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刘邦精明一世,而生前不给戚夫人留条后路?

如题所述

不是刘邦不给他的戚夫人留生路,而是戚夫人自己把刘邦留下来的路一条一条全部都给堵死了。戚夫人的性格注定了他终有一死的结局,即使他成了皇太后,以他的性格,他也不一定能够坐稳这个位置。

一、目光短浅注定失败

纵观历史长河中历代打下江山,称霸为王的帝王,都是非常英明的,他们不仅有着睿智的头脑,而且比较开明,任何的一件事情,他们不会给自己一条后路不留,刘邦也是一样的,他在晚年的时候,给最爱的戚夫人留了很多条后路,只是戚夫人目光短浅,只能看到眼前的这些蝇头小利,没有什么远大的见识。只认准了一条就是把她的儿子立为储君,所以他把刘邦留给他的所有的后路一一堵死。所以她在刘邦的心目中并不是一个贤内助,她只会给刘邦带来困扰。

二、戚夫人的野心

戚夫人野心,其实戚夫人并不是一个花瓶,她有着和男子一样的雄心壮志,也有着女子所没有的一些魄力和胆识,当戚夫人得知刘邦要出征的时候,就跟刘邦吹耳边风,要他除掉韩信,从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戚夫人当时对刘邦的影响力,也正是因为戚夫人的野心,她在大臣中并没有树立一定的威信,导致戚夫人,最后在刘邦眼中成了一个坏女人。

直到后来刘邦受伤,并且导致了伤情的恶化,在他生命弥留之际,他清楚的知道他对这个朝野的统治已经到了最后的时期,她也想过把这个皇位让给戚夫人的儿子,但是戚夫人的儿子并没有太大能力能担得起这个朝代的统治者,并且戚夫人也没有资格,因为她没有野心。没有自己的党羽,同样也没有与太子相抗衡的一个势力,所以如果把帝王之位传给戚夫人的儿子,无疑把整个江山拱手让于他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4
刘邦替戚夫人设想过了,他专门派吕后的恩人周昌跟随刘如意,还封刘如意当王,就是希望戚夫人跟着刘如意以后到封地过,无奈吕后就是不肯放过戚夫人,就算是周昌有天大的面子也没用。
第2个回答  2020-10-14
刘邦其实是做了很多安排的,但是戚夫人自己的野心太大,从而给自己惹来了灾祸。
第3个回答  2020-10-14
其实刘邦生前是给戚夫人留了后路的,他让戚夫人跟随儿子到封地去,可是戚夫人没有听取他的建议,而是留在了宫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