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红墙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红墙指红色的墙,现在通常特指紫禁城的宫墙。如,红墙碧瓦。

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10种以上。以三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

太和殿屋顶当中正脊的两端各有琉璃吻兽,稳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兽造型优美,是构件又是装饰物。一部分瓦件塑造出龙凤、狮子、海马等立体动物形象,象征吉祥和威严,这些构件在建筑上起了装饰作用。


外廷建筑

北京故宫的外廷以三大殿为主。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殿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基台三层重叠,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

在25000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栏板1415块,雕刻云龙翔凤的望柱1460个,龙头1138个。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的三台,造型重叠起伏,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而这种装饰在结构功能上,又是台面的排水管道。

在栏板地栿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龙头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台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龙头流出。这是科学而又艺术的设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27

红墙指红色的墙。现在通常特指紫禁城的宫墙。如,红墙碧瓦。

相关出处

宋·晁补之《谒岱祠即事》诗:“碧瓦峙双阙,红墙缭长闉。”

明·陈子龙《灵济宫》诗:“绛树蓬莱近,红墙银汉中。”

清·吴伟业《琴河感旧》诗之二:“ 五陵年少催归去,隔断红墙十二楼。”

清·黄仲则《绮怀》诗:“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红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07
  红墙
  拼音:hóng qiáng
  释义:红色的墙。 现在通常特指紫禁城的宫墙。如,红墙碧瓦。比喻红色(共产主义)政权,其建筑物等物体表面的色彩(莫斯科红墙)。
  唐·李商隐《代应》诗:“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
  宋·晁补之《谒岱祠即事》诗:“碧瓦峙双阙,红墙缭长闉。”
  明·陈子龙《灵济宫》诗:“绛树蓬莱近,红墙银汉中。”
  清·吴伟业《琴河感旧》诗之二:“ 五陵年少催归去,隔断红墙十二楼。”
  清·黄仲则《绮怀》诗:“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