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以前是城市吗?现在那么小个地方怎么御敌呢

玉门关以前是城市吗?现在那么小个地方怎么御敌呢

玉门关最早是关隘,不是城市,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一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

玉门关正处在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上,中原与西域之间的来往必须通过玉门关或阳关出入。所以一开始玉门关的作用除了驻军外,主要用来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

到了唐代,玉门关已移至汉玉门关东约240公里之处。这里正处交通的枢纽地位,东通酒泉,西抵敦煌,南接瓜州(锁阳城),西北与伊州(哈密)相邻。且傍山带河,形势险要。其四周山顶、路口、河口要隘处今仍存古烽燧11座,如苜蓿烽、乱山子七烽等。所以,唐代玉门关不仅地处要道,形势也更险要。

到五代宋初,玉门关址又有了新的变动。东移至今酒泉城西不出百里的地方,当位于今嘉峪关市界内,已在安西县双塔堡东200公里的石关峡。

玉门关为何要东移石关峡?有其两方面的重要原因:一是从当时河西走廊一带的政治军事形势来看,石关峡的位置正当东面的甘州回鹘与西面的瓜沙归义军政权的分界处,自然成为东西交通的要口。二是与当时第五道的废奔,以及沙州社会长期稳定,沙州及其以西道路的畅通密切相关。第五道虽由瓜州 可直达伊州,无须绕行沙州(敦煌),驿程较短,但要穿越八百里的莫贺延碛,极乏水草,路况险恶。而如果由瓜州绕经沙州再至伊州(稍竿道),虽路程较第五道远了近百里,但沿途戈壁沙漠的规模较小,水草条件稍好,行走较易。于五代宋初的敦煌遗书等史籍中见,这一时期瓜、沙二州在曹氏归义军政权统治下,社会安定,穿越河西走廊的来往的行旅皆经由沙州而往,而未见有人取道第五道的,表明该道已弃之不甩,该道上设置的唐玉门关(双塔堡)自然随之废弃,遂被置于今嘉峪关市石关峡的新的玉门关所取代。

到了北宋仁宗景有三年(公元1036年),西夏占领整个河西走廊后,玉门关就从史籍上销声匿迹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23
玉门关在古代是以驻防军队为主要居民的地方,由于军队及其家属的需要,一些商人和手艺人被吸引而来,逐渐形成了城市。
地方太小,可能是现在的玉门关和原址不一样,边关的城市一般来说是被反复摧毁过的。
另外古代的军队守城,可以龟缩在城中,依靠城墙击退敌军,也可以出城安营扎寨,和城市成掎角之势,威胁敌军。
第2个回答  2009-10-23
开始时不是城市,是在交通要道上(就是两座大山之间的路)修起一座关卡,用来阻挡敌人,是用来驻军的
第3个回答  2009-10-23
西域有大片的沙漠,玉门关附近应该是当时主要的交通要道和水源地。如果控制了水源,敌军就是绕过关口,也无法长驱直入。
第4个回答  2009-10-23
玉门关是一个边关吧

人家将军什么的都在那边防守

就是怕别人攻打进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