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经过、结果(要简略)

我是要简略的,出预习卷用

辛亥革命:

起因: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

经过:

①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金兆龙发起武昌起义。

②1912年元旦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

③1912年3月袁世凯强袁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结果:袁世凯二次革命失败复辟帝制失败激发民族愤怒,段祺瑞卖国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爆发护法战争,1918年5月孙中山愤而辞职,护法战争失败。

新文化运动起因:

1、政治:北洋军阀对外出卖主权,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有个进一步的发展。

3、文化:袁世凯等人宣布"尊孔复古"这与当时先进的知识份子所要求的不符。

过程: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反对封建专制愚昧,提倡民主与科学历史。

结果:严重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先进的知识份子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之洗礼,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之发展,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先进的知识份子改造国家,拯救社会之利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09
1911年中国爆发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该年以干支计为辛亥年,故名。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其领袖孙中山。
过程:①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武昌起义爆发。②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③袁世凯强大的军事力量,列强的支持,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支持,革命党人的妥协,使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到了袁世凯手里。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历史意义:①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从此,列强在中国再也找不到能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③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④他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成为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动力量。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
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民主知识分子所不容(直接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第2个回答  2009-10-09
[思路分析]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解题过程]

戊戌变法
(1)准备:康有为上书,光绪帝“不甘作亡国之君”,下令筹划变法。
(2)组织:保国会的成立。
(3)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变法。
(4)主要参与者:康有为、谭嗣同、刘光弟、杨锐、林旭等。
(5)措施: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
(6)性质: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7)意义:①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②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
(1)武昌起义起义时机:
①四川保路运动扩大,湖北敌人力量空虚。
②湖北革命团体在同盟会推动下,积极准备起义。
③新军成为起义的主力。
(2)起义经过:
①爆发: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金兆龙率新军士兵占楚望台军械库。
②胜利:武汉三镇光复,史称“辛亥革命”。
(3)政权建立: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为都督,建号“中华民国”。
(4)清朝瓦解:各省纷纷独立,清统治土崩瓦解。
(5)潜在危机:部分革命党人不注意组织和发动群众;立宪派、旧官僚投机革命。
(6)中华民国的成立
成立:1912年1月1日,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黎元洪为副总统,以中华民国纪元。
性质: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是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指出:“临时政府,革命时代之政府也。”
(7)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8)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功绩: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局限性: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新文化运动
(1)背景:①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②袁世凯尊孔复古。
(2)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主要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愚昧;提倡科学,反对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6)十月革命后的新内容:宣传社会主义。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创办《每周评论》。
(7)意义: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历史背景
国际:
①一战期间,日美加紧侵华,人民反帝情绪高涨。
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方向。
国内:
①北洋军阀政府卖国、独裁、混战。(社会因素)
②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使工人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阶级条件)
③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特别是对社会主义的宣传。
(思想条件)
(3)意义:①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②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③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④发生在十月革命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对宣传马克思主义起了推动作用。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05
起因: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
经过:①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金兆龙发起武昌起义
②1912年元旦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
③1912年3月袁世凯强袁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结果:袁世凯二次革命失败复辟帝制失败激发民族愤怒
段祺瑞卖国孙中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爆发护法战争
1918年5月孙中山愤而辞职,护法战争失败。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7-19
1905年清政府发布新政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辛亥革命
1914-1918资本主义壮大推动了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