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第3章讲了些什么内容?

如题所述

经典常谈第三章尚书主要内容:是一部令人费解的远古治国宝典。

总起来说,它是一部令人费解的远古治国宝典,是政府公文汇集。先代圣王的治国纲领,堪称红宝书中的红宝书。说它“远古”,是因为其中周代部分虽然最晚近,但也要比《春秋》《左传》早几百年。说它“令人费解”,是因为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就曾经说:“周诰殷盘,佶屈聱牙。”为我们留下了“佶屈聱牙”这个难读难写的成语。

其实,非但韩愈读不懂,就连司马迁、更早的诸子百家们也读不懂。到了清末,大学者王国维也说只能读懂一半。之所以难读,一是年代久远,二是秦始皇焚书,没有得到很好地传承。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会谈到。说它是“治国纲领”,可以从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件说起。

清初考据学的代表人物阎若璩考证出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为伪书,这样就动摇了“人心微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程朱理学的“十六字心传”,这可是程朱理学的理论根基,以至于在学术界和政界掀起滔天巨浪。

《经典常谈》简介:

是2010年1月由岳麓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写于1942年。该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古文对读者来说更为亲近、熟悉,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

《经典常谈(外一种:论雅俗共赏)》内容及那届:朱自清先生用浅明而切实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烦地介绍了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经典作品。这《经典常谈(外一种:论雅俗共赏)》写于1942年,六十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全书见解精辟,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

《经典常谈(外一种:论雅俗共赏)》的外一种《论雅俗共赏》,最早由上海观察社于1948年5月初版,是朱自清先生生前的最后一本书。书中共收“关于文艺的论文十四篇”,讨论了诗歌作品的欣赏标准与差异,提出许多精辟令人深思的看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