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概括全文

最好快点。要百分之一百正确。

讲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要只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03
本文主要写了。少年周恩来目睹了中国人在租界受到洋人的欺凌,却无处说理领悟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励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情,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第2个回答  2019-12-21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本文写到了周恩来小时候随伯父来到东北,听到了中华不振这个词,感到不理解,后来他到租界亲眼目睹到了中国妇女被欺负这件事,亲自感觉到了中华不振,理解了中华不振的含义,所以在修身课上,他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
第3个回答  2018-11-20
讲周恩来少年时代,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要只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第4个回答  2019-12-21
韩琴1009
LV.52019-03-18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写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可说理的事,从中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背景:辛亥革命爆发后,周恩来带头剪去辫子,并接触进步书籍,他读光复会领袖章太炎的书和同盟会的杂志,读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无论是章太炎难懂的古体文,还是梁启超的近体文,周恩来都认真阅读。

虽然进步刊物的思想侧重各有不同,但朴素爱国的道理是一脉相承的。周恩来的眼界随着阅读拓宽,思想得到升华,对事物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所以,当其他同学还从未想过为什么要念书时,周恩来已经明确地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