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刘邦和项羽的资料

从刘邦和项羽认识开始,包含他们开始战争中的有名的事情,比如鸿门宴等,尽量详细,谢谢了阿

  西汉高祖刘邦
  西汉高祖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因为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一、少年“无赖”成豪杰

  不爱读书也不爱劳动

  刘邦性格豪爽,不太喜欢读书,但对人很宽容。他也不喜欢下地劳动,所以常被父亲训斥为“无赖”,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但刘邦依然我行我素。刘邦长大后,经考试做了泗水的亭长,时间长了,和县里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

  刘邦的心胸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羡慕得他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

  和吕氏结婚

  刘邦的妻子是吕公的女儿吕氏,吕公本来不住在沛县,后来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便和家人来到了沛县,因为沛县当时的县令和他是好友。在刚刚到沛县时,很多人便听说了他和县令的关系,于是,人们便来上门拜访,拉拉关系,套套近乎。刘邦听说了也去凑热闹,当时主持接待客人的是在沛县担任县主簿的萧何,他宣布了一条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刘邦根本不管这些,虽然他没有带一个钱去,他却对负责传信的人说:“我出贺钱一万!”

  吕公听说了,赶忙出来亲自迎接他。一见刘邦器宇轩昂,与众不同,就非常喜欢,请入上席就坐。这次刘邦不但白吃一顿饭,酒足饭饱之后,吕公又将他盛情留下,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刘邦巴不得成这门亲事,征得父母同意之后,便和吕氏结了婚,这就是以后历史上有名的吕后。汉惠帝就是她和刘邦的儿子,还有一个孩子就是鲁元公主。

  利用迷信

  历史史料中对于刘邦和其他皇帝一样也有很多迷信的传说,一次,吕后和女儿在地里除草,有一个过路的老人向她们要了点水喝,喝完水讨好地说她们娘俩都是一副贵人相。等老人刚走,刘邦也回来了,吕后便把刚才老人说的话告诉了刘邦,刘邦一听也很高兴,他赶紧又追上了老人,让他也为自己看看面相。老人说刚才之所以说他的夫人和女儿长得贵人相,就是因为他的缘故,而刘邦的面相是贵不可言。刘邦一听高兴极了,拜谢了老人就回去了。

  后来,刘邦奉命押送刑徒去骊山服役,但在半路上已经有很多的人逃跑了,刘邦也很无奈,走到丰邑县的大泽休息时,刘邦喝了些酒,然后松开了刑徒们身上的绳子,让他们自己逃命去。但有十几个人不愿意丢下他一个人走,都表示愿意跟着他。刘邦便带领大家逃亡,前面负责开路的人回来告诉他前边有条大蛇拦路,没法通行,刘邦喝得有点醉了,训斥说:“我们这些勇猛之士行路,有什么好害怕的!”他分开众人,自己到了前边,见一条蛇横在路中间,便拔出宝剑将蛇一剑拦腰斩断。又走了一段路后,刘邦觉得头昏,便躺在路旁休息,也等等后边的人。一会儿,后边的人赶了上来,对他说在路旁看见一个老太太哭,问她原因,她说有人把他的儿子杀了。又问为什么被杀,她说他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刚才变成蛇,却在路边被赤帝的儿子杀了,所以才如此难过。大家当时觉得是老太太说谎,但老太太忽然就不见了。刘邦听说了,心中暗喜,以后便借此来提高自己的威信和地位。

  此后,刘邦带着人到处逃亡,但每次吕后都能找到他,刘邦很奇怪,问妻子原因,吕后说他藏身的地方常有彩云缭绕,所以很好找到。刘邦后来便让手下人广为传播这种谣传,很多人便相信了,都想来投奔他。实际上,这种谣传基本上都是在皇帝建立国家之后,有意编造的,以此证明自己与众不同,有王者之气。

  由于这些传说,刘邦在当地的威信逐渐提高,跟随他的人也就多了起来,他被当地人称为沛中的豪杰。

  沛公起兵
  在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率领起义军攻占了陈(现在河南淮阳)以后,陈胜建立了“张楚”政权,和秦朝公开对立。这时,沛县的县令也想响应来继续掌握沛县的政权,萧何和曹参当时都是县令手下的主要官吏,他们劝县令将本县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来,一来可以增加力量,二来也可以杜绝后患。县令觉得有理,便让刘邦的妹夫樊哙去把刘邦找回来,刘邦便带人往回赶。这边的县令却又后悔了,害怕刘邦回来不好控制,弄不好还会被刘邦所杀,等于是引狼入室。所以,他命令将城门关闭,还准备捉拿萧何和曹参。萧何和曹参闻讯赶忙逃到了城外,刘邦将信射进城中,鼓动城中的百姓起来杀掉出尔反尔的县令,大家一起保卫家乡。百姓对平时就不太体恤他们的县令很不满,杀了县令后开城门迎进刘邦,又推举他为沛公,领导大家起事。刘邦便顺从民意,设祭坛,自称赤帝的儿子,领导民众举起了反秦大旗。这一年已经是秦二世元年的九月,刘邦也有四十八岁了。

  二、中原逐鹿,独占鳌头

  秦的灭亡

  秦末农民战争中还有一支强大的力量,这就是原来楚国贵族的后代项羽和叔叔项梁,他们在吴中(现在江苏的吴县)起兵,兵力很快达到了近万人。同时,其他被秦国灭掉的六国贵族后裔们也纷纷起兵,加入了灭秦的行列。

  在陈胜被车夫庄贾杀死后,项梁便拥立了楚怀王的孙子心做了楚王,定都盱眙(现在江苏盱眙),后来和章邯率领的秦军展开了激战,开始几次都取得了胜利,结果项梁更加骄横狂妄,别人的话也听不进去,结果被得到援兵的章邯偷袭,大败被杀。章邯在项梁死后,觉得楚国不会再构成大的威胁,于是将主要精力转向了赵国。赵国受到攻击又向楚国求救,楚王在和众将商议之后便决定兵分两路去增援赵国。一路由宋义和项羽率领北上,直接救援,一路则由刘邦率领西进关中,牵制秦军,策应北路援军。楚王和众将约定:谁先入定关中谁就做天下之王。但大家都对做王没抱什么大的希望,因为当时的秦军还很强大,将领们都不愿意冒险西进和秦军决战。项羽为了给叔叔报仇,要求和刘邦一起西进关中,但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大家觉得项羽做事比刘邦要残忍得多,而且又年轻没有经验,刘邦则是个长者,宽厚仁慈,威望较高,所以,最后决定只让刘邦一人领兵西进关中。

  开始时,刘邦也不太顺利,但经过几次战役,刘邦步步西进,最后终于兵临城下,到达了咸阳东边不远处的灞上(现在西安东),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只得献城投降,将玉玺亲手交给了刘邦,秦王朝至此灭亡。

  立足关中

  刘邦很得意地进入了咸阳城,并以“关中王”自居。看着富丽堂皇的宫殿,刘邦有些留恋起来,准备就此住下,享受享受。妹夫樊哙劝他注意天下还没有平定,别忘了秦的前车之鉴。刘邦根本听不进去,直到张良亲自来劝,他这才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刘邦将军队撤退到了灞上。

  刘邦到达灞上之后,便召集当地的名士,和他们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废除,这使他得到了民心支持。

  项羽在打败章邯,迫使他投降之后,也领兵直奔关中而来,争夺做天下王的资格。等到了函谷关,见刘邦不但已经平定了关中,而且还派兵把守函谷关,不由得大怒,立即命令英布领兵攻下了函谷关,然后领兵四十万直奔咸阳,驻扎在了戏下(现在的陕西临潼东北的戏水西岸)。刘邦的属下曹无伤对刘邦很不满,为了得到更大的官职,他暗地里派人向项羽挑拨说:“沛公刘邦想在关中做王,然后让子婴做宰相,自己将秦的财物都纳入私囊。”项羽听了不禁火冒三丈,范曾也劝他趁机除掉刘邦这个对手。项羽就下令准备,要在第二天进攻。这时的刘邦在兵力上无法和强大的项羽相抗衡,他只有十万军队,不可能战胜项羽的四十万精兵。最后是项羽 的叔叔项伯“救”了刘邦:项伯和刘邦的谋士张良很要好,见项羽要进攻了,便连夜潜入营中找到张良,让他赶紧走,以免被杀。张良却说不能丢下刘邦,就将消息透露给了刘邦。惊慌之下,刘邦赶忙向张良要计策,张良让刘邦赶紧去见项伯,说明自己没有野心和项羽争夺王位。

  于是,刘邦设盛宴招待项伯,还和他约定为亲家。他对项伯说:“我自从入关之后,没有敢占有丝毫财物,将吏民进行登记造册,把府库封存起来,就是等着将军来的。我之所以派兵把守函谷关,并不是阻止将军你们入关,而是更好地守好关中地区,也防止强盗入侵。我和将士们日夜都盼望将军你们能早点来,怎么会有造反之心呢?请您回去务必向项羽将军说明此事,消除误会。”项伯满口答应,然后对刘邦说:“将军你明天一定要到我们的营帐亲自向项羽说明情况,当面赔礼才能得到项羽的原谅。”刘邦听了也答应了。

  项伯当天夜里就返回了军营,他对项羽说:“因为沛公先行进入关中,为我们扫除了入关的障碍,我们这才能顺利地通过函谷关,沛公是有功劳的人,我们不应该猜疑他,应该真诚相待。”项羽听了,便决定不再进攻刘邦。

  第二天,刘邦如约来到了项羽的军营,只带了樊哙、张良和一百名精锐亲兵。到了项羽的大帐鸿门,当面向迎接他的 项羽赔礼道歉。项羽请刘邦入内赴宴,在酒宴上,双方你来我往,项羽明里暗里杀机不断。项庄在席间借舞剑为名,想趁机刺杀刘邦,没有成功。这就是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由来。后来刘邦借故离开,回到了大营。

  鸿门宴之后,项羽便领兵西进,在咸阳城大肆屠杀,秦王子婴也被杀死,秦的宫殿阿房宫被项羽放火焚烧。火烧阿房宫后,项羽分封各路将军为王,共封了十九个诸侯王。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地是巴、蜀和汉中共四十一县,国都为南郑(现在的陕西南郑)。项羽自己为西楚霸王,掌握军队最高统帅权,楚王被尊为义帝。

  分封完后,项羽让大家到各自的诸侯国去就职,刘邦也只好到南郑去。项羽只分给了刘邦三万军队,后来又有一些人追随他到了南郑,但总兵力也不足十万,刘邦暂时还无法和项羽抗衡,只能坐待时机。为了消除项羽对他的猜疑,也为了断绝其他王侯从汉中袭击,张良建议刘邦将通向汉中的栈道烧毁了。
  西汉高祖刘邦

  楚汉战争
  最初,刘邦并没有东进和项羽争雄的打算,但他到了南郑之后,形势的变化促使他下决心东进,和项羽争夺天下。一个原因是将士们不服南郑地方的水土,日夜思念家乡,士气低落。二是项羽封在齐国的田荣嫌项羽分封不公,起兵反叛,这给刘邦创造了进兵的绝好机会。正巧此时刘邦得到了大将韩信,萧何对刘邦说,如果要争霸天下,非重用韩信不可。韩信被封为大将后,提议立即出兵东进:“我们的将士都是山东之人(指函谷关以东地区),现在正好可以利用他们东归回家的强烈愿望,鼓舞士气,东进之后必将建功立业。事不宜迟,应当立即进兵。”

  在公元前206年,即汉王元年的五月,刘邦让萧何任丞相,负责管理后方巴蜀地区,他亲自和韩信领兵从陈仓(现在陕西宝鸡东)偷渡,迅速占领了关中全部,至此,著名的楚汉战争正式爆发。

  楚汉战争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刘邦处于下风,屡次被项羽杀得大败而归。后来,刘邦离间了项羽和范曾,逐渐占据上风,最后将项羽彻底打败。

  刘邦东进之后,曾经趁项羽和齐、赵交战之机拿下了河南,攻克洛阳,然后挥师东进,攻下了彭城。原先项羽打算在平定齐和赵后再和刘邦决战,现在见刘邦攻下了彭城,便领精兵三万急行军赶回,趁刘邦设酒宴庆功之机,在清晨发动袭击,一天之内便将汉军打败,在汉军撤退时,又被项羽追杀消灭了十几万人。到了灵壁(现在安徽宿县西北)东边的濉水又被项羽追上,又丧失十几万军队,濉水竟也被尸体堵塞了。只有刘邦和几十名骑兵奋力逃脱,但他的父亲和妻子吕后却被项羽抓获。原来跟随刘邦的其他路诸侯王见刘邦大败,先后舍他而去。

  刘邦退到荥阳之后,得到了萧何从关中派来的增援部队,韩信也收拢打散的军队来会合。汉军又重振旗鼓,在荥阳的南边打败了项羽的军队,两军在荥阳一带开始对峙。后来,刘邦策反了项羽的大将英布,分化了项羽,也使项羽因为要分兵镇压而消弱了兵力。但项羽毕竟不是一般人物,他派兵侵扰汉军的运粮通道,最终将荥阳的汉军围困起来。刘邦无奈,只好向项羽求和,提出以荥阳为分界线,荥阳以西为汉,项羽想答应刘邦,但范曾却不同意,说现在正是消灭汉军的好时机,错过这个机会,放虎归山,就后患无穷了。项羽于是又开始攻打荥阳。刘邦见范曾从中作梗,就采用了陈平的离间计:等项羽派使者来劝刘邦投降时,刘邦就让人先摆出盛情招待的样子,送去精美的食品,等见了使者,又故意惊奇地说:“我们听说是亚父(指范曾)的使者来了,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啊。”接着就将精美的食品拿了下去,换来不好的饭食。结果使者非常生气,回去便告诉了项羽。项羽不知其中有诈,就轻易上当了,从此不再听范曾的意见了,怀疑他背叛自己,私下和刘邦交往。

  范曾得知了内情,勃然大怒,他对项羽说:“现在天下局势已定,大王您自己多保重,我还是回家做一个平民百姓吧!”范曾负气离开了项羽,但没有能到达彭城,就因为背上生疮病死在半途。项羽刚愎自用,没有智谋,这是他最后失败的主要原因。

  范曾走后,项羽加紧进攻荥阳,刘邦也设法从荥阳突围。大将纪信自告奋勇,替刘邦向项羽假投降,让刘邦趁机逃脱。纪信乘坐着刘邦的车出东门假降,刘邦则从西门出城突围。纪信果然将项羽 的大部分军队吸引住,结果项羽没有抓住刘邦,一气之下将纪信烧死了。

  拿下荥阳之后,项羽又占领了成皋(现在河南荥阳汜水镇),刘邦后来集中兵力将成皋收回,然后围困荥阳。项羽回师救援,和刘邦在荥阳东北部的广武山一带相持不下,对峙达几个月之久。项羽急于和刘邦决战,因为持久战对他不利:刘邦的粮草供应顺畅,而他的粮草供应却常遭到彭越的袭击。为了尽早结束战斗,同时迫使刘邦投降,项羽就把原先俘获的刘邦的父亲押到了两军阵前,他对刘邦说:“你如果再不投降,我就把你的父亲煮了!”

  刘邦知道项羽在要挟他,干脆耍起了无赖:“我和你曾经‘约为兄弟’,所以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了。你要是一定要煮了我的父亲,那就请便吧。不过,别忘了给我也留一碗肉汤。”项羽听了气得七窍生烟,当场就下令将刘邦的父亲杀死。旁边的项伯赶紧劝道:“将军,现在谁能得天下还很难说,何况争天下的人都是不顾家人生死安危的,杀了他的亲人也起不到什么作用,相反倒会增加双方的仇恨。”项羽听了,只好命人将刘邦的父亲带回去。

  项羽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要刘邦和他单独决斗。刘邦没有上他的当,却说:“我和你只斗智,不斗勇。”接着骂项羽有十大罪状:“第一,你负前约,没有让我称王天下,而是称王蜀汉。第二,你杀死首领宋义,取而代之。第三,你救赵之后,本该息兵,却进军关中。第四,火烧阿房宫,中饱私囊。第五,你杀死秦王子婴。第六,你坑杀秦的投降士卒二十万。第七,对诸侯王分封不公。第八,将义帝赶出彭城,自己占为都城。第九,你暗害义帝。第十,不但以臣杀主,政事也不公平。我现在率领众将领来诛杀你这残忍的逆贼,何必非要和你单独决斗呢!”项羽听了,气得拉弓射了刘邦一箭,结果正中刘邦的胸部。

  楚汉双方又对阵了十个多月,因为有关中和蜀地的支援,刘邦逐渐占了上风,而项羽则兵源缺乏,粮草不足,难以和汉军抗衡。在侯公的撮合下,项羽和刘邦定下了停战协定:楚汉以鸿沟(现在河南荥阳、中牟和开封一线)为分界线,东西分治。协定达成之后,项羽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送还。

  决战垓下

  项羽领兵东返,刘邦也打算领兵回关中。张良和陈平则极力劝说刘邦趁机灭掉项羽,因为这时项羽兵不精粮不足,万一他回到彭城,等于是纵虎归山。刘邦听了赶紧命令追击。同时派人命韩信和彭越火速集结,合击项羽。

  在公元前202年的十月,刘邦追上了项羽,但到了固陵(现在河南太康西)时,韩信和彭越的军队还没有到达。项羽向汉军猛烈反击,将汉军击溃。刘邦只得坚守不出,问谋士张良有什么良策。张良说如果能封给韩信齐地,封给彭越梁地,那他们两个肯定会火速进兵的。刘邦马上派人许诺韩信和彭越,在击败项羽后立即封他们为齐王和梁王,韩信和彭越也很快有了回音:立即进兵。同时,楚的大司马周殷也被刘邦派人劝降,淮南王英布领兵也赶来会师。汉军会合各路援军共三十万,和项羽决战垓下。夜里,围困项羽 的汉军唱起了楚国苍凉的歌,使项羽以为汉军已占有全部楚地。走投无路的项羽在大帐中和心爱的虞姬饮酒,乘着酒力慷慨而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放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姬当着项羽的面含泪自刎,项羽擦去眼泪,跃马率领八百骑兵趁夜突围。第二天早晨,汉军才发现项羽已经突围而去,刘邦命令灌婴率骑兵火速追击。项羽在渡过淮河后,身边只剩下了一百人,到达阴陵(现在安徽定远西北)时,因为迷路走入大泽之中。从大泽出来后,项羽向东撤退,在东城(现在安徽定远东南)被灌婴的骑兵追上。项羽随从只有二十八人了,和汉军激战三次,杀伤几百汉军后,项羽最后横剑自刎。至此,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结束。项羽虽然失败了,但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素材,戏剧《霸王别姬》使人对这个失败的英雄充满了同情和崇敬。

  项羽
  (前233~前202)

  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名籍,字羽。祖父项燕为战国末年楚名将,为秦将王翦所杀;叔父项梁。秦统一后,项梁杀人,与项羽躲避吴中,暗中以兵法组织和训练宾客子弟。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领导反秦起义,随即建立张楚政权。原六国贵族闻讯后也纷纷起兵,同年九月,项羽与项梁杀会稽守通,举吴中兵反秦。项梁自立为会稽守,项羽为裨将。陈胜牺牲后,其部将召平矫令拜项梁为楚王上柱国。二年三月,项梁率部渡江,东阳令史陈婴率义军来归,渡淮后英布、蒲将军又以兵相属,兵力一时达到六七万人,成为当时反秦武装的主力。同年六月,项梁立楚怀王孙心,仍称楚怀王。项梁自号武信君。之后,项梁率义军大破秦军于东阿、定陶。项羽、刘邦也攻占城阳,略地至雍丘。不久,项梁被秦将章邯乘隙袭破。项梁阵亡,项羽、刘邦退保彭城(今江苏徐州)和砀。章邯又渡河北上击赵,与秦将王离、涉间军进围巨鹿。楚怀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兵救赵。项羽以宋义与齐密谋反楚为名,袭杀宋义。怀王即命项羽为上将军,统率全军救赵。项羽亲自率全军渡河,破釜沉舟,进击秦军。经多次激战,楚兵大破秦军。当楚军救赵时,诸侯军皆作壁上观。战事结束后,诸侯将领谒见项羽,都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都听从项羽指挥。接着,项羽在污水上又大破秦军,并招降章邯。他怕秦降卒不服,将降卒20万全部坑杀。

  当项羽率军进入关中时,刘邦已先期进据咸阳。由于楚怀王有约在先,“先入关者王之”,刘邦理应王关中。项羽入关后,依恃手中40万大军,企图消灭刘邦,独霸天下。因刘邦卑辞言和,双方暂时和解。项羽随即引兵西屠咸阳,秦民大失所望。汉高祖元年(前206),项羽以怀王为义帝,都郴,又分封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据有梁、楚地9郡,都彭城,封刘邦为汉王。不久,田荣、陈余、彭越等相继举兵反楚。刘邦也还定三秦,进逼西楚,于是爆发了历时四年多的楚汉战争。楚汉战争之初,刘邦乘项羽羁留齐地,于汉二年四月进占彭城。项羽随即回师救援,大败汉军,刘邦退据荥阳。

  此后,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长期相持。项羽虽取得一系列战役的胜利,但其政治、军事上的弱点却日益显露。他不都关中而都彭城,丧失了有利的战略地势,无法建立一个巩固的后方,一直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项羽分封诸侯,举措失当,不公不平,促使那些在分封中没有得到满足的诸侯王倒向刘邦,使他在政治上日益孤立。此外,项羽虽然作战骁勇,却不善于用人,以至在政治上屡屡失策。汉五年十二月,楚军被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人少食尽。汉军四面唱起楚歌,项羽与虞姬对饮,慷慨悲歌。随即,与从者800余骑突围,至阴陵迷失道路,复至东城,从者仅剩28骑。汉将灌婴率5000骑追及,项羽引兵东向,至乌江(今安徽和县境)自刎而死。汉王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羽于谷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22
刘邦(公元前247~前195, 一说前256~前195)

汉朝开国皇帝,著名政治家、军事统帅。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曾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服徭役。秦末,为沛县泗水亭长。送本县刑徒往骊山(今临潼东南),途中将刑徒释放,自匿于芒、砀山泽间(今河南永城东北)。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受萧何、曹参等推举,据沛县反秦,称沛公,聚兵3000人。二年四月,投项梁,屡与项羽协同作战。项梁死,刘邦被封为武安侯、砀郡长。后九月,奉令收集陈胜、项梁散卒西向攻秦。仅率数千人自砀郡出发,转战半年,兵始逾万。三年七月,克宛城(今南阳)。自此攻抚兼施,顺利挺进至霸上(今西安东南)。汉王元年(前206)十月入咸阳,灭秦(见秦末农民战争)。与秦民约法三章,并分兵把关,欲为关中王。十二月,见项羽拥40万大军入关,虑及实力悬殊,乃委曲求全,亲至鸿门(今临潼东北)谢过,险遭杀戮。其后被迫接受项羽封号,为汉王。八月,回兵复取关中。二年三月,进至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声讨项羽杀害楚怀王之罪,发动楚汉战争。四月,大败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其后,亲率主力扼守战略要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成皋(今荥阳西北),与项羽抗争两年余,最终迫使项羽订鸿沟之盟。五年十二月,围歼楚军于垓下(今河南鹿邑东,一说安徽灵璧东南),统一天下。二月即皇帝位于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氾水北,建立汉朝。刘邦顺应民心,知人善任,故能屡败屡起。曾与诸将论楚汉战争得失,认为自己之所以获胜,主要在于重用张良、韩信、萧何。为帝七载,屡次亲征,陆续平定燕王臧荼、楚将利几、韩王信、阳夏侯陈豨、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等反叛,并剪灭韩信、彭越两大功臣。以和亲之策结好匈奴,对南越割据政权实行安抚,重视农耕,休兵养民,使社会趋向安定、发展。
项羽是秦末反秦义军的重要领袖、名将和楚军统帅。

他生活在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间,名籍,字羽。项氏世代为楚将。项羽身材高大,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曾在叔父项梁的辅导下读书、习武,略知兵法,后随叔父避难于吴中。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会,项羽与父同去观看,发出“彼可取而代也“的惊人之语。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此后爆发巨鹿之战,项羽军勇猛无敌,与秦军屡战屡胜,大破秦军。项羽从此取得了统帅诸侯的地位。

公元前205年,项羽强迫义帝迁往郴县,而后又将其杀于江中,诸侯自此渐生背反之心。田荣首先在齐地发难,项羽亲自率部平叛。在项羽征讨之时,刘邦出师,还定三秦,尽占关中之地。之后,刘邦率领5个诸侯伐楚。占领彭城。项羽闻讯出兵,汉军大败。大败后的刘邦重整旗鼓,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与项羽相持。楚军在军事上渐处劣势,刘邦乘机派人游说项羽,达成了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的盟约。同时,项羽释放了战争中俘获的刘太公和吕雉等人。

公元前202年,刘邦背信弃义,带兵追击东归的项羽。项羽回击,大败汉军。其后诸侯军队皆至,项羽孤军陷于重围,败至垓下,兵少食尽。韩信彭越诸军,合围愈急。为动摇楚军心,张良和韩信让汉军夜唱楚歌,项羽闻楚歌,惊惶之中感到大势己去,夜间与爱妾虞姬在军帐中饮酒,面对美人和名骓,项羽慷慨悲歌:“力拨山兮力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唱道:“汉兵己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两人反复咏唱,其场面之凄切悲壮,令左右潸然泣下,不能仰视。

入夜,项羽飞身上马,率护从骑兵800多人冲破重围,向南疾驰,然后渡过淮河,到达阴陵,迷失道路。逃至乌江,乌江亭长舣船而待,劝项羽急渡,然后称王于江东,待时再起。项羽此时己无斗志,把失败归于天意,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将战马送给乌江亭长,手持短兵,独自搏杀汉兵数百人,最后自刎而死。项羽死后,刘邦得杨喜、吕马等所献项羽五体,以鲁公礼合葬于谷城。
第2个回答  2006-09-22
刘邦: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陈胜、吴广首举义旗,一时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当时在全国,同时起兵的有好几家,象河北的张耳、陈余,山东的彭越,河南的郦商,江西的黥布等。但势力最大的要数项羽和刘邦。最后,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他成了汉高祖。其实,要论才能和武功,刘邦一点也赶不上项羽。项羽是个勇士,力能拨山,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从小又跟着叔父项梁学习兵法,所以打仗很有一套。而刘邦是个小流氓,整天喝酒玩女人,又贪财,还动不动打骂别人。但是刘邦很有心计,善于搞阴谋诡计,所以一步步从劣势转为优势,最后战胜了项羽。比如,历史上传得有鼻子有眼儿的“高祖斩蛇”的故事,实际上就是刘邦耍的一个小手段。
��

��这刘邦原来是泗水亭长,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乡招待所所长。是一个不学无术,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家伙。但他很机灵,当他看到秦朝的天下快要乱了,也拉了一哨人马上了芒砀山落草为寇,准备待机而动。可是,跟他上山的那些人大多是强盗和罪犯,根本不听他的指挥。有人甚至还嚷嚷着要分了财物下山。刘邦为此很是苦恼。他想找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能稳定军心,又能树立自己的威信,但他绞尽脑汁想了半天,也没想出结果来。就自己抓起酒葫芦喝起了闷酒。

��

��这时有兵丁来报:“大王,萧何求见。”刘邦一听,很是高兴,因这萧何是与刘邦一起长大的朋友,二人整天混在一处,吃喝不分,非常要好,这次带兵上芒砀山就是萧何的主意。刘邦此时正巴不得有个人陪他喝酒解闷呢,于是立即吩咐:“快请快请。”萧何进来落座后说:“大王,你为何闷闷不乐呢?”刘邦长叹了一声,就把自己心中的难题讲了出来。最后他说:“现在山上形势很不妙,那帮人吵着要散伙,这不要我命吗?再这样下去,我也要跑了。”萧何听了莞尔一笑,说:“大王大可不必为此事操心,依我看来,这不过小事一桩。”刘邦一听来了精神,忙问道:“你有何妙计?”萧何喝了一口酒,然后胸有成竹地说:“当今天下,英雄纷起,中原逐鹿,但他们大多数都只知道多占地盘、多掠人口、多抢粮食,这样的人又与秦始皇的暴政有何区别?人心向背决定战争胜败,所以我们必须在政治舆论上占据主动,让人们知道,您才是真龙天子,这样才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我们要在这上面做文章才行。”刘邦一听顿开茅塞,急不可耐地问:“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具体行事?”萧何附在刘邦耳边如此如此地嘀咕了一番,说得刘邦频频点头。

��

��此后一连几天,刘邦天天喝酒,喝完酒就蒙头大睡,睡梦中还大呼小叫:“赤帝子当有天下,赤帝子当有天下。”手下官兵们听了百思不得其解。

��

��这天夜里,芒砀山上雷电交加,风雨大作,几步之外不见人影。刘邦忽然传令集合,说要趁着雨夜奔袭敌营。而且一反以往的行军惯例,他要带队先行。部队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草泽中行进,忽然前面有人来报:“有一条大白蛇挡路。”刘邦说:“一条蛇有什么可怕,看我的。”说着走到前面,果然有一条碗口粗的大白蛇一动不动地伏在路中央。风雨越来越大,夜越来越黑,那条蛇隐隐地好象要飞起来一样。刘邦毫不犹豫地走上前,拨出腰间的三尺龙泉宝剑,奋力一挥,把那条大白蛇拦腰斩断,接着又腾腾两脚,把那两截断蛇踢下两边山沟。

��

��斩完白蛇,刘邦命令部队继续前进。

��

��又走了一段,忽然后军的主将匆匆从后面赶了上来。他气喘吁吁地跑到刘邦的马前禀报说:“大王,我们遇见了一件怪事。”刘邦问:“什么怪事?”那主将道:“我们正走着,就见路边有一个老婆婆在大哭。我问她为什么哭,她说她儿子让赤帝子杀了。我问她儿子叫什么,她说她儿子叫白帝子。我又问赤帝子是谁,她说就是你们军中配带龙泉宝剑的那位。我想这军中唯有大王您配着龙泉宝剑,那么那位老婆婆说的赤帝子当然就是您了。”刘邦说:“我没有杀过人哪,我只是刚刚斩了一条白蛇。莫非这白帝子就是那条蛇不成?那位老婆婆呢,快请她过来与我相见。”主将说:“我刚想带那老婆婆来见大王,没想到她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这更是末将感到奇怪的地方。”

��

��这时萧何忽然站出来大声喊道:“弟兄们,咱们大王睡梦中曾经说过赤帝子当有天下,现在这赤帝子就应在大王身上,咱们大王是真龙天子呵!”刘邦说:“我没有喊过呀。”萧何说:“那是天意呀,大王怎么会知道呢?弟兄们,天下当归我们大王所有,我们跟着大王干,将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呀。我们快来参拜真龙天子呵!”说完纳头便拜,口中山呼万岁。众将士一看也连忙黑压压拜倒在地,一时间,高呼万岁的声音震得山鸣谷应,风雨也为之变色。

��

��刘邦自从芒砀山上斩蛇被人尊为真龙天子后,在政治上占据了主动,各地归顺他的人马越来越多,势力越来越大,最后终于扫平群雄,统一了天下,开创了大汉王朝四百年的基业。

��

��而其实呢,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赤帝子和白帝子,那都是萧何一手策划的一场戏。

��

��原来,那天萧何与刘邦密谋之后,就开始了行动。他先让刘邦一连几天喝酒,喝醉之后故意大呼“赤帝子当有天下”。萧何偷偷又用白布缝制了一条白蛇。又在刘邦行军必经的路边挖了个地洞,直通下边的山沟。然后,萧何买通了后军主将。这一切准备好之后,萧何通知刘邦一定要选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行事才不会漏馅儿。也是天助刘邦,那天不仅风大天黑,而且雷雨交加,正是实施阴谋的绝好天气。萧何事先派人把那条假蛇摆在路中央,又让手下一个精于易容之术的兵丁扮成老婆婆出来假哭。至于“老婆婆”的突然“消失”也很简单,只是把路边地洞的木板一抽,老婆婆顺势滑入地洞就成了。

��

��这个阴谋可以说天衣无缝,只有四五个人知道。但事成之后,刘邦还是怕这件事泻漏出去,就找了个借口把参与此事的后军主将和那几个兵丁杀掉了。因为萧何是刘邦的心腹,又因为萧何智谋实在太高,所以刘邦一直没能杀了他。但刘邦一生对萧何十分猜忌。汉朝建立后,刘邦一方面把萧何封为大汉开国第一功臣,用高官厚禄堵住他的嘴;另一方面,又对萧何严密监视控制。所以终萧何一生,对此事守口如瓶。后来这件事的流传还是刘邦在一次喝醉酒之后自己说出来的。汉武帝时司马迁写《史记》,迫于压力,不便明白写出,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史记》高祖斩蛇一段,神神秘秘,奇幻莫测,其实这都是刘邦自己搞的鬼。

项羽:
项羽在屠杀了咸阳以后,独自坐在自己的营帐之中,颇为踌躇。这个时候,外面有个自称自己是先楚国令尹后人的人叫景楠的来找项羽。项羽自然是很愉快地召见了这个先楚令尹的后人。这个人一见到项羽,就冲项羽说:“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其实现在的项羽还不是什么大王,他只是楚怀王帐下的大将军。但是,自从他在巨鹿一役歼灭了秦军的主力后,很多人都称他为大王。他在心里也默认了自己就是大王了。而那个楚怀王在他项羽的眼睛里不过就是一条狗而已。他项羽要做天下的王,何止是区区楚国的王。他要使天下的王也只是他项羽帐下的一个臣子,一介役使。所以,在听到那个景楠称他为大王后,项羽很受用也很惬意。
��“启禀大王,小臣首先恭喜大王得到秦国这样好的地方。这里是沃野千里,人民富庶,老百姓用于作战而不喜好私斗。何况地理险要,四通八达。在秦国以来,十多个国王,都是他们攻打山东六国,而从来没有见六国攻打过秦国。是什么原因呢?难道他们的十多个国王个个都是很贤明的君主吗?不是吧。这主要是这里的形势是天下最好的。进可以攻伐天下,鞭策宇内、虎视四海,退可以保守疆土、称王自治。这样的地方,我觉得大王可以在这里称王。足可以确保天下无忧。愿大王三思。”
��一番话说得项羽新痒痒的,但是他又觉得拿不定主意。他冲那人一笑,先生少坐,容籍思考思考。对人自称籍,那已经是项羽对待客人最高的礼仪了。那人有点受宠若惊的样子,赶紧说:“大王慢慢想,一定会觉得小臣的话是不错的。”
��项羽派人把那说客带去用饭去了,他马上召集手下众将和那些他认为的秦国的贤达人士开一个特别的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要不要在秦地称王。军队就是迅捷,令行禁止,众人立刻会聚在了项羽的营帐之中。项羽鹦鹉学舌把刚才那人说的话学说了一遍。其实,项羽这个人也真是英雄了得的,力气可以扛鼎,才华可以敌得秦军五倍于他的主力。在战略战术上都堪称中国有史以来的最有名的军事家之一。但是,他的缺点也是很显著的,那就是众所周知的刚愎自用和之外的优柔寡断以及耳根发软和有类似宋襄公相似的不适度的仁义思想,不过他的仁义是有对象的,对那些他认为有输亏于他的人,就是残暴无比的了。
��大家都没有说话,包括亚父范曾也没有说话,他要看众人说些什么再来发言。这家伙是个老狐狸的,是不会轻易把自己底牌给人看了去的。这个时候有个人站了出来,对项羽深施一礼,项羽定睛一看,这个人是先秦大将王离的参议,是秦国有名的说客之一。项羽对他也略施一礼,说到:“先生有话请讲。”
��“我没有什么话说,只是认为大王应该在秦地称王。而且,如果大王真的要在秦地称王的哈,就应该善待秦地的百姓,让他们有地耕种、有家可以居住,让那些财主有租子可以收取。这样,民众才会真心拥护大王在秦地称王的。小臣愿大王三思啊,大王。”
��这番话本来是一片好意,但在刚刚屠杀完咸阳的项羽听来,这些话都是在戳他项羽的脊梁骨的话。他在心里感到十分的恼火但是又没有可以拿得上台面上的话来反击。只好在那里生闷气。项羽在心中想,“我本来是有在秦地称王的念头的,但是被你这个老匹夫一说,我还真没有了这样的心思了。这个秦地有什么好啊?宫殿破败、老百姓又不喜欢我,还把我比做什么一条癞皮狗。我还是不在这里的好啊。”
��项羽正在那里胡思乱想,突然外面有人来禀报,说是现在的咸阳城里到处流传一首童谣,大意是:一个人富贵了,但是他把他的锦缎衣裳穿在破衣服的里面,还是在晚上出来走路。你们这个人是不是很傻啊?童谣里把那个傻字放得很突出,成为了整首童谣的中心。这些句子在项羽听见了好比在他心口上撒了一把盐,弄得他心里很是难过。
��项羽这些微妙的表情当然是下面那些将帅所不知道的了。而范曾却很明显感觉到他的羽儿已经不想在秦地称王了。这也是他不希望的。不过,他也不希望塔吊羽儿在秦地称王,他希望的是他的羽儿是在秦地称帝,而不是称王。在以秦地为中心,揽九州序一列,建立一个庞大的,甚至可以控制现在的正在兴盛的匈奴的强大的国家才是他范曾愿意出来辅佐项羽的真正目的。帝王帝王,这个帝是远在王之上的啊。王不过是一个臣子,是天下的小宗,而帝就不同了,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帝乃是天子,除开虚无的老天外,皇帝就是最大的。范曾最希望的就是踏勘眼成为这个强大帝国的开国元勋甚至是太上皇的。
��而现在项羽的打算,不管是他愿意在秦地称王和是不愿意在秦地称王,都不符合他范曾的意愿,于是他范曾就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在一旁听取别人的意见,他要在合适的时候,把那些帝王的思想灌输给他的羽儿。但是在、现在还不是时候。他在等待时机。
��项羽发话了,他很明白地说现在的秦地已经不是过去了。现在的秦地经过战乱,已经是百业凋敝、民众惨淡,宫殿也已经废弃残破了。不足以凭借秦地而宰割天下,统御八荒。而一个人真要是在富贵后不回到自己的家乡,那才真是锦衣夜行,谁又看得见呢?因此项羽的心思是要回到彭城,要回彭城去称王。
��那个说客看见自己是大势已去,知道项羽是更加不会体恤秦地的民众的了,在他走之前,民众一定还要受到更惨烈的洗掠。急气攻心,这个说客气急败坏地说:“我早就知道你们楚国有一个怪现象,就是楚国的猴子喜欢在洗澡后穿戴人类的衣服帽子。但是,猴子就是猴子,是不能变成真的人的。你们楚人就是这样的猴子啊。”声音响彻大帐,众将吓得全无人色。而项羽的脸色在阴沉很久后终于爆发了:“来人,把这个家伙给我煮熟了喂狗!”
��楚军的几条军犬是吃了一顿人肉大餐了。而那个自称先楚故令尹后人的景楠早就得到风声不妙的消息而脚下抹油,溜之乎了。项羽也没有去追究那个人,甚至连过问也木过问一下。他已经在考虑威逼怀王迁都而自己好去彭城定都的事情来了。
第3个回答  2006-09-23
自己查啊!
第4个回答  2006-09-22
你去百度搜索一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