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文化有什么保护政策

国家实施普及普通话,实际上就是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冲击,但如果不实施这种政策的话就会导致文化上的分歧,而有可能引发地区分裂现象。所以,国家在确保“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又怎么去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呢?具体又有什么可行的措施?
不要跟我说国家的法律规定什么什么之类的话!要有充足的论据说明!

扩大民族地区广播影视覆盖面,对设施维护进行适当补助等。

巩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建设成果,扩大民族地区广播影视覆盖面,对设施维护进行适当补助,确保长期通、安全通。提高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影视节目制作能力,加强优秀广播影视作品少数民族语言译制工作。

提高民族地区电台、电视台少数民族语言节目自办率,改善民族地区尤其是边远农牧区电影放映条件,增加播放内容和时间。推出内容更加新颖、形式更加多样、数量更加丰富的少数民族广播影视作品,更好地满足各族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扩展资料:

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相关要求规定:

1、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建设,保障民族地区基层文化设施有效运转。

2、地广人稀的民族地区配备流动文化服务车和相关设备,建设和完善流动服务网络。大力推进数字和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和普及,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家实施各项重大文化工程时,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倾斜力度。

3、加大对民族类新闻媒体的扶持力度,加快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传播能力,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

参考资料来源: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16

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政策措施:

1、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建设,保障民族地区基层文化设施有效运转。

2、大力推进数字和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和普及,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家实施各项重大文化时,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倾斜力度。

3、加大对民族类新闻媒体的扶持力度,加快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改造,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传播能力,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对涉及少数民族事务的重大宣传报道活动、少数民族文字重大出版项目,给予重点扶持。

4、少数民族出版事业属公益性文化事业,中央和地方财政要加大对纳入公益性出版单位的少数民族出版社的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增加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财政补贴。

5、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发挥各族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努力探索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6、国家各级各类文化奖项,少数民族文化作品获奖应占合理比重,对优秀少数民族文化作品及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给予奖励和表彰,进一步激发少数民族文化创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扩展资料

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1、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

2、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3、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增强了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4、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就。

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得到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学艺术日益繁荣,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外交流不断加强。

5、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必须充分认识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困难和特殊问题。

文化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较薄弱,文化机构不够健全,人才相对缺乏,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强,文化遗产损毁、流失、失传等现象比较突出,境外敌对势力加紧进行文化渗透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6-16
1对文化古迹列为国家的法律保护
2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如 少数民族自由地按本民族的传统习惯欢度节日,国家按照各少数民族年节习惯安排假日,并供应节日特殊食品.....
3繁荣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 国家和有关部门通过组建少数民族文艺团体、艺术院校、文化馆和群众艺术馆等措施,大力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繁荣少数民族文艺创作,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五十年代初,在北京建立了国家级的中央民族歌舞团,由各民族演员组成,创作各少数民族歌舞节目,到全国各地演出,还数十次把中国少数民族文艺节目带到世界各国演出。到目前为止,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534个,艺术表演场所194处,图书馆661个,群众艺术馆82个,文化馆679个,文化站7318个,博物馆155个。全国五个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吉林等省有24所高等和中等艺术院校,专门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
4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 国家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医药人才,在西藏、内蒙古、新疆等地相继成立了藏医、蒙医、维吾尔医高等院校,已培养民族医药人员2531人。其中西藏藏医学院建立近十年来,共培养各类藏医药人才500多人。目前,全国共有民族医院127所,其中藏医院52所,蒙医院41所,维吾尔医院26所,其他民族医院8所。国家积极扶持对少数民族医药的开发和应用。1992年,国家确定了蒙药、藏药、维吾尔药的制剂中心,将传统医药与现代研制技术相结合,已经生产了十几种剂型,上百种藏药、蒙药、维吾尔药品种。
5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源于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特点鲜明,不仅具有高度的技巧,而且常常伴有歌舞、音乐,如赛马、射箭、马上游戏“叼羊”、摔跤、荡秋千、跳板、赛龙舟、登山等等。中国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都建立了体育工作机构,积极培养少数民族体育人才,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活动,提高少数民族的健康水平。现已挖掘、搜集、整理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290多个。1953年,在天津举办了全国首次民族传统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即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1982年后,中国每四年举办一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1999年9月在北京举行,同时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设立分赛场。全国已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四年举办一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十年实践证明,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成功的,走出了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正确道路。同时,中国政府也清楚地看到,由于历史和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中国中西部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在发展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还未解决温饱问题,有些地区因生产条件较差严重影响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正在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中国政府相信,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国各民族必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在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必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第3个回答  2009-06-22
我国传统民歌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处于困境当中.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转型,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前所未有的变化.民歌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在改变,不少民歌种类已经失传.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拉开了距离,使很多年轻人不会讲本民族语言、民歌滋衍的环境日益恶化,伴随民歌生长的民俗事象已不复存在.如广西一些地区的壮族歌场、瑶族坐歌堂等民歌的传承活动早已终止.妇果不对这些无形文化遗产进行抢救,将会有更多的优秀民歌与我们失之交臂.

在祖国的版图上,青海地处大西北,但从她上空传出的民歌,却传遍世界;在历史的行程里,民歌手如同沧海遗珠,但从他们唇齿间飞出的故事,却丰富着世界文化的宝库。而今,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提速,传统民歌所面临的已不仅仅是令人忧心的处境,而是濒临消亡的险境。在青海,除了“花儿”传统演唱形式和环境还保存较为完整、有一定的传承条件外,其他民歌因歌手年龄大且后继乏人而日渐式微的;因民族语言教育的淡化而致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不会使用本民族语言唱歌的;因交往方式改变、文化生活丰富、现代文明普及而使民歌的娱情叙事作用被取代的……凡此种种现状,无不反映出民歌抢救迫在眉睫的事实。据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郭晋渊介绍,2002年7月8日至8月5 日,保护少数民族民歌行动考察组在青海、甘肃采访的91位民间歌手中,50岁以上的有32位,占35%;在广西采录的67位歌手中,50岁以上的有36位,占50%以上,年龄最大的93岁。有的民歌手在初次寻访时还健在,但等考察组二次赶到,已然作古……我们已经无法追回消失的歌谣,我们能做的,就是留住今天还能听到的歌声。
青海民间 存遗多种少数民族民歌
青海东高西低的地势特点、东农西牧的生产布局,使青海民间文化相对而言出现了农业文化、牧业文化(即农耕文化与狩猎游牧文化)相依相辅、并肩而存的特点。历史上,青海曾是古羌人活动的中心,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原文化、羌人文化在这里相融相合,西域文化、藏族文化落地生根,从而构成了青海民间文化的多元特征,青海民歌就是这多元文化的载体之一。

以昆仑山为中心的古羌人文化 ,曾是青海的主体文化,但是随着古羌人东渐南移,昆仑山古羌人文化东渐南移,仅保留了一些远古的传说。有些民歌因缺乏科学的记录而消失殆尽,偶尔有历史典籍零星记录有某一历史时期的歌谣,显得弥足珍贵。

时至今日,青海的主体民族有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青海藏族民歌因有文字可供记录,再加上人口总量较大,其强势文化特征十分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并为其他民族自然而然地吸收致用。土族民歌依所用语言来划分,有土语、汉语、藏语民歌三大部分,在传唱中,有时会有三种语言同在一首歌中出现的情况,民间俗称为“风搅雪”。尤值一提的是,土族民歌中有一部十分短小的《格萨尔》,全诗1300行,没有散说部分。这部叙事诗与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被学术界认为是分章本的《贵法分章本》十分相似,而《贵法分章本》是以散说为主,而这部作品却全部为诗,也许这就是《贵法分章本》原生态的作品形式。最近有学者去乐都县达拉乡的土族聚居区调查,发现了大量原生态的民歌及其他文艺形式。
青海少数民族民歌入选联合国抢救保护项目
保护中国少数民族民歌行动要追溯到2000年12月,中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签署了为保留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及口述传说的行动计划,抢救的大幕由此拉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日本政府资助的这次行动,说明中国少数民族民歌的保护已引起了世界上的广泛关注,呼应了正在展开的“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程”。
项目实施过程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组成考察组,由中国民协副主席、秘书长刘春香负责,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黄行任顾问,对各省上报推荐地赴实地调查筛选,最后确定了青海、甘肃和广西三地。青海省的互助、平安、循化、同仁、尖扎五县,土族、藏族、撒拉族三个民族被引入采录内容,青海的入选,再次体现了青海人口小省、民歌大省的优势,也为青海少数民族民歌的搜集、整理、抢救和保护提供了良好契机。
抢救背后的思量……
本次保护行动2001年开始,2004年3月结束,考察组行程两万多公里。按田野调查方式,采取面对面、现场采录以确保资料真实;运用以往少见的录音录像以保存演唱时的原始风貌;记录、整理采用民族语言、汉语、英语、国际音标同步标注和互译以利于多层次、多范围的文化交流。行动历时三年,共采访歌手235人,搜集到10个民族的民歌385首,录音2520分钟,录像3420分钟。其中采访青海歌手31位,采录各类民歌141首,录像540分钟,录音180分钟。

2004年6月考察组赴互助、平安举行了保护中国少数民族民歌行动采录地授牌仪式,同时为互助姚马小学、平安角加村小学赠送本次成果结集成书三百余本。

青海丰富多样的民歌种类,尽管有时是超出我们想象的,但在欣喜之余,我们不能忽视那些目前不为我们所知但有可能存在的漏失,只要心存这么一念,民歌搜救工作就远没有结束。而且,任何一种音乐如果只是凝固于纸张而不是流唱于人间,只是存在于影像而不是演绎于传承,那么他的延续仍然是费人思量的。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05
少数民族名胜古迹的保护(布达拉宫的保护)
民族大学的建立(延边大学等,90%的朝鲜族考生)
少数民族传统语言的保护(出版少数民族语言图书,政府工作报告采用少数民族,普通话等多个版本)
鼓励藏区旅游
为边疆地区修建铁路,帮助他们和外界取得沟通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