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当上皇帝的恭亲王奕欣是怎样度过晚年的?

如题所述

恭亲王奕欣是晚清时著名的政治家,不仅很有能力,而且仪表堂堂,是当时道光皇帝比较喜欢的皇子之一。人们之所以说这位王爷差点当上皇上,那是因为道光皇帝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曾经在咸丰皇帝和奕欣之间犹豫不决,后来道光皇帝下定决心选择了咸丰帝,这就使得这位才华过人的皇子,在最后只是成为了一名王爷。

恭亲王奕欣

这位王爷出生于19世纪30 年代,在众多皇子中以聪明好学,善于骑射而闻名,也正是如此,才使得当时的他能够从众多皇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皇帝接班人的候选人之一。可是后来却被他的哥哥比了下去,其实恭亲王的落选不仅仅因为咸丰帝背后的力量,还于当时一系列的原因有关,例如就咸丰帝和恭亲王的生生母亲来说,一个是孝全皇后,一个是贵妃,所以从出生来说,恭亲王就已经被哥哥比了下去,而且就皇后和这个贵妃家庭背后的权势来说,皇后的家人大都在京城中任职高官,享受厚禄,而贵妃的家人在京城中的势力却很是渺小,这就使得道光皇帝在考虑立将来皇帝的问题上,较为重视了这两个孩子母亲家背后的势力,所以就咸丰帝来说,他的上位更容易获得朝中大员的支持。

最重要的是,古代向来都有立嫡和立长的传统,奕欣不论是从年龄上、出生程度,以及背后的势力来看,都远远不如自己的哥哥,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道光帝在考虑接班人的时候,从最初的举棋不定,到后来的下定决心。在后来,道光皇帝在其在位的二十九年间,下令将奕欣的母亲修建陵墓,并且规定在静贵妃死后只能葬入妃园。也正是这样的一则命令,使得奕欣明白了自己想要登上皇位,继承大清的大统已经成为了泡影。

后来,他的哥哥最终成为了大清最后一任握有实权的皇帝,而他也成为了亲王,也就是后世人们所称呼的恭亲王。人们对于他的印象是清朝的十二大铁帽子王,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亲王。

在他的哥哥成功的继承了大统,成为了皇帝后,他也在该年间担任了领班军机大臣,可以说是重权在握。但是清政府的安宁,在第二次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时候就被打破了,虽然此时的国家受到了列强的侵害,虽然此时的朝廷很是慌乱,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中,他被任命为全权的钦差大臣,开始负责于各位列强的周旋和谈,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在后来清廷和列强的交流、外交以及谈判上,他的出现便很是频繁,同时他也参与了关于《北京条约》的签订。

在后来,他的哥哥因为疾病驾崩,年龄尚小的同治皇帝成为了大清的新一任皇帝,他也因为配合两宫太后进行了政变,成功的将政权从咸丰留下的辅臣手中夺取,在事成之后,他便被授予了议政王。

晚年的奕欣

这位恭亲王一生对大清所做的贡献,比他的哥哥咸丰皇帝更多,他在后来的时候不仅主张国家的自强,还大力支持洋务运动的开展,这为当时清国的发展,对中华民族开眼看世界提供了一定的机会和平台。

但好景不长的是,在他的晚年,因为慈禧想要加大权力的集中,对于这位有能力的亲王进行一定的压制,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他在后来的时候,没有什么其他的建树,每天生活的很是消极。

他于光绪二十四年的时候病逝,与世长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2
他的后半生因不断受到慈禧的打击,导致他在政坛上起起落落,锐气逐渐消失,晚年更是消沉,政治上毫无作为。生活上也不幸福。他的四个儿子要么不务正业风流成性,要么幼年夭折,这对他的精神也造成很大压力。
第2个回答  2020-04-02
支持洋务运动,镇压太平天国,解决了清朝的一些危机,政治上大起大落,家庭生活不幸,四个儿子早逝了三个,另一个也和义和团运动有关而被剥夺了官爵。
第3个回答  2020-04-02
万年的他可谓是“凄凄惨惨戚戚”,由于恭亲王十年闲赋在家,慈禧的势力早已膨胀起来,因此处处打压恭亲王,导致其晚年的生活困苦潦倒。
第4个回答  2020-04-02
据说因不断受到慈禧的打击,到晚年更是消沉,在政治上毫无作为。所以一病不起,最后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