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有哪些举措

如题所述

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举措

1、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要有区别,不能吃“大锅饭”,搞平均提高:提高教师工资待遇要想真正需要激励教育发展的地区、岗位倾斜。像边穷山区、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师,就应该提高他们的待遇。一方面让他们安心工作,另一方面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充实这些地区和岗位。只有这样,才会实现师资力量的均衡分配流动,有力促进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2、要提高教师绩效工资的份额,体现教育的效益:人民渴望满意的教育,学校必须激励教师认真工作,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绩效工资是对教师工作绩效的肯定,有利于引导教师主动开动脑筋,挖掘自身潜能,奋发图强,积极提高工作业绩,凸显教育的效益,从而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3、提高教师的教龄津贴工资,弘扬从教光荣的社会风气:国家要鼓励吸引优秀教师安心从教,终生从教,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让他们从奉献教育中找到尊严和幸福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教师一生从教,牺牲自己,照亮别人。

4、以往那种按职称等级提高教师工资标准的做法不可取,必须以工作实效论英雄:职称等级只是教师的专业技术称号,并不代表教师的工作实效。

5、同样的岗位和工作量,看的是工作实效:如果仅以职称等级划分工资标准,似乎显得不够公平。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助长了投机取巧的不正之风。“不管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猫就是好猫。”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按职称等级划分提高标准极不科学,必须以教师的工作实效论英雄。这样才能真正激励教育事业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9

第2个回答  2018-02-10
理性地看来,教师的“社会地位”包括了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观念(社会价值与形象)地位。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
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是要别人把我们置于或抬举到什么位置,而是要通过多曾面的努力,真正在社会上形成和树立起教师的“专业”形象,让那些“人皆可师”“人易成师”的现状彻底得到改变。因此,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升要通过这样四个层面的努力:
一是社会尊师,即国家和社会真正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从科教兴国、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的战略理念出发,不断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建立教师职业的国家威信。
二是学校尊师。学校是教师实现人生理想、贡献聪明才智、成就学生未来的地方,学校尊师就是要让教师真正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有成就感、价值感和幸福感,学校的管理也要真正从人本理念出发,确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灵魂”的学校发展观,使教师在学校感到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工作者的尊严与价值。
三是学生尊师。学生尊师对教师社会地位的形成更具实质意义,因为学生是将来的社会成员,教师在与学生结成的师生关系中所建立的形象,不仅具有教育意义,而且具有社会意义。教师在社会中的观念地位的建立,从最深层的影响看,是来自于学生。
一个好老师,学生可念及终身,尊其为榜样,并将其美名传递开来;而一个不良的教师,不仅是学生心痛与攻击的对象,也是家长敢怒敢言、茶余饭后议论的目标,其臭名自会远扬到四海,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并根植与人们对教师认识的观念之中。
因此,教师要建立自身的社会地位,从最现实的努力中,要赢得学生的尊重,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但是,学生尊师是有条件的,我们日常所言“尊师爱生”,其实为“爱生尊师”才对。
四是教师自尊。这是教师社会地位得以提高最基本、最基础、最关键的层面。离开了教师自尊,其他一切都将无从谈起。一个不自我尊重、自我不努力、自我不成长、不发展的教师,怎么能让社会、让学校、让学生尊重呢!

而关于待遇问题: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是我党长期坚持的一项政策。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事关教师的切身利益,对教师的成长和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有重大影响。为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各级政府必须建立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的保障机制。
一是依法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教师工资,增强教师职业的待遇优势及吸引力。
二是完善农村教师工资、职务等倾斜政策和津贴补贴制度,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对在远郊区县农村地区长期从教及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
三是研究制定教师住房保障政策,建设专家公寓和青年教师公寓。四是落实民办学校教师职务(职称)评定制度,保障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地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