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中作者乐什么,悲什么

如题所述

《兰亭集序》中作者之乐: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

作者之悲: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

原文(节选):

《兰亭集序 / 兰亭序》(节选)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释义: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扩展资料: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段叙述兰亭集会的盛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环境及景物、天气和宴集的感受。

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简洁雅致,如“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信可乐也”,这些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以一个“乐”字为基调;

第二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当 “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 “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仍然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批判当前士大夫阶层中“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虚无主义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体现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

接着文章以“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的慨叹,将话题巧妙地引到诗集的编成及其意义上来,交代了作序的目的。

第二、三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这部分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兰亭集序 (集序文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4
作者为何而痛为何而悲?

作者认为人生本来各有所乐,虽静躁有别,所好不同,但乐在其中,不知老之将至。不过,一则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好花不常开,好景难长留,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另则再美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曾经的美景能给心灵带来的欢乐难再。这里不涉及庸常所鄙视的喜新厌旧的道德问题,而是说人和事物本身会有一个新生兴盛与衰颓的过程。于此,感慨时光易逝,美景难常,是作者之一痛!

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作者进而联想到生命的长短只能听凭造化,自己难于把握,而且生命最终都要走向寂灭。以前人们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已大大延长,但人生难过百,今天能有个八九十也够称高寿了,偶有百岁老人在,那也是生命的奇迹。在浩浩的宇宙时空中人生几十年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由此可知,感慨人生苦短,寿夭无常,这更是作者感受的大痛!

作者在与众人游而乐中独生一种沉痛的人生感叹之后,又站在历史时空中叩古问今,遥想未来,思及曾读古人诗文,看到古人兴发人生感慨的理由与自己若符契一样相合,产生过许多情感的共鸣,但斯人已逝;已辈如今写诗撰文抒发情怀,设想后人读之或许也会生发同样的悲慨,但彼时今人已没,后人看今人,犹如今人思古人,真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虽风景犹存,但岁岁年年人已不同!作者在一个更为辽远的时空中叹惜着年华易逝,人生短暂。于是,作者之悲,已不再是个我之悲,而是对整个人类生命的悲叹!

2、 作者此痛此悲是消极的吗?

要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我们除了源自文本的解读,还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魏晋时期,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政治极为黑暗,魏晋名士之中玄学清谈之风盛行一时。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他们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认为人生如寄,死是归家,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

士族文人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

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里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表现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关注,这是敢于直面人生的客观务实的人生态度的反映,在当时谈玄成风时代气氛中,这一观点尤为可贵。

就在今天看来,我们也认同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的观点。生各有异,有的人活得庸庸碌碌,有的人活得意气浩然;死亦不同,有的人死得默默无闻,有的人死得轰轰烈烈。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与生、死与死尚各不相同,生与死又怎么可以等同呢?

由此得知,作者的在文中表述的痛悲之情,不但不是消极的,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积极入世的情怀!而且他思行并重,与后来的醉翁欧公一样“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之以文”,列叙时人,录其所述,撰之以序,传之后世,以警“后之览者”!

《兰亭集序》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今人读来,不仅能欣享其中的于良辰美景之中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之乐,更能深入理解作者缘情而作,借题发挥的人生慨叹,更多地思考生命的价值,热爱生命,善待人生,使生有所乐,生而所为。借诗人泰戈尔的一句诗再次激励人们:使“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吧!

乐”---“信可乐也”“痛”--死生亦大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3
作者之乐:摆脱世俗的苦恼,尽情地享受自然美景,抒发自己的胸臆。作者之悲: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