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停放新规8月起施行,违规停放最高可罚1000元,具体规定是什么?

如题所述

在我们的生活中电动车是我们常见的代步工具,它的体型小便捷,这些优点受到了非常多市民的青睐,但是近年来电动车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小区电动车乱停放和充电引发的安全事故。有关部门公布了相关的规定,8月起施行。

针对电动车问题,具体规定是什么?

应急管理部公布了《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其中提到:

8月1日起,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非经营性个人,最高可处以1000元罚款;而如果是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将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这一条新规非常好用,可以纠正部分电动车车主的这种不安全用车行为。

我们小区就有非常多人喜欢把电动车停放在公共门厅,物业刚清完,隔两天车主又把车停放在公共门厅或者过道,真的是屡教不改,并不是我们小区没有电动车停放处,电动车的停放处就在1楼的架空层,离公共门厅不到100米,可是他们却连着这几步路都不愿意走。

小区有公共的充电桩,价格也不贵,有些人就是喜欢把电动车推进电梯,推到家门口,然后拉条排插出来充电。真的是置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于不顾。

有了新的规定出来,物业管理也就方便很多了。这个政策是非常好的,有些网友表示小区没有充电桩,没有停车场怎么办?这确实是很多小区存在的一个问题。

说说个人的看法:应该堵疏并重,一方面除了禁止电动车上楼,另一方面也要加速充电桩的建设,让居民能平价充电。

1、充电桩的建设

很多小区没有电动车充电桩,应该加快建设,这样有电动车的市民才可以为电动车充电。有些小区有充电桩,但是充电桩很少,每一次去充电都是满满的电动车,没有充的位子。除此之外,还要需要加强对充电桩的管理。

2、充电价格

有很多人不愿意去充电的充电,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充电桩充电的价格太贵了,有网友表示他们小区的充电桩一个小时要4元,价格不能太贵,最少要保证市民冲的起电。

3、电动车停放安全

有部分小区管理的不是那么严格,很容易造成电动车丢失,这也是很多车主不愿意把电动车停放在停车场的原因。

相信有这一条规定出来之后,很多小区会开始统一建设充电桩和停车棚,也会加强电动车的管理,这样安全隐患就会下降很多,对于使用者来说也是非常方便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01

随着我国电动车的发展,电动车数量和电动车质量都在进一步提升。而为了大家日后更加规范和更加安全的使用电动车,国家近年来也越来越加强了对电动车的管理,一是关于电动车的上牌,二是关于电动汽车的规定,以及解决电动汽车充电桩等问题的规定。

 近日,国家也同步出台了关于电动车停放和管理的相关规定,违规停放的最高可罚款1000元。

其中关于电动车的具体规定如下: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电动车规定: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就有可能面临处罚风险。

该条款发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5号《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已经于2020年12月28日应急管理部第39次部务会议审议时通过。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

也就是说自2021年8月1日起,再违规停放,就将面临被罚款的风险。

那么国家为什么要出台此政策,出台背景是什么?其实一早就有迹可循:

一、 国家近年来对电动车的整治和管理

2018年11月,工信部、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组织开展低速电动车清理整顿工作,严禁新增低速电动车产能,加强低速电动车规范管理。

低速电动车主要指行驶速度低、续驶里程短,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技术水平较低,用于载客或载货的三轮、四轮电动机动车(包括老年代步车等)。多数产品属于道路机动车辆,但生产使用未纳入机动车管理体系,产品制动、转向、碰撞等性能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

近年来,部分地区出现低速电动车大规模生产使用情况,其无序增长加剧了城市拥堵,由其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呈快速上升态势,严重影响城市绿色交通、慢行交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从源头上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经国务院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开展低速电动车生产销售企业清理整顿;严禁新增低速电动车产能;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与此同时,2018年还发布了关于电动自行车新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

2019年国家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实施监督的意见》,要求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登记上牌、各地建立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制度、严禁生产不符合新标准的电动自行车。

而多地也早已展开了关于电动车的治理和上牌管理制度。

 


二、 电动车安全事故频发和带来的安全风险

2019年开始,我国对电动自行车也有了新国标,其中就设置了几个重要指标,包括:

1、整车质量小于55千克,车体宽度不超过0.45米,鞍座长度不超过0.35米,前后轮中心不超过1.25米;2、车速达到15公里/小时时发出提示音;3、必须具有脚踏骑行功能;4、蓄电池电压不超过48伏,电机功率调整为400瓦。

背景就是电动自行车带来的严重安全事故风险。

1、无牌上路,缺乏交通安全意识,随意闯红灯、变车道、逆向行驶、随意掉头、按规定车道行驶、超速等,成为电动车造成交通事故的一大主要原因。

2、电动车多地起火引发火灾事故,也成为政策层面关注的一个要点。

尤其是近年来关于电动车停放在地下室或者楼道内充电等,因为电路短路,或者电动车本身原因的自燃等因素引发的起火事故不在少数。可能原因有电瓶车本身的电池老化问题、私接电线问题、电动车私放在楼梯间、走到或者室内等场所。都成为引起火灾的重要原因。 

三、 未来电动车的可能发展方向

随着国家对电动车态度的进一步明朗。未来电动自行车可能的发展方面就是进一步更加的规范化和更强的安全标准;另一方方面就是产能可能逐步减少,像电动汽车方向过渡。就像曾经风靡一时的自行车逐渐被电动车和汽车所取代一样。

第2个回答  2021-07-01

中国应急管理部令(第5号)《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指出,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根据情况进行罚款,罚款的标准如下。

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具体规定在mem.gov.cn网站查看)这是《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五章的条款。


关于电动车的停方,国家之所以会有这个条款产生,是应急管理部门处于公共场所消防安全方面的考虑做出的规定。因为电动车违规停放造成的安全事故非常多,所以现在公共场所、住宅小区大都设有专门停放电动车辆的车棚。

一、城市里的电动自行车增多的原因

现在城市里的汽车数量过多,导致了经常能遇到堵车的情况。所以,住所离自己上班近的人,大多会选择使用电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而并非汽车。因为距离近的话,电动自行车的速度要比汽车更快,而且更为方便,也不用烦恼停车的地方。

电动自行车的出行成本和总体效率要比其他交通工具成本低。当然走路和自行车成本更低,但是速度和效率却无法和电动自行车比。所以城市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但是在2021年8月1日前,对于这些电动自行车的摆放,却没有严格的要求。


二、电动自行车会被大家摆放到危险的地方的原因

由于电动自行车是由电池提供能量来驱动的,而铅酸电池是可以回收利用的,锂电池更是可以二手出售,而且这两种电池的价格在回收时都非常高。所以社会上就出现了一些专门偷电动自行车电瓶的小偷,比如出狱后赚得盆满钵满永不打工的电瓶大盗“窃格瓦拉”。

为了防止自己的电瓶自行车不被破坏,为了防止自己的锂电池不被偷盗,我们成了电瓶自行车的守护者,门厅、客厅、摄像头下,所有我们觉得安全的地方,都成了我们摆放电动自行车的场所。


三、电动自行车胡乱摆放引发的火灾

因为电池这种东西有一定的危险性,很有可能在震荡当中发生爆炸、起火等情况。所以在日常搜索新闻时,我们经常能在社会新闻中看到,某个地方的电动自行车又引发了火灾,某个人将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突然起火之类的新闻。

由于小区内能摆放电动自行车并且比较凉快的地方,就只有楼梯间、门厅、过道、还有自己家中。很多人都会将电动自行车放到上述的地方,让本来就狭小的空间变得更加难以通过。一旦发生火灾,这些电动自行车就会变成“定时炸弹”危害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四、总结

很多人都抱着侥幸的心理,将自己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到不应该停发电动自行车的地方。在2021年8月1日之后,不管会不会引发火灾,这些安全隐患都将被排除,因为罚款是肯定的,不是侥幸能逃避的。

第3个回答  2021-06-30
不能在楼梯里面停放,不能在走廊里面停放,不能在安全出口停放,不能在室内公共场所,也不能在这个地方充电。
第4个回答  2021-06-30
具体规定是,从8月1号开始,电动车不能乱停,也不能随便充电,尤其是消防通道,楼道口,安全通道,电梯,公共的建筑门厅等等,如果屡教不改,会除以1000元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