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指的是多少岁

如题所述

40岁。不惑之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huò zhī nián,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所以不惑,而立(30岁)是做事能循礼,但并不完全了解。因此,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达到智者的地步。

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岁,懂得世事发展的自然规律,到六十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

扩展资料

相关成语

一、不惑之年 [ bù huò zhī nián ] 

【解释】: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译文】: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

二、评析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22
不惑之年是指40岁
另附;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22
不惑之年(bù huò zhī nián):通常是指中年人的年纪。意思是,人到中年【现中年指25岁以上,这里中年通指三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出自《论语·为政》。
初度 指出生之时。后来也把生日称为初度。
龆龀 龆龀指7、8岁儿童换牙,后来泛指儿童。
总角 指童年。
垂髻 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代之童年。
舞勺 指童年。舞勺之年亦指13岁少年。
束发 指15岁左右的少年。
及笄 指15岁的女子。
破瓜之年 指16岁的女子。“瓜”字破之为“二、八” 字,言其已二八一十六岁。
待年 指女子成年待嫁。
待字 同“待年”。
弱冠 指20岁左右的男子。
有室之年 指男女到了结婚年龄。
而立 指男30岁。
不惑 指男40岁。
知天命 指男50岁。
艾 指50岁。年头发苍白如艾。
杖家之年 指50岁。“杖家”即当家。
花甲 指60岁。
耳顺 指60岁。
杖乡之年 指60岁。
耆龙 指60岁。
古稀 指70岁。
皓首 泛指老年。
白首 泛指老年。
杖国之年 指70岁。
杖朝之年 指80——90岁的老人。
米寿 指八十八岁。
黄发 指长寿老人。
鲐背 指长寿老人。
白岁 指九十九岁(此为寿至108的文化老人章克标所言,意为百岁缺一)
期颐 百年。指百岁老人。
花甲重开 指120岁。
古稀双庆 指140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6-25
不惑之年(bù huò zhī nián):通常是指中年人的年纪。意思是,人到中年【现中年指25岁以上,这里中年通指三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出自《论语·为政》。
【释义】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高级含义】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 所以不惑,而立是做事能循礼,但并不完全了解,孔子说:“智 者不惑。”又说:“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即 表明了智和仁的关系。因此,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
达到智者的地步。
第4个回答  2017-06-24
1·不惑之年指的是40岁。
2·年龄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