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致远什么意思 为什么致远

如题所述

宁静致远的意思是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出处:蜀汉诸葛亮《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心里如果有杂念,就不能达到成功的境界。想要成功就要心无旁骛的专心做一件事情。

示例:所谓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非读书不能达到的境界。

反义词

急功近利 [ jí gōng jìn lì ] 

释义:急于追求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九·对胶西王》:“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

例句:搞学术研究需要刻苦钻研,长期努力,急功近利是不行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9

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远大的目标。

出处:三国时期·《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白话释义: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1
宁静致远:其意是要求人们,静下心来,潜心苦学,冷静的观察世事的变化,唯如此,才能高瞻远瞩,明察秋毫。

致远:是说明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7-20
出自于诸葛亮的“戒子篇”。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意思是: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致远在这里的意思是高瞻远瞩,所以就没有为什么了。
第4个回答  2009-07-11
此句出自诸葛亮的《戒子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澹泊就不能明晰志向,不宁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 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经时济世,可悲地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却哪里来得及!
[按]
澹(音zhan1)泊:恬淡,淡泊。
yin慢:放纵、懒散。

//网上转载或有以“yin慢”为“yin漫”者,谬矣。
//“险躁”之“险”并非“危险”,盖奇正之辨,正者端然正大,稳厚,而成其功时日旷久,故有奇者,求一时之速,求一弃万,行之其道,有如履薄冰之危,即“险”,文中便是求速冒进而不顾全面之意,故以偏狭片面为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