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9
论述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教育界长期争论的问题。

在争论中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见解,其中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掌握了知识,自然就会有能力,因此,传授知识比培养能力更重要;另一种意见认为,在当今科技革命,“知识爆炸的年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持这两种意见的人,虽然能用不少理由来正面论证自己的观点,但又很难有力地否定对方的观点。

怎样认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一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取得共识:(1)掌握知识(含技能)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得越深刻,掌握得越牢固,相应的技能越熟练,越有利于能力的发展。如果离开掌握知识的活动去谈发展能力,则能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就是说,有了较丰富的知识,才可能有较强的能力,不能离开传授知识来培养能力。同时,能力发展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前提。

掌握知识快慢、难易、巩固的程度又依赖于一定的能力,没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如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就不能掌握知识,知识掌握受能力的制约。能力越发展,知识掌握得越好。

而且掌握知识的目的,也在于发展能力。因此,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是对立的统一,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两者都是教学的基本任务,都很重要,不应有轻重之分;两者应是同时进行的,不能有先后之分。

(2)知识与能力之间不仅有联系,而且有区别 所谓区别,是指知识和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各自有着不同的内容,彼此不能划等号。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认识所做的概括,是从社会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是客观规律在头脑中的反映,知识有量的规定性;能力是心理过程的个别特点,它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保证活动胜利完成的个性特征的综合,是获取经验的心理发展水平。

实践证明,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不一定同步,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别。许多事实也说明,同样的考试分数在不同学生身上有着不同的含义。

有的学生分数高发展水平也高,表现出善于观察,反应敏锐,思维有条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分数高是靠死记硬背得来的,理解能力差,思路狭窄,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即所谓“高分低能现象”。(3)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转化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知识的掌握是形成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

但是,学生能力的发展不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自发地进行的。认为学习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地发展了能力,或有了能力就自然掌握了知识的看法都不符合实际。

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转化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的。并不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对能力发展的影响起促进作用,有的还对发展起阻碍乃至抑制作用。

因此,教师们在抓好“双基”教学的同时,要创造多种有效的条件和方式,把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统一起来,使学生成为有知识和有智慧的一代新人。
如何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一、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基础إ

万丈高楼平地起,离开了知识谈能力是空谈;学生没有基础知识去培养其能力简直是幻想。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一方面知识陈旧率加速,要求人们具有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现有的学科教育还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发展能力成为教育的主旋律。

إ 1、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我们不难设想一个知识贫乏的人,怎会有超群的能力呢?就机器人教学而言,一个学生不具备机器人的基础知识,根本就谈不上解决机器人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有什么创造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如何控制机器人步态平衡控制?解决这一问题要有一定的能力,而能力的来源是从书本中或上课时老师提供的基础知识之上有机的整合结果。有关专家系统的研究表明,一个领域内善于解决问题的专家必须有5~20万个知识组块,一个专家再有能力,如果设有具备这个领域的专门知识,就不能解决这个领域的问题。能力是基础知识加以升华而产生的。

إ 2、掌握知识就应当了解事物的本质。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并不意味着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有时即使头脑中具备了解决某一问题的全部知识,也不能保证这个问题就能得到解决。有些人掌握的知识灵活,有些人掌握的知识死板僵化。例如在通过了解事物的本质来掌握知识还可以为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3、掌握知识应用网络化,应用知识应层次化。如果知识在头脑中无条理的堆积,有时,堆积越多,越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为在遇见问题时,他很难从杂乱无章的知识堆中提出有用的知识 。原因在哪里,这就不难解释了,因此在教育中重视对知识的应用及应用到哪个层次是很有必要的,对知识的梳理,构筑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对解决问题是大有好处的,掌握好网络知识对解决框图题就会降下许多难度。

二、培养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培养能力是教学目的之一,学就是为了用,这是最浅显不过的道理,人把学到的知识如何运用?运用到什么地方?这就是知识的运用能力的问题,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目光应当放远一点,为了学生今后有更多的发展空间,素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培养能力的同时可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培养能力也可为学习新知识提供条件。

2、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应是具有自我获取知识,更新知识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学会如何学习和思考,培养人终身学习能力,才能使学生适应未来学习化社会的要求,同时学习能力是进行创造和实践的基础,试想一个不知道怎样学习和思考的人,又如何能独立地进行实践和创造呢?当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很多地方还相当陈旧,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导致掌握的知识僵化、呆板。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改变这个方面,对于这一点最关键的还是教师的观念发生根本的改变。

3、能力的培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许多能力需要去培养,而人的个体间也存在差异,而且有时差异较大,不管他们之间存在多少差异,有一点是相同,在能力提高方面都有一个“台阶”式的上升过程,所以在能力培养中应注意学生本身具备的知识基础,创造出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接受的问题情景。在教学中应重视个人间的差异,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引导学生去联想所学、所闻、所见的知识,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能力的更高层次。

总之,绝非简单的反映和识记某些化学事实、概念和原理,而是经过师生、生生及学生与其他多种媒体的交互作用,获取知识,同时培养了自身的能力,并且使学生完善自身的认识结构、提高了思维品质。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两者之间具有一致性,同时也具有矛盾性,就如同唯物辨证法中对立统一关系。它们两者之间的一致性是指发展能力是要建立在一定基础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的,完全没有经过知识传授这一过程的人,就算是天才,也不可能有多大的成就。这种一致性就是表现在对于基础的、实际的、必需的知识的要求上。而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每一个人的时间、精力与学习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所有方面面面俱到,如何安排好知识积累与能力发展的时间与轻重,就成为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这也正是两者之间的矛盾所在。哪一个是人一生中应该注意或学习的重点,许多人各有各的看法。

从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矛盾性来看,这两者势必衍生出两种不同的理论上的主张,现实教育中也会因此出现许许多多令人难以解决的问题。在传授知识的角度来看,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所谓“学海无涯”。就是因为知识的这种无限性,才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去追寻、去探索,这样子人类所拥有的知识与对宇宙、对世界的认识才会不断向前。从这种理论主张出发,教育就应该将知识的传授作为一切的中心,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与掌握,提倡终身教育与学习。而发展能力,最多只能是作为一个侧面去对待。对于学生知识积累的考察,则通常是用卷面考试的形式,从卷面分数得出高低。分数越高,也就代表知识积累越好。这种教育理论和教育方式带来的问题就是“高分低能”的情况。报纸上经常列举的“高分状元”连基本家务都不会做、清华高才生向狗熊泼硫酸等等的事例,就是最好的证明,也是这种只重视知识积累的教育带来的问题与弊端。从发展能力的角度来看,每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对于社会运作起作用的是每一个人所做的事。具有怎样的能力决定一个人可以做怎样的事情,可以做到什么程度。能力的发展是一个人自身素质的提高,也是对于知识的一种综合运用。所以,从重视能力的发展的教育出发,就应该不仅仅只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善于诱导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发掘自身的潜能与天分,做到“因材施教”。例如从少年作家韩寒的事例来看,他对于文学的确是非常的有潜能与天分,尽管他其他的基础知识积累并不好,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扼杀了他其他方面的能力。如果硬要他一定学习好基础知识,那么恐怕他连最后的文学天赋都会消失。

从综合来看,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可以分为两点:一是传授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是不可能发展能力的;二是发展能力是传授知识的最终目的,知识是为能力而准备的,能力没有培养,知识也只会是只是一堆简单的记忆。在当前的现代教育中,关于两者孰轻孰重争论不休,在教育的实践中具体就表现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分。在现在全社会提倡“素质教育”的时候,我们应该看到能力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是这样的“素质教育”究竟能不能继续走下去,该以怎么样的形式走下去,又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和关注的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起着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还要挖掘学生的潜能,突出学生是主体,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结合教学实践,我浅谈几点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学习:

一、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等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让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教师就必须在课堂上让他们把耳、目、脑、口充分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会听。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

2.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

3.会用脑去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培养学生肯动脑筋想问题的习惯。

4.会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多说,这样就能促进学生多想。

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名学生,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生活情况,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内在的、直接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让学生爱学、乐学,产生学习数学的动力,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关系是什么?
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将学习方法运用得愈熟练,甚至进一步将其内化成为习惯,即能提升学习能力,进而推升整体能力的层级。

扩展资料:

习惯养成

1、一心向学的习惯

一心向学的习惯,是所有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会自动自觉地甚至不由自主地把万事万物都与学习联系起来,感观便会成为知识信息的扫描仪和接收器,大脑便会成为容纳知识百川并且对其进行过滤、加工、再造的法宝。同时会感到生活到处都有乐趣。

2、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是学子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小猫钓鱼》的故事,与这个故事的寓意相同的还有中国古代“一手画圆,一手画方”的说法。旨在告诉人们学习时不可一心二用。

3、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

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是实现目标、克敌制胜的法宝。谁能根据奋斗目标制定出科学的计划,并且定时定量地完成计划,谁就能无往而不胜。

一般说来,目标比较容易确定,计划也比较容易制定,难的是定时定量地完成学习计划。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知易行难”。

4、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是学子比较高级的修养。?

5、讲究学习卫生的习惯

青少年时期,既是长知识时期,又是长身体时期,因此,中小学生应该知识身体并重,在整个学习生活中,讲究学习卫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习惯。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学习习惯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学习能力
素质与能力的关系
素质教育实践中,如何处理好传授知识、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十分重要。

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对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辨证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明确指出:"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关系上,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相互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思想。

"然而,不少教育工作者至今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差。有人认为,在知识快速更新和爆炸的当今世界,传授知识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整个教育要从"知识中心"转移到"能力中心",从"学会知识"转移到"学会学习"等。

这些观点看起来似乎很"先进",一定程度上却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产物,割裂了知识、素质与能力之间的辨证关系。
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关系是什么?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练习逐步养成的相对稳定、自动化的学习行为倾向和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能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还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一位哲学家也说过这样一段话:“播下行为的种子,你就会收割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你就会收获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你就会收获一定的命运。”由此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人生是多么的重要,它是人们走向成功的钥匙。

学生每天进行适当预习,就会养成学前准备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每天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就会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习惯,提升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每天做完作业进行适当的知识总结和梳理,就会养成善于总结归纳、举一反三的能力。坚持培养自己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习惯的培养犹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所以培养习惯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般需要三周到三个月时间,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关键是不能半途而废,否则良好的习惯之舟就会搁浅,甚至倒退。培根曾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人终生受益,提高学习能力。

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我们生命里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
如何正确处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各种关系
一、处理好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工作应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传授,发挥课程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表现为知识掌握是能力发展的基础,一方面表现为能力的培养又直接影响知识掌握的深度、广度与速度。但知识与能力并非同一个概念,知识的增长与能力的提高并非同步,知识的接受与能力的发展也非一个层面,所产生的意义也不同。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并把教学目标规定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位置,是对传统语文教育轻视人文教育的有力矫枉。但片面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忽视甚至削弱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也是背离语文学科特点的,同样不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工具性与人文性不是一对矛盾的东西。我们之所以强调小学阶段要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需要学生通过母语的学习,学好口语的表达(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和掌握、运用书面语言(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文”),也就是新课标谈到的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没了工具性,便没有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

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应让他们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过的:“要把教育意图蔽隐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

所以,我们必须戒除 *** 裸的人文性教育,更应反对直通通的心灵拷问,而是要用真实的、自然的、含蓄的艺术手段,让学生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中体会情感的力量和思想的光辉,得到无痕迹的心灵教化。但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应从人本身、从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出发的,也即是以人为本。

三、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人关系生活是浩瀚的大海,是连绵的群山,是辽阔的平原,是无尽的沙漠,它有无穷无尽的趣味和感受,“儿童是情感的王子”,我们应让他们融人生活,感受生活,去发现生活的美,生活的真,生活的趣。《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提倡生活化”,“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语文教学本身布满神经,这神经就是文化,语文应当生活在田野中,但语文教学应该超越田野。语文教学本身就是生活,是正在过着的生活。

语文走向生活并不意味着生活等同于语文。语文教学本身有自己的课堂生活,它是生活的语文化的改造、提升与加工。

语文与生活的结合应求得文化上的平衡,语文课不能丢掉自己的神经。现代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视听天地”。

这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源泉,教师要善于凭借这一优势,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去感悟,把间接的生活体验内化为直接的生活感受。四、长时作业与短时作业的关系。

根据学生作业内容与完成作业的时间,学生的作业设计可分为长时作业与短时作业两大类,两类可以互为补充,为教学所用,为学生所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长时性作业是指学生需要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周期内完成的作业。

学生学习的时空非常广阔,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与他人合作,参与主体、作业答案与评价方式都是开放型的。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办报、小调查、表演,研究实验等,一般布置在课前或课后,在课外完成。

短时作业是学生只需在较短时间内,甚至是当堂完成的作业。学生学习活动的时空较小,以独立完成为主,也可以寻求合作,一般实现对知识巩固、迁移与提升。

作业形式一般以读、写、画、玩、讲等形式为主,作业布置时间较灵活。作业是语文学习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通过作业拓宽语文学习途径,凭借一定的作业形式与内容,伴随一定的学习活动即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学语文、用语文,在玩中学、在实践中学、在生活中学,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培养能力。

总之,新课程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不仅要处理好上述几个关系,还要注意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与考试的关系、课堂预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