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的疾病有哪几种?有什么症状?

如题所述

乳房炎是母畜乳腺的炎症,多发生在乳用家畜,特别是奶牛乳房炎更为常见,其特点是乳中的体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增多以及乳腺组织发生的病理变化。该病不仅影响产奶量,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产奶的品质,危及人的健康。
【病因】
病原微生物感染是乳房炎的主要发病因素,病原微生物的种类繁多,有细菌、支原体、真菌、病毒等,据报道有80种之多,较常见的有32种,其中细菌14种,支原体2种,真菌及病毒7种,这些病原体通过乳头管口进入乳房是感染乳房炎的主要途径。另外,当乳房受到摩擦、挤压、碰撞、刺划等机械因素,尤以幼畜吮乳时用力碰撞和徒手挤乳方法不当,使乳腺损伤,并通过厩舍、运动场、挤乳手指和用具而引起感染。泌乳期饲喂精料过多而乳腺分泌机能过强,应用激素治疗生殖器官疾病而引起的激素平衡失调,是本病的诱因。某些传染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也常并发乳房炎。另外,体内某些器官疾病产生的毒素,病原微生物产生的毒素,以及饲料、饮水或药物中的毒素也可影响到乳房而引起炎症。还有一些材料证明乳房炎与遗传有关。
【分类和症状】
现将最近的和临床上较为适用的方法介绍如下:
(1)以乳汁可否检出病原菌和乳房、乳汁有无肉眼可见变化划分——国际乳业联盟(International Dairy Federation,IDF,1985)。
①感染性临床型乳房炎
Infectious clinical mastitis
乳汁可检出病原菌,乳房和乳汁有肉眼可见变化。
②感染性亚临床型乳房炎
Infectious subclinical mastitis
乳汁可检出病原菌,但乳房或乳汁无肉眼可见变化。
③非特异性临床型乳房炎
Non-specific clinical mastitis
乳房或乳汁有肉眼可见的变化,但乳汁检不出病原菌。
④非特异性亚临床型乳房炎
Non-specific subclinical mastitis
乳房和乳汁无肉眼可见变化,乳汁无病原菌检出,仅乳汁化验阳性。
(2)以乳房和乳汁有无肉眼可见变化划分——美国国家乳房炎委员会(NMC,1978)。
①非临床型或亚临床型乳房炎
Non-clinical or subclinical mastitis
乳房和乳汁都无肉眼可见变化,要用特殊的试验才能检出乳汁的变化,通常称为隐性乳房炎(“hidden” mastitis)。
②临床型乳房炎
Clinical mastitis
乳房和乳汁均有肉眼可见的异常。轻度临床型乳房炎(Mild clinical mastitis)乳汁中有絮片、凝块,有时呈水样。乳房轻度发热和疼痛或不热不痛,可能肿胀。重度临床型乳房炎(Severeclinical mastitis)患乳区急性肿胀,热、硬、疼痛。乳汁异常,分泌减少。如出现体温升高,脉搏增速,患畜抑郁、衰弱、食欲丧失等全身症状,称为急性全身性乳房炎(Acute systemic mastitis)。
临床型乳房炎根据炎症性质还可分为
A.浆液性炎
浆液及大量白细胞渗透到间质组织中,乳房红肿热痛,往往乳上淋巴结肿胀。乳稀薄,含絮片。
B.卡他性炎
脱落的腺上皮细胞及白细胞沉积于上皮表面。
a.乳管及乳池卡他性炎
先挤出的奶含絮片,后挤出的奶不见异常。
b.腺胞卡他性炎
如果全乳区腺胞发炎,则患区红肿热痛,乳量减产,乳汁水样,含絮片,可能出现全身症状。
C.纤维蛋白性炎
纤维蛋白沉积于上皮表面或(及)组织内,为重剧急性炎症。乳上淋巴结肿胀,挤不出奶或只挤出几滴清水。本型多由卡他性炎发展而来,往往与脓性子宫炎并发。
③慢性乳房炎
Chronic mastitis
由乳房持续感染所致,通常没有临床症状,偶尔可发展成临床型。突然发作以后,通常转成非临床型。
④化脓性炎
A.急性脓性卡他性炎
由卡他性炎转来。除患区炎性反应外,乳量剧减或完全无乳,乳汁水样含絮片。有较重的全身症状。数日后转为慢性,最后乳区萎缩硬化,乳汁稀薄或黏液样,乳量渐减直至无乳。
B.乳房脓肿
乳房中有多个小米大至豆大脓肿。个别的大脓肿充满乳区,有时向皮肤外破溃。乳上淋巴结肿胀。乳汁呈黏性脓样,含絮片。
C.蜂窝织炎
为皮下或(及)腺间结缔组织化脓,一般是与乳房外伤、浆性炎、乳房脓肿并发。产后生殖器官炎症易继发本症。乳上淋巴结肿胀。乳量剧减,以后乳汁含絮片。
⑤出血性炎
深部组织及腺管出血,皮肤有红色斑点,乳上淋巴结肿胀,乳量剧减,乳汁水样含絮片及血液,可能是溶血性大肠杆菌等所引起。
对非临床型乳房炎主要以预防为主,对临床型乳房炎则以治疗为主。此外,如乳房结核、口蹄疫乳房炎、乳房放线菌病等特殊乳房炎,详见传染病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21
  你好;
  乳腺炎:多见于初产妇,产后2-4周左右,常在乳头破裂后发生。症见乳房红肿、疼痛、有硬结,并伴有发烧、寒颤等,早期可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乳房增生瘤:多发于30-45岁的妇女。肿块可见于一侧或双侧乳房。患者在月经前一周感到乳房胀满肿瘤、睡眠差肿块外形不规则,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月经来潮后消失。增生瘤不会癌变,不必治疗,一般在绝经期后自愈。

  乳腺导管乳头瘤:好发于40-45岁妇女。肿瘤体小而质软,疼痛不明显,乳头有血性分泌物流出。此病易恶变为乳头癌,怀疑有乳腺导管内肿瘤时,可进行乳腺管X线造影,确诊后应及早施行手术。

  乳腺囊肿:常见于50岁左右妇女,多为乳房受暴力冲击后,乳房小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血液被吸收和破坏掉后形成囊肿。患者感到乳房钝痛和不适,肿块用手触及时与皮肤无粘连,质地较软,有活动感,患者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乳房脂肪瘤:多发生于中年妇女,呈单边生长,生长较慢,肿块为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边缘清楚柔软,治疗以手术摘除为主。

  乳腺癌:常见于中老年妇女。肿块生长较快,质地坚硬,边界清楚,表皮呈橘皮样改变;早期疼痛较轻,晚期加剧;癌肿块破溃后形成茶花样溃疡。早期发现应及时去医院进行乳房根治切除手术,配合化疗及放疗。

  乳疼症:在月经前一周开始发生。表现为乳房胀疼活动量加重,甚至乳头不敢触碰,而月经来潮后逐渐消失,下一月经周期重新出现,乳房检查无明显肿块。可接经前期紧张症进行治疗。多数2-3年内也可自行消失。

  乳房纤维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中年妇女。由乳腺和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而形成。患者一般无任何症状,月经过后也不消失。肿块好发于乳房外上部,表面光滑,质地坚硬,边界清楚,无压痛,有移动感,癌变机会较少。可在早期进行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11
当乳房小叶增生时,由于慢性的炎症,引起腋窝等处淋巴结重大是正常现象,不要害怕,乳腺的小叶增生治疗的时间是比较漫长的,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所以,不要着急,放松心情,不要刻意的去挤压双乳。

您的全身酸软,建议您服用乳癖消,桂枝茯苓胶囊,加味逍遥丸,坚持服药,放松心情,不要总是发脾气,一定会好的。

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疾病,所以,不能太在意,也不能不重视,最好是半年做一次复查,是最主要的。
第3个回答  2009-10-21
常见的有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
第4个回答  2020-12-23

女性乳房疼痛可能预示着什么,专家说是乳腺疾病三大症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