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陆晔传 文言文翻译

晋书陆晔传 文言文翻译

  (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八·陆晔等传
  陆晔,字士光,吴郡吴人也。伯父喜,吴吏部尚书。父英,高平相,员外散骑常侍,晔少有雅望,从兄机每称之曰:“我家世不乏公矣。”居丧,以孝闻。同郡顾荣与乡人书曰:“士光气息裁属,虑其性命,言之伤心矣。”后察孝廉,除永世、乌江二县令,皆不就。元帝初镇江左,辟为祭酒,寻补振威将军、义兴太守,以疾不拜。预讨华轶功,封平望亭侯,累迁散骑常侍、本郡大中正。太兴元年,迁太子詹事。时帝以侍中皆北士,宜兼用南人,晔以清贞著称,遂拜侍中,徙尚书,领州大中正。
  明帝即位,转光禄勋,迁太常,代纪瞻为尚书左仆射,领太子少傅,寻加金紫光禄大夫,代卞壸为领军将军。以平钱凤功,进爵江陵伯。帝不豫,晔与王导、壸、庾亮、温峤、郗鉴并受顾命,辅皇太子,更入殿将兵直宿。遗诏曰:“晔清操忠贞,历职显允,且其兄弟事君如父,忧国如家,岁寒不凋,体自门风。既委以六军,可录尚书事,加散骑常侍。”
  成帝践阼,拜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给亲兵百人,常侍如故。苏峻之难,晔随帝左石头,举动方正,不以凶威变节。峻以晔吴士之望,不敢加害,使守留台。匡术以苑城归顺,时共推晔督宫城军事。峻平,加卫将军。给千兵百骑,以勋进爵为公,封次子嘏新康子。
  咸和中,求归乡里拜坟墓。有司奏,旧制假六十日。侍中颜含、黄门侍郎冯怀驳曰:“晔内蕴至德,清一其心,受托付之重,居台司之位,既蒙诏许归省填茔,大臣之义本在忘己,岂容有期而反,无期必远。愚谓宜还自还,不须制日。”帝从之,晔因归。以疾卒,时年七十四。追赠侍中、车骑大将军,谥曰穆。子谌,散骑常侍。
  (译文)(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八.陆晔等传
陆晔,字士光,吴郡吴县人。伯父亲高兴,吴吏部尚书。父亲英,高平相,员外散骑常侍,范晔少有名望,堂兄机常常称赞他说:“我们家世代不乏公了。”居丧,以孝闻名。同郡人荣誉与同乡书说:“士光呼吸仅属,担心他的性命,说他伤心了。“后来察举孝廉,除永远、乌江两县县令,都不去。元帝开始镇守左边,征召他任祭酒,不久补为振威将军、义兴太守,以有病为由不接受。参与讨伐华轶有功,封平望亭侯,多次升任散骑常侍、本郡大中正。太兴元年,升任太子詹事。当时武帝任命侍中都北士,应该同时用南方人,范晔以清廉著称,于是拜授侍中,调任尚书,领本州大中正。
明帝即位,改任光禄勋,升任太常,代纪瞻为尚书左仆射,领太子少傅,不久加授金紫光禄大夫,代卞壶为领军将军。以平钱凤功,进爵位为江陵伯。帝身体不适,鞋和王导、壶、庾亮、温峤、郗鉴都受顾命,辅佐皇太子,改入殿领兵直宿。遣诏说:“晔操守清廉忠贞,历职显允,而且他的兄弟侍奉君主和父亲,忧国如家,岁寒不雕,体自家风。已经委托给六军,可录尚书事,加授散骑常侍。”
成帝即位,任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给亲兵一百人,常侍照旧。苏峻的困难,刘晔随皇帝左边石头,行动正直,不以凶威改变。苏峻让刘晔吴士的期望,不敢加害,使守卫禁城。匡术以苑城归顺,当时共同推举陆晔督察宫城军事。峻平,加授卫将军。给兵一千一百名骑兵,因功劳升爵为公,封次子福新季康子。
咸和年间,请求回乡拜祖先的坟墓。有司上奏,旧制度给予60天。侍中颜含、黄门侍郎冯怀反驳说:“晔内心道德,清一的心,受托付的重任,在台司的位置,既然蒙诏答应回家探望填坟,大臣的义原在忘记自己,怎么会有时间就回来,没有约定一定远。我认为应该回到自己回,不需要制天。皇帝听从了”,刘晔于是回家。因病去世,时年七十四。追赠他为侍中、车骑大将军,谧号穆。儿子萧谌,散骑常侍。
  《百度文言文翻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3-23
陆晔,字士光,是吴郡吴县人。陆晔的伯父陆喜,是孙吴的吏部尚书。父亲陆英,是高平相、员外散骑常侍。陆晔从小就有好名声,他的堂兄陆机每每称赞他说:“我家世代不缺乏公卿。”陆晔在(父亲陆英去世)服丧期间,因孝心闻名,同郡的名士顾荣给同乡人写信说:“士光呼吸极其微弱(指身体虚弱),人们担心他的身体,说起他就伤心啊。”陆晔后来被推举为孝廉,被授任永世、乌江二县县令,但陆晔均未就任。晋元帝开始镇守江左时,召陆晔为祭酒,不久补授振威将军、义兴太守,陆晔因病没有就任。陆晔参与征讨华轶有功劳,被封为平望亭侯,多次升迁为散骑常侍、本郡大中正。太兴元年,陆晔升任太子詹事。当时晋元帝认为侍中都是北方人,应当兼用南方人,陆晔因清白坚贞著称,于是就授予他侍中的官职,后调任尚书,兼任本州大中正。
  明帝即位,陆晔转任光禄勋,调任太常,代替纪瞻担任尚书左仆射,兼任太子少傅,不久加任金紫光禄大夫,代替卞为领军将军。因平定钱凤有功,晋封爵位为江陵伯。皇帝病重,陆晔与王导、卞、庾亮、温峤、郗鉴一起接受皇帝临终遗命,辅佐皇太子,并轮班进殿率兵值夜。遗诏说:“陆晔节操高尚坚贞,先后任职英明诚信,并且他的兄弟侍奉君王如同自己的父亲,忧心国家如同自己的家,在艰难困苦的时刻不改变志向,这全部源自他们的家风。既然把六军委托给他,可授予录尚书事,加封散骑常侍。”
  成帝登基,授予陆晔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赐予亲兵一百人,常侍的官职照旧。苏峻之乱时,陆晔跟随皇帝迁到石头城,他行为正直不阿,不因为恶势力改变节操。苏峻因为陆晔是吴地有名望的士子,不敢加害他,让他驻守留台。匡术以苑城归降义军,当时百官都推举陆晔统领宫城军事。苏峻之乱被平定后,朝廷加封陆晔为卫将军。赐给他一千名士兵和一百匹马,陆晔因功勋晋封爵位为公,他的次子陆嘏被封为新康子。
  咸和年间,陆晔请求回乡里祭扫坟墓。主管官员上奏,按旧制准予假期六十天。侍中颜含、黄门侍郎冯怀驳斥说:“陆晔怀有崇高的道德,内心清净纯朴,接受先帝临终托付的重任,居于三公之位,既然受诏允许回乡省亲扫墓,大臣的道义本来就在于忘记自己,怎能容许有限定的时间就返回,没有限定的时间就不回呢?臣认为他到了该回来的时候自然会回来,不必规定日期。”皇帝听从了他们的建议,陆晔于是回乡。陆晔因病去世,时年七十四岁。朝廷追赠他为侍中、车骑大将军,谥号为穆。他的儿子陆谌,官任散骑常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