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阳历?什么是农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03

阳历,也叫太阳历,就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依据,制定的一种历法;农历,是中国传统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但是同阴历差异比较大。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中国传统历法结合了阳历和阴历的功能,农历更符合农时规律,相对更重视农业的历法。

阳历,其实也分很多种,现在通行的公历,其实只是阳历中的一种而已,他平年为365天,每年一个闰年,每满一百年少闰一年,历年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差26秒而已,所以相对更为精准一些。这不历法浸透了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是古代埃及人发明,由古罗马人发扬光大的一种历法,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以及基督教的崛起,使得这种历法传播于世界各地。

中国历史上共有102部历法,这些历法对中国文化和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医学、哲学、天文、数学等方面影响极大。中国在上古时代,就已经采用了干支纪元,而干支的发明,就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年份。夏朝之后,历法就已经相当完整了,到了秦汉,历法已经成为系统性科学,并且全国历法统一。一直到中华民国成立,国内才改用西历。新中国成立之后,全国采用西历,也就是现在人所称的阳历,以公元纪年,并且保留了夏历,1970年将“夏历”更名为“农历”。

农历兼顾了太阳、月亮和地球的关系,而且天数由定朔日规定,人为因素较小,天文学意义极大,并且属于阴阳合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具有极为分明的中华文化元素。事实上,中国传统节日都同农历息息相关,所以说农历其实更符合中华传统,只是为了国际化,目前更注重阳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