创性的作品出来。但是,我们对年轻作者要爱护,所以现在不能对郭敬明下一个“抄袭”的结论,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我只能说到这儿。

胡玮莳(《萌芽》编辑):

《梦里花落知多少》有比较明显的模仿痕迹,但还不能构成抄袭,当然这是我的个人看法。我学过著作权法的内容,不过法律上对文学作品的“抄袭”和“模仿”的界定我承认没弄明白。

据我对郭敬明的了解,他非常聪明,模仿能力很强。从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其他作品的影子,这是因为他的创作最早是在网络上交流的,所以带有网络文学快餐化的特征,而且在那里写作与金钱没有关联,自然也不存在侵权不侵权的问题。《幻城》可能就是如此,说没有受到日本漫画的影响是不可能的。我想像作者通常是受到其他作品的启发而萌生了创作一部作品的念头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情况应该也可以照此推断,但是写作过程中作者倾注了自己极大的感情和热情,这是郭敬明作品最鲜明的特点,也是他受到少男少女追捧的关键。

说到《梦里花落知多少》,从今年5月份在《萌芽》杂志上连载,到12月份结束;郭的这本书是和春风文艺签约的,所有的商业利润都和《萌芽》无关。对于《梦里花落知多少》引起的争议,我个人的看法是,语言是拿来的,因为郭敬明是四川人,在上海读书,不可能说地道的北京话;其他如很多人指出的,部分情节和人物特点、身份与《圈里圈外》有类似之处,比如说《梦》里的“火柴”,是一个小鸡头,说话风格也很像《圈》里的小鸡头“奔奔”,郭敬明本人对这种妓女的生活应该是不熟悉的;还有《梦》里女主角林岚和她母亲的关系,也让人想起《圈》里的女主角和她母亲等等,我觉得的确存在雷同。

我还听到有人说《梦》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与《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电影海报也如出一辙,我去查过,也只能说受到了影响。年轻人喜欢模仿这是正常的,但可贵的还是创造性,老实说我认为《梦》的故事编得并不好,明显脱离现实,结尾也过于随意了。但是我要强调的是,《梦》最基本的核心和《圈》完全不一样。《梦》不是靠故事取胜,而是靠里面的人物情感打动了很多读者,这是郭敬明作品的亮点。郭敬明一向走的是情感线路,他在这方面是有才华的,能得到许多同龄人的共鸣,这是郭敬明特有的东西。

郭敬明周围有很多FANS,他们多数聚集在郭敬明自己的论坛上,我去看过,那里的气氛非常不健康,他们的情感和语言在我这个成年人看来十分做作,他们把成人世界想像得非常黑暗,而固执地认为只有孩子是天真纯洁的,所以都不愿长大,可是我看到的恰恰是把孩子当成任性及不负责任的借口!而且过多的吹捧,对郭敬明的为人和创作都是不利的!作为一个青少年文学杂志编辑,我希望他能沉下心来,积淀自己的东西,不要太急功近利商业化;多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至于他是否构成“抄袭”,这最后还是要由法律来决定,我说了也不算。

《圈里圈外》作者庄羽曾将两本书送给北大中文系教授曹文轩,请他以专家的身份做出一份鉴定。曹文轩曾为郭敬明今年初热卖的《幻城》写过序言,对郭大加赞扬。此后《幻城》一度被传涉嫌抄袭了日本著名漫画作品《圣传》。12月9日上午,记者电话采访了刚从浙江出差回来的曹文轩教授。

曹文轩:我最近特别忙,有很多事,让我鉴定的还不止庄羽这一件事,新闻出版署也找过我鉴定木子美的《遗情书》。所以我还没来得及细看这两本书,我现在不可能对这件事下一个结论,因为涉及到双方当事人的名誉,我做出判断要非常非常慎重;我也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我大致的感觉是,郭的《梦》在叙述语调上和庄的《圈》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对于某些人说庄羽利用这次事件炒作自己,我可以明确表明我的态度,我不认为庄羽告郭敬明是在炒作自己,她说出自己的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郭敬明态度强硬

12月3日,郭敬明给春风社发来声明,授权春风社向外发布,并称自己近期不再接受媒体采访。郭敬明的声明如下:

我并不认为自己抄袭了谁的小说。我尊重别人的权利,希望把事情交由法律途径解决。在没有结果之前就到处发布不负责的言论,请考虑后果。我希望媒体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不要做歪曲和失实的报道。我不希望炒作事件发生在我身上。

郭敬明2003年12月3日

记者于12月3日发电邮给郭敬明,询问他对此次事件的态度,果然遭到拒绝。然而郭敬明曾分别于11月底和12月初在他的网上老家发表声明,他在一篇名为“关于最近的种种种种”的帖子中说道:“首先呢是最近关于传的很是沸沸扬扬的所谓的我的抄袭事件,一开始我还是真的郁闷了一下,我第一个反映是‘搞什么飞机啊’,从我出幻城开始就有人说我抄袭,出一本说一本,我算是比较郁闷的。”

他接着写道:“再来,那个女人还指责我,说,里面我写过挥舞着鸡爪子!他也写了,所以他抄袭我的!然而,我们亲爱的年轻一代的孩子,我们是从多早以前就在网上把我们的前肢说成是爪子了啊!再来,她说,我小说里有两个人同居被长辈发现了,他小说里也有!他抄我的!阿弥陀佛,你先把台湾香港的肥皂剧全部告了再来告我吧。还有什么我记不得了,懒得说了。有个关系和我很好的记者跟我讲,哎,你还不明白吗?这就是炒X。我也对外界说了,她起诉我抄袭的同时我就会起诉她诽谤,只是我不会在没行动(或者明知道自己不会行动)之前就放出话说我要告某某某拉。我问过律师,律师说,别说没抄她情节,就算抄了,又怎么样,情节在法律上是不受保护的!除非是整段整段而且大篇幅的抄原文,这才够得上抄袭!我想她在告我之前应该先问问律师吧,如果问了之后她还要这么说要告我的话……事实是她一直没叫法院给我下传票,那她得到的是什么呢?各位都聪明,自己去想吧。上帝保佑法院给我早点下传票吧。” 郭敬明这个网上老家叫“刻下来的幸福时光”,里面有他众多的铁杆FANS,或称“粉丝”,也就是崇拜者。其中以年少的异性居多,有些女孩对郭的崇拜甚至到了要“以身相许”的地步。郭在这里的网名叫“第四维”,有一个亲热的昵称“小四”。在这个私人化的论坛里,凡是小四说的都是对的;小四是不可能抄的;小四就算抄了,也永远支持小四。这个名叫“刻下来的幸福时光”的论坛,似乎更多的充满了郭式的“忧伤”和“心疼”,而这里弥漫的个人崇拜和集体狂热的情绪令人担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5-11-16
自由成长,文心飞扬

郭敬明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母亲邹慧兰是当地一家银行的工作人员,父亲郭建伟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

儿时的郭敬明便十分懂事和喜欢读书,针对他对读书的兴趣,母亲邹慧兰经常都给郭敬明购置一些益智方面的幼儿图书,有时还亲自给儿子详细指导和讲解。每次在母亲讲解时,郭敬明都听得十分认真,并且还不停地问这问那,邹慧兰便不厌其烦地给儿子讲解。

郭敬明的记忆力特好,有的故事,母亲讲一遍他便完全能够背诵,郭敬明在陌生人面前胆识也大,从不腼腆,每每有叔叔阿姨到家来玩时,只要叫他讲故事,郭敬明便眉飞色舞地讲起来,样子十分可爱。郭敬明的聪明和好学让全家人很是欢喜,但父母从来没有刻意地要培养他,让其将来成为一名什么样的人才,而总是给郭敬明一个自由的学习生活空间,让他在自由和兴趣中渐渐长大,尽情发挥自己,因为母亲邹慧兰知道:“兴趣是孩子成功最好的老师”。特别是从郭敬明懂事后,父母更由其选择,就拿买书来说吧,他们便不再主动为郭敬明挑选什么,每次领着郭敬明去新华书店,都是由他自己去挑选,郭敬明喜欢什么就买什么,每次买书回来,郭敬明便要一口气把它们读完,甚至父母叫他吃饭他都舍不得放下自己的书本。

1988年9月,郭敬明在自贡市贡井区向阳小学上学了,这时候的他也象别小朋友一样,按时到校、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科作业,但这孩子在课堂学习之余特爱读课外书,读完之后,他也写一些心得体会和读后感,尽管十分短小稚嫩,但他那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受老师和父母的赞扬。

由于大量阅读,潜移默化,郭敬明的文字功夫在暗暗地增长,到小学生写作文的年龄段时,他的优势便凸现了出来,每次老师布置一篇课堂作文,别的同学总是绞尽脑汁半天都写不出来,而他仅需考虑2分钟就很快进入角色。他写文章速度很快,而且文章写得又好,经常被语文老师拿去给班上的同学作范文学习。老师的一次又一次赏识教育,不时给儿时的郭敬明在学习上带来更大的鼓励和推动。

1995年,郭敬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自贡九中,从小学升入初中,郭敬明的视野更开阔了,他开始广泛地阅读名家的小说和散文,包括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尤其是古龙的武侠小说,他更是爱不惜手,同时,他也喜欢读一些杂志和报纸。尽管如此,但看见儿子郭敬明课堂之余读武侠小说,父母邹慧兰、郭建伟从不干预和制止,他们认为,那是孩子在学习之余的一种有益放松,既调节了自己,又增长了知识。

1997年初中二年级时,郭敬明在全国公开刊物《人生十六七》上发表了他的处女诗作《孤独》,这首诗忧郁凄美。不久,他收到了杂志社寄来的10元钱稿费和样刊,当时,郭敬明欣喜万分,当父母知道这事后,对儿子也倍加赞赏,鼓励他继续努力。父母认为,尽管10元钱的稿费不是很多,但它给儿子郭敬明带来的价值和益处远远超出了它的本身,因为,这是儿子十余年的心血和汗水凝聚而成的。

作品第一次变成铅字得到社会的认可,郭敬明的创作激情便陡增。从此,他除了自由写一些文章外,还参加一些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由于功底扎实,他写的文章经常都能发表,让班上同学好生羡慕。挣来的稿费郭敬明用来给自己买课堂学习方面的资料和自己喜欢的文学书籍,有时也买可乐喝;还有的时候,他会用来捐助班上困难的同学。郭敬明告诉记者,他是独生子,在家没有哥哥姐姐和他一起玩,更找不到与自己交流的同龄对象,所以他特别珍惜同学朋友之间的感情。

上了高中,学习时间更紧了,但郭敬明没有放弃自己的读书写作爱好,他天天记日记,合理安排时间:一必须保证课堂学习,二学习决不念及写作,写作决不念及学习。由于这样安排,使写作和学习互不干扰,结果收获很好。记者在采访郭敬明的高中班主任邓又立时,邓老师介绍说,在中学时,郭敬明这孩子很有灵气和自制力,所以在学校老师对他基本上没什么限制和管束,尽管如此,他的学习成绩还是排在全年级前二十名,在自贡富顺二中能排在前二十名,便意味着是上重点大学的材料了;不仅如此,郭敬明的一项发明还在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一等奖,他的一项调查报告还获得自贡市生物环境考察报告比赛一等奖;写作上更是不赖,郭敬明高二高三时,连续获第三、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初显才华,无限风光

谈及“新概念作文大赛”,郭敬明感慨颇多,同时让他记忆尤新,因为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那是2000年冬季,郭敬明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阅读他买来的《萌芽》杂志,他发现该杂志上所登的文章自己也能写出,还有可能写得更好,恰好在该期《萌芽》杂志登出举办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通知,带着自信,郭敬明抽了半个小时便完成了题目为《剧本》的文章,然后很快寄往上海参加初赛。一月后,郭敬明收到了该杂志社寄来的邀请他去上海参加决赛的通知。自贡距上海上千公里,坐火车也得花两天时间,自己的学习时间又非常紧,放弃了吧?郭敬明又觉得有些可惜,于是他打电话回家告诉父母郭建伟和邹慧兰。

当父母得知此事,满心欢喜,极力鼓励儿子乘飞机前去参加,尽管当时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宽裕,但在父母的心里,儿子的此次远行将会花掉夫妻俩多年攒下的几千元积蓄,但他们认为值!因为这是给儿子能力展示的绝好机会,别人想去还去不着呢!更为重要的是,儿子的此次远行,他们作父母的决不陪同,他们希望让儿子在此次远行中培养一下独立生活的能力,同时给儿子一个自由生活的空间,毕竟,在将来的社会里,一个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强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将来能否找到一处好的立足之地。

2001年1月,郭敬明向学校请了假,在没有父母的陪同下,单枪匹马直飞上海,上海是一国际大都市,街巷纵横交错。他到了上海先找一地方住下来,第二天便四处打听参赛地点。决赛场上,全国高手云集于此,但郭敬明不慌不忙、沉着应战,最后,他以“假如明天没有太阳”一文获得大赛一等奖。但这个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在采访中郭敬明告诉记者,当时他只得了一个奖牌,没有一文奖金。

尽管如此,在郭敬明的心里,仍然是甜滋滋的,因为“新概念作文大赛”在全国颇具名气,它是由北大、清华、北师大等全国10所著名高校和《萌芽》杂志社联合发起共同主办的,担任评委的也是国内一流的文学家和知名学者,在中国被公认为中学生当中的“矛盾文学奖”,这次自己能在这权威的大赛上展露风头,应该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

正因如此,即使在高三学习时间非常紧的情况下,郭敬明又参加了2002年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这次大赛有4万多人参加,而进入复赛的仅有200人,但他还是力克群雄获奖了,并且在初赛和决赛上双双获得一等奖。这让作评委的专家教授都感到有点吃惊,因为这项全国顶尖级的中学生作文大赛举办多年来,能连续两次拿一等奖的实在太少太少,目前全国仅有两人,郭敬明是其中之一,由此,郭敬明名声雀起。

《幻城》背后,绵绵情长

但真正让郭敬明一炮走红的还是他的《幻城》,《幻城》从2003年月底上市后至12月,累计销售84万册,据有关媒体报道,在2003年11月的全国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上,《幻城》名列第三;而他自己也在新浪网与南方都市报等媒体联合举办的“2003年度中华文学人物”评选活动中,被提名为“人气最旺的作家”之一,与大家王蒙、海岩排在一起,让不少文学前辈望尘莫及。

郭敬明促成了《幻城》,而《幻城》也成就了郭敬明,《幻城》的出现,给新世纪的中国文坛带来了极大的震动,使他也成为新时期少年作家的领军人物,媒体也纷纷报道,称他在名气和势力上已盖过了前几年的新锐韩寒和郁秀,但关于他创作《幻城》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郭敬明告诉记者,2002年4月的一天,也就是高考临近的那段日子,学校经常考试,学习上的紧张给他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为了释放自己,寻找到一分自由和轻松,他幻想一些东西来写,通过写一些东西来解除心中的烦闷,《幻城》便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但他构思《幻城》时仅花了1个小时。

由于文如泉涌,当天晚上他吃完饭后从20:00钟开始动笔,一直写到22:00,仅仅两个小时,便完成了全文,约两万字,当他写完时,心底感到从未有过那么一种轻松和兴奋,但他没有急于将文章打印出来。而是将它存放起来,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高考复习之中。

2002年8月中旬,郭敬明收到了上海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时候,他可以如释重负了,到了8月底,他才想起4个月前写的那部小说《幻城》来,于是他便翻出手稿来开始打印,然后通过E-mail发给了上海的《萌芽》杂志,没几天,杂志社的编辑傅星通知郭敬明,告知该小说拟在2003年10期推出。

事后,所有的结果都令郭敬明出乎预料和兴奋不已。第一个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幻城》在10期《萌芽》上被安排在头条;第二个令他没想到的是,《幻城》面世没几天,《萌芽》杂志和他就接到不少读者打来的热线和信函,网站上关于他和热论《幻城》的贴子更是铺天盖地;第三个令郭敬明没想到的是,11月上旬,春风文艺出版社编辑时祥选专程从沈阳赶赴上海大学,希望郭敬明与他们合作,由郭敬明将《幻城》短篇改为长篇,创作期限为1个月,也就是12月中旬交稿,对此,郭敬明没有拒绝,他认为这其实是对他能力和势力的一种最好检验。

但由于白天学习时间紧,他只好挤晚上的时间,在长篇《幻城》创作的日子里,郭敬明常常都是熬夜到天亮,他说他不敢马夫,面对千万双读者的眼睛,在这一个月里,郭敬明瘦了将近5斤。

但他不负众望,2003年1月长篇《幻城》一面世,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就与池莉的《有了快感你就喊》以及《我是韩国人》一起,挤入文艺社科类图书销售排行榜前三名,短短几个月便发行到50万册,有的读者买不到该书,竟然借来手抄,对作品扩后的内容反应更是好评如潮,一青年读者:“四维(郭敬明)的文字是绝美空灵的,有漂亮幽然的琥珀色,他的笔法是行云流水,有镜花水月的美丽画,他的文章是清丽飘渺的,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有的读者还建议将《幻城》续写、拍成电视剧、出版漫画本等等。与此同时,在文学前辈和不少专家中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幻城》是一种全新文字样式,值得肯定。”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文轩:“《幻城》用的是一种高贵、郑重的腔调,绝无半点油腔滑调。”“能写出这篇作品的作者,竟然是一个岁数不大的人儿。”“读到《幻城》终于有了一种安慰。”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幻城》不失为一部天才之作。”面对众多读者和文学前辈的真情赞许和厚望,郭敬明更是感动万分和自豪。

2003年3月27日,在鲜花和掌声中,郭敬明又迎来了在上海大学专门为他举办的“《幻城》作品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国作协副主席叶辛,上海作协副主席赵长天,著名作家葛红兵等。为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作品举办如此研讨会,这在中国尚属首次;更有甚者,在这时,他又被春风文艺出版社买断了其在大学期间所创作品的首发权。一名尚不满20岁的学生,在文坛上如此身价百万,当今中国实属罕见。2003年9月,郭敬明再接再厉,推出了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梦里花落之多少》,上市即成抢手货,发行突破90万册。如此畅销,让郭敬明日进斗金,年少的他便成为一个令人刮目相看、不折不扣的学生富翁和“天才”少年作家。

敬明印象,时尚锋芒

郭敬明名利双收,邀请他参加各类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也越来越,但郭敬明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名人,他认为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普普通通一名学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所以,在学业与活动发生冲突时,他会首先完成学业,然后才是自己的写作和活动,学业实在忙不过来,他会豪不犹豫地推掉活动,在他心里,学习永远是位居第一的。

生活上的郭敬明是一个十分时尚的孩子,喜欢打羽毛球、听CD、旅游,他穿着也颇另类,但给人的感觉一定是很舒服的那种。郭敬明告诉记者,一位与他见过面的朋友这样描述他:“灿烂明媚没有雾霭般沉沉的忧伤,有着周杰伦那样另类装束,有着周渝民的阳光亲切和可爱,有着周星驰的活泼和搞笑。长长的头发柔顺乖巧地垂了下来,是好看的黄色,明亮的眸子晶莹剔透,而最具标志的还是他那极具亲和力饱含着缕缕温馨、沁人心脾的笑。”记者见过郭敬明后,觉得这样的描述一点不假。

生活中的郭敬明更是一个十分孝顺的孩子,他靠自己的写作挣了钱,但他会不时给父母、爷爷奶奶买衣服和营养保健品之类的东西,过年时,他会把全家人叫上,让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然后由自己买单;朋友同学遇上什么困难,他也慷慨相助,他认为“孝顺”和“助人”那是咱中国人做人的起码本质。

郭敬明出名了,作为父母的也应该沾沾光,但郭敬明的父母邹慧兰郭建伟不这样认为,他们说:“儿子和我们只存在家庭关系,至于工作事业生活上,我们都是各做各的,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总之,他是他,我们作父母的还是我们自己。”
第2个回答  2005-11-16
郭敬明: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

(殷谦)

“一头染成黄色的长发,削得长短不一,半遮半掩地挡住了眼睛,不仔细看,很难注意到那双眼睛竟然是蓝色的 是隐形眼镜的功劳 ;额头上横系着一条淡蓝色的细带,长长地垂到肩上——见郭敬明的第一眼,感觉他像极了漫画里的人物。”这是我在资料上看到的对郭敬明外貌的描写。大致很确切,因为我们在公众场合见到的他的确是这个模样,那是经过化妆和装束过了的郭敬明。生活中的郭敬明也许要更自然随和一些,特别是写作时,郭敬明的面貌无法形容,由于他的早晨也是从中午开始的,所以,除了眼睛外围有黑眼圈之外,再就是他的精神面貌很差,他本身就很瘦,这种通宵达旦的日子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习惯,每当他拖着一副疲惫和憔悴的样子起床的时候,真的让人生怜。

无须我将他的个人简历在这里重新抄一遍。郭敬明这个名字对喜爱读书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在80年后出生的少年一代中大名鼎鼎,少男少女们几乎对他的个人简历能倒背如流。郭敬明是“80后”少年作家中出尽风头的大人物,从两届“新概念”的冠军到他的代表作《幻城》的出版,真正把他推向了一个人极为辉煌的时刻,郭敬明被许许多多少年人所认可或者膜拜。在今年公布的《福布斯》“中国名人排行榜”上,这个瘦小得男孩和韩寒同样被《福布斯》列入其中,并且赫然名列第93位,他在榜上的收入是160万元,名列其后的是包括闾丘露薇、刘震云、杨丽萍、李咏等这些大家都熟知名人。郭敬明俨然成为中国的又一位纳税大户,一个著名的少年作家,也是中国的一位富翁。

被媒体誉为“80后”少年作家领军人物之一的郭敬明不容分说就是“80后”少年作家里的老大。有评论说,在成人面前,“郭敬明”似乎是个略显陌生的名字,“他的名气和影响力被‘80后’作家中的标志性人物韩寒遮蔽了”、“但在20岁上下的读者群中,不夸张地说,‘郭敬明’却是足可以引起尖叫或眼泪的一个符号。”诸如此类的评价举不胜举,小小年纪能让中国的少一代人视其为偶像,能让中国的一大半媒体围着他转,除了郭敬明,还能有谁?我很佩服他的才华和勇气,从《幻城》我佩服他那些优美空灵的文字和令人浮想联翩的故事情节,和他后无来者的才气;从《梦里花落知多少》到他被法院被判抄袭《圈里圈外》,我佩服他还是傲然挺立在人声鼎沸的声讨中桃花依旧笑春风,和他直面人生的勇气。

曾经有人开玩笑说,新世纪中国出了两个人物,一个是马加爵,另一个就是郭敬明。马加爵因为杀了同宿舍的四个人而一度名列中国新闻媒介的焦点前沿,这么一个十恶不赦的杀人犯背后的故事也曾被炒的沸沸扬扬,博来诸多马加爵同情者,甚至被有些青少年视为犹如《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很短的时间内就家至人说,名噪一时。当然马加爵岂能和郭敬明同日而语,一个是被枪决在历史尘硝中的亡命之徒,而另一个则是正在展翅翱翔的青春小鸟。郭敬明以笔下文字为自己开拓了广泛深远的声誉,后来更因为抄袭官司的事也名声大振,一度成为偶像人物。“星迷”、“歌迷”历来是影视界和歌舞界的专用词,那些歌坛影界的大红大紫的明星会拥有数以万计的追随者和崇拜者,我们称之为“星迷”、“歌迷”;没想到这个字眼也会成为文人们的专利,爱读武侠作品的喜欢金庸,就有了“金迷”,爱读爱情小说的喜欢琼瑶,就有了“琼迷”;年少的郭敬明为自己在中国80年代后文学史上增加了一个新的名词“郭迷”。

从郭敬明转身又挤入娱乐圈更让许多人对他刮目相看,看来,郭敬明并没有因为抄袭事件而感到沮丧和退缩,他在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他不是弱者,而且是有真才实学的。

郭敬明是忧伤的,不论从他的作品还是他的生活中都能反映出他的这一性格。

“名气是虚幻的,对我没有什么意义。”郭敬明面对媒体说得很从容,很认真,让我看到了他的无奈和无助。“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这些词语,也许还未成名之前的郭敬明并没有真正的体会到它的含义,而后来他也终于顿开茅塞,才说出了“受到的伤害比爱护多”这句话。面对媒体,他很坦诚地说:“外界只看到了金碧辉煌的一面,但没看到我们承受太多的压力。不过我确实已得到一些东西,所以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至少,在碰碰撞撞中,他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也明白了一些生活的真理。

“我一直一直地书写着青春中那些模糊而透明的时光,我记得自己对青春的定义是‘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 胡子刚冒尖的年纪,总有许多莫名的刻意夹杂莫名的浪漫莫名的善感,他只是想把它们记叙下来,和别人一同分享。

“写《爱与痛的边缘》的时候我只有17岁,总拿30多岁的作家,甚至苏童、余华这样的作家跟我们比,我觉得有失公允,你如果这样比,我承认我们确实幼稚和浅薄,为什么不拿他们十几岁的作品跟我们比 你怎么就知道我到了35岁时写不出那样的作品来呢?”当媒体采访他时,他也有过个性的一面,这正是真实的他,一个不愿服输,不愿任人摆布的他。

郭敬明说: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

“我站在岸边,看着组成我整个青春的一个个零散的日日夜夜像流水一样从眼前以恒宣的速度不可挽回地流走。看着看着我就觉得很哀伤,于是我就想做点什么,于是我就想到了写字。我想我可以写成一本厚厚的书,把我的青春完完整整地写出来,就像高晓松、老狼、沈庆、朴树、叶蓓他们一样,唱出了所有青春的涟漪,唱得喜悦而又忧伤。”(《郭敬明成长日记》,郭敬明著)

郭敬明就是这样的孤傲或许孤僻、孤僻仰或自负。有时候他是弱者,想在夜幕中得到晚风的怜悯,有时候他是强者,希望让月亮披上雪白的婚纱,体味她的羞涩和嗔呢,在晚风习习的伴奏中,在含羞草的迎接中,在蒲公英撒下的素纸中,他要成为新娘。

男孩没有眼泪,却比女孩爱哭。从郭敬明的日记中我可以看出他脆弱和倔强的一面,他用文字弹唱着低沉无绪的弦律,把世间的欺骗和狡诈扼住在这深沉中,把失落和绝望掺和在这深沉中,没有自如哭颜去伪装;没有丰满的羽翼去翱翔;没有势利和庸俗去钻营人生;没有更多的愤怒和更多的个性生命去挥霍——这样一个贫乏的少年,面对油腻的表面泛着七彩的人生,只能无奈地拥有今天,无奈地憧憬唇楼般的明天。

郭敬明的苦处只有我知道。在经历了恶梦般的“抄袭风波”后,他才真正看清了人生的一面。当他被人误解的时候,也希望有人能为他,身处地替他想一想,替他说句公道话;即便他失败,他也希望人们能看到他流过的汗水,付出的精力,希望别人来安慰他,鼓励他;成功的时候,希望人们懂得那成功背后的辛酸,能用一种平等的眼光来看待他,亲近他,使他不会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但他初涉尘世跌倒了的时候,希望社会能承认他,人们不歧视他,让他有一个新的开始。

一个人无论他是成功或是失败,是幼稚或是老炼,他最渴望的都是理解。

无论如何,郭敬明都是值得我们去重新去审视的,给予他客观公正的评价,提笔之前,这就是我的想法。不能就凭一件事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无须别人用一种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我,单凭郭敬明抄袭庄羽这一件事,远不至于被一些人说的一文不名,我为他站出来,不是为郭敬明喝彩,也不是为他辩护,是因为我有一颗平常心。

无须太多的感言,我总而言之,郭敬明——他的确是跋涉在漫漫文学之路的独行侠。
第3个回答  2005-11-17
郭敬明,网络名,第四维。获第三届、第四届新概念作文竞赛一等奖,出版个人作品集《爱与痛的边缘》、《幻城》、《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梦里花落知多少》、《刻下来的幸福时光》、《天亮说晚安》、《天下》、《一梦...
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 描写了年轻人的成长历程,他们的友情,他们的爱情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幻城 少年作家郭敬明成名之作

天亮说晚安 《天亮说晚安》是我最喜爱也最心疼的文字,我写摇滚写旅行,写这些早就从我的生命中消失掉的东西——郭敬明。

郭敬明《左手倒影,右手年华》 郭敬明继幻城之后的又一力作。

郭敬明:岛 本书是国内首例骨灰级青春文学书系,由郭敬明亲任总监和主要撰稿人

青春的天籁《左手倒影,右手年华》 新浪书评。

《幻城》缔造少年文字“神话” 网易书评

郭敬明:青春写作构建幻城 含郭敬明的个人简历及访谈。
郭敬明新作:岛{锦年}Vol.03 本书名叫锦年,源于敦煌丝绸之路那种对丝绸的崇拜。

郭敬明:青春写作构建幻城 网易读书频。

青春天籁《左手倒影右手年华》 超星数字图书馆书评。

20万《幻城》冲击文学原创极限 网易书讯。

《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持续升温 新浪书讯。

萌芽长篇连载 长篇连载,内有郭敬明之《幻城》等。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那些我们以为永远不会忘记的事,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里,被我们忘记了。
昨天刚刚把<夏至未至>看完,看完心里弥漫的全是伤感,就如同当年看<梦里花落知多少>一样,又是一个很悲伤的结尾........
在<梦>的最后小四又写了每一个主人公的一些第一人称的自述,<夏>也是一样,可发现<夏>的最后写了遇见,陆之昂还有立夏的,却没有见到傅小司,让我觉得有点困惑,小司的内心到底是怎么样的?
开始认为小司应该是一个坦诚的,敢爱敢恨的性情中人,可是越到结尾我越觉得迷茫,为什么当立夏在问到小司和程七七的时候小司没有内疚和悔恨,而是那样极不耐烦和简单的回答了立夏.难道尽尽是因为事业的不顺,一时的心烦意乱?又为什么在立夏走之后只是在工作室里尽情的颓废,而都没有去寻找过立夏?还有为什么小说的结尾傅小司又重新的回到了事业的颠峰,难到他真的屈服于程七七,接受了立夏所不能给他只有七七能给的"帮助"?
也许看书就跟看电视电影一样,没有比较去深究其中的细节,鸡蛋里挑骨头的去寻找一切能找到的破绽,或者也许这就是作者的本意,留给我们去思考和推测......
第4个回答  2005-11-16
我觉得他的作品挺有个性的
我最喜欢<幻城>喇`````虽然他写的是一种幻觉似的,特别是那个所谓的"王",我觉得他是一个历史上最悲惨的王,但我还是很喜欢他喇````还有他弟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