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病辅助治疗的药物有哪些?

如题所述

肝脏疾病的防治比较复杂,目前尚无特定有效的药物,兽医临床多采用中兽医辨证施治,并加用一些辅助药物以提高疗效。常用于肝脏病辅助治疗的药物可分为:解毒保肝药、抗脂肪肝药和利胆药等。

(1)解毒保肝药:常用的药物有肝泰乐、维丙胺等。

肝泰乐又称葡萄糖醛酸内酯,内服吸收后分解为葡萄糖醛酸,在肝内与一些含酚基、羟基的代谢物、药物或毒物结合,结合物无毒,且水溶性增加,易于排出体外,起保肝解毒作用。此外,尚可降低肝淀粉酶的活性,减少糖元分解,使肝糖元量增加,降低肝脂肪沉积。本品亦为动物机体结缔组织的组成成分。用于肝炎、肝硬变、食物和药物中毒以及关节炎等疾病。肝泰乐片,内服一次量,犬0.1克,一日2次。肝泰乐注射液,肌内或静脉注射,一次量,犬0.1克。

(2)抗脂肪肝药:当脂肪摄入过多、有毒物质对肝脏损害及胆碱缺乏等,会导致肝代谢脂类的机能障碍,使脂肪不能转运而在肝细胞中积聚形成脂肪肝。能够降低肝脏脂类、恢复肝脏代谢功能的药物有氯化胆碱、蛋氨酸和肌醇等。

氯化胆碱能促进肝脏中的脂类向血液转运,减少肝脏的脂类,故有抗脂肪肝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促生长、预防和治疗畜禽脂肪肝。亦可用于家畜急、慢性肝炎及怀骡驴(马)妊娠毒血症的治疗。内服一次量,马3~4克,牛1~8克,犬0.2~0.5克,猫0.1克。

(3)利胆药:利胆药能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空,预防胆道上行感染和治疗黄疸。

去氢胆酸可促进胆汁分泌,但只增加胆汁总量不增加其中固体成分,故胆汁稀薄,可通畅胆道,达到利胆作用。用于慢性胆囊炎、胆囊及胆道功能失调等。胆道完全阻塞时忌用。内服一次量,犬0.125~0.25克。

另外,内服少量硫酸镁也能刺激十二指肠粘膜,反射性地引起总胆管括约肌松弛、胆囊收缩、促进胆囊排空而产生利胆作用。用于阻塞性黄胆、慢性胆囊炎等。

中药茵陈性苦、辛、微寒,功能为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和胆囊疾病,特别是急性肝损害时,能明显改善症状和缩短病程,尤以消除黄疸症状最为明显。用法用量:马、牛18~45克,猪、羊6~15克,兔、禽0.9~1.8克,水煎内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