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意思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意思

《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近义词: 以人为鉴 意思: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

扩展资料

以人为镜

网上有个流传甚广的笑话:农场主抓住了一头猪,猪大声哀嚎,奋力挣扎,绵羊和奶牛看不顺眼,批评猪说,我们经常被抓,不像你这样大惊小怪。猪回答说,他们只要剪你的毛,挤你的奶,可是却要吃我的肉呢。

这个故事的寓意很明显,绵羊和奶牛不能站在猪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所以它们永远无法了解猪的痛苦。所以我们要了解别人,就要学会换位思考。能设身处地,才能同情,才能宽容。

可以明得失

我们通常所主张的换位思考,只停留在想象、假设的层面。所获得的印象自然也是浮浅的。湖南卫视的《变形计》却把“换位”付诸实践。有了亲历亲为的生活体验,这种认识自然会更加深刻。曾有一期《变形记》讲述了两位少年的故事:一位少年生活在繁华的西安都市,家庭条件优渥,却颓废消沉,终日沉迷网络;另一位少年生活在贫瘠的贵州山村,父母务农,他一人在家操持繁重家务。在湖南卫视的安排下,两位少年交换角色生活。

这一段互换的生活经历,其意义两点:一,使人跳出原有的生活圈子,以另一种眼光,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观照自己,对原来的自己更加冷静客观地评价;二,使人获得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因此有更宽阔的视野与更丰富的参照系统,对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事实也的确如此。贵州农家少年走出大山,极大地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了解到山外更广阔的天地,从而对人生有了更高远的追求,收获尤大。那位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西安都市少年,终于懂得生活艰难,尽管此后他的成长仍会充满矛盾与挣扎,但他至少不再满足于那方狭小虚幻的网络世界。这一段经历,终会成为他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9
以别人的事迹跟自己最比较,可以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出处 《墨子·非攻中》:“君子不镜于水而镜於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文言文出处《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六》

[原文]郑文贞公魏征寝疾,上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子欲以妻其子叔玉。戊辰 ,征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征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征不已,谓侍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译文]郑文贞公魏徵卧病不起,太宗派人前去问讯,赐给他药饵,送药的人往来不绝。又派中郎将李安俨在魏徵的宅院里留宿,一有动静便立即报告。太宗又和太子一同到其住处,指着衡山公主,想要将她嫁给魏徵的儿子魏叔玉。戊辰(十七日),魏徵去世,太宗命九品以上文武百官均去奔丧,赐给手持羽葆的仪仗队和吹鼓手,陪葬在昭陵。魏徵的妻子说:“魏徵平时生活检朴,如今用鸟羽装饰旌旗,用一品官的礼仪安葬,这并不是死者的愿望。”全都推辞不受,仅用布罩上车子载着棺材安葬。太宗登上禁苑西楼,望着魏徵灵车痛哭,非常悲哀。太宗亲自撰写碑文,并且书写墓碑。太宗不停地思念魏徵,对身边的大臣说:“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齐衣帽,将历史做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隆替,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确知自己行为的得失。魏徵死去了,朕失去了一面绝好的镜子。”
指要:本文记载之事,发生在唐太宗贞观17年(公元643年)。从魏徵“寝疾”,到“薨”,唐太宗的一系列的言和行,表现了魏徵的“平生俭素”和忠谏,更突出了唐太宗是一位清醒贤明的君主。特别是“三镜”之说,成为后世称道的名言。

名句: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译: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端正衣帽,将历史做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更替之因,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知道自己行为的得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05
他人是镜子,可以照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他人可看你可以与他人比较,见其好孬,你可以与他人比较见其得失。
人做得好不好看他人对待怎样,他人又是自己言行的校正器,他人的好恶神态可以左右自己的言行。人是由群聚动物进化而来的,人是参与社会化大生产的人,一个人的人缘怎样可说明人做得怎样。
人缘在相合中,合时,合境,合地,合人,合行合动,人与人心理相合才会相近才会相好,人与人心理相合势头大才人缘好,多与兴趣偏执的一二人相合反而影响上人缘,要想人缘好与时俱进合社会的大气候不可少,将自身溶于社会中,社会是最大的缘,社会这最大的缘会聚拢人心,使其中的每一个体得着彼此协作的人缘。
人缘得之于与人合行合动,合群是大前题,人得与众人打成一片,成为有机的自然的一分子,心气不高不低重要,人不可自高自大,人不可将自己与他人作对比,只图玩得轻松自如就行,分别心在人群中是有碍心。
人群的一致目标是将一个个的单独的人粘连成一个整体,使单个的人成为社会的人,使单个的人成为社会好用的人,使单个的人成为好彼此协作共事的人。
第3个回答  2008-08-12
指的是李世民的喜欢直接上书的大臣魏征.
他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观,现在魏征去了,我失去一面镜子了;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 D.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 .以民为镜,可以知载覆

虚心纳谏

鼓励群臣进谏,自己也乐于纳谏,勇于改过,做到了真正的从善如流,这既是唐太宗身上最大的亮点,也是他一生美德的根基,如果没有这一点,他充其量也不过和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等人一样,只是一名成功的开国君主而已。
在一代名臣魏徵死后,唐太宗悼念他时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盛衰得失),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这是一句被后世广为传诵的名言,但这里有不准确的地方,唐太宗其实不是以魏徵为镜子,来察看自己的得失,他借鉴的镜子其实是隋炀帝杨广。魏徵不过是位目力奇准,又敢于校正太宗过失的好监督而已。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1
  以人为镜 成语 以人为镜
  发音 yǐ rén wéi jìng
  解释 把别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借鉴。
  出处 《墨子·非攻中》:“君子不镜于水而镜於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文言文出处《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六》
  [原文]郑文贞公魏征寝疾,上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相望于道。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子欲以妻其子叔玉。戊辰 ,征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征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上自制碑文,并为书石。上思征不已,谓侍臣:“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译文]郑文贞公魏徵卧病不起,太宗派人前去问讯,赐给他药饵,送药的人往来不绝。又派中郎将李安俨在魏徵的宅院里留宿,一有动静便立即报告。太宗又和太子一同到其住处,指着衡山公主,想要将她嫁给魏徵的儿子魏叔玉。戊辰(十七日),魏徵去世,太宗命九品以上文武百官均去奔丧,赐给手持羽葆的仪仗队和吹鼓手,陪葬在昭陵。魏徵的妻子说:“魏徵平时生活检朴,如今用鸟羽装饰旌旗,用一品官的礼仪安葬,这并不是死者的愿望。”全都推辞不受,仅用布罩上车子载着棺材安葬。太宗登上禁苑西楼,望着魏徵灵车痛哭,非常悲哀。太宗亲自撰写碑文,并且书写墓碑。太宗不停地思念魏徵,对身边的大臣说:“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齐衣帽,将历史做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隆替,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确知自己行为的得失。魏徵死去了,朕失去了一面绝好的镜子。”
  指要:本文记载之事,发生在唐太宗贞观17年(公元643年)。从魏徵“寝疾”,到“薨”,唐太宗的一系列的言和行,表现了魏徵的“平生俭素”和忠谏,更突出了唐太宗是一位清醒贤明的君主。特别是“三镜”之说,成为后世称道的名言。
  名句: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译: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端正衣帽,将历史做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更替之因,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知道自己行为的得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