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隆都民俗倍伴我成长 300字作文大全

如题所述

  壮寨就是山脚下的第一个景点。不必说这里的刺绣精致美观,不必说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光是这里的唱歌对歌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可不?光是刘三姐嘹亮动听的歌喉就闻名天下。有句话是“采茶山上刘三姐,神仙下凡听歌来。”
  每天到这个时候,就上演小品刘三姐对歌。对歌还没有开始,围观的观众就把壮寨绣房对歌台围得水泄不通,不知是冲着“刘三姐”来还是冲着“刘三姐”手里的绣球与香囊而来。6个壮族妆扮的少男少女在主持人的介绍后各就各位,一阵锣鼓声后就模仿当年的刘三姐与可恶的财主对歌,然后与阿牛哥对歌的演出。当全是黑色打扮的肥头大耳财主出现船头时,身边的老管家挂一张尖嘴猴腮的倒三角脸便会弯腰向前两步,然后踮起脚尖耳语了一番,一双小眼珠从上到下转了圈,然后就开始吆喝对歌,身后几个蓄山羊胡子歌手手拿扇子,油头粉脸。接着财主大摇大摆领着一伙人就来到对歌台下,以示挑战刘三姐。小胡子歌手开始摇头晃脑,像模像样唱些挑逗性的歌,颇有难度。我手心捏了一把汗,不一会儿,对歌台上的2个丫鬟身穿红色绣装,高盘发髻,樱桃小嘴,就引出山歌皇后“刘三姐”,她身穿白色蓝花刺绣搭配的宽袖短衫,一条长长的黑辫子伸到腰间,修长的瓜子脸,淡眉大眼,唇红齿白,肩上斜跨一个深蓝色布绣包包,上面清晰四个红字“桂林山水”。下面的游客几乎惊呆了:想象中的刘三姐竟会是这么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一开口就是婉转圆滑的高音驳倒众歌手的歌,就这样一阵对歌一阵鼓声,你一句我一句争锋相对了许久,直到财主败阵而逃,壮实憨厚的阿牛哥的出现引来了一些女孩的尖叫,也将小品演出推向高潮。当看到刘三姐一手抓住马尾辫,一手在末梢打个圈时,我似乎懂得了爱情的自由与渴望爱情的心。而台下的阿牛哥因对不出山歌,急的满脸通红的画面,就如身临其境看到当时的情节。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就成了戏里的一份子,或许是阳朔漓江的水滴,或许是桂林山上的小草,总是那么微乎其微。
  还是歌词写的好“我家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或许在这里可以寻找到别有一番风味的热情。
  后来,主持人一边解说一边用幽默风趣的方言将台下的观众逗乐翻了天,精彩的对歌终于在刘三姐抛下红色绣球后落幕。人们为了争抢这个会带来桃花运的绣球差点跌落水池,我一回神,揪准机会纵身一跃,接到最后一个精致美观的绣球。我紧紧抓紧绣球不放,如抓住爱情一般高兴。
  早年听过大人讲刘三姐动人的传说,今天的现场感受刘三姐对歌的戏,总发现有着天渊之别。是情节感人,还是歌喉动听,还是聪明智慧的壮族人民教会我什么,已不重要。刘三姐就成了勤劳、勇敢、智慧、善良的化身,用婉转优美的歌声带我走入音乐王国。身后一位不知名的老人边走边赞“听过刘三姐的歌,其他的就不是歌了……”就这么一句,我都无言以对。
  路边广西矮马,似乎也陶醉在对歌戏里,看到游客来才一步一摇头走向山谷深处。
  矮马在面前的大榕树下停了下来,甩着尾巴。这是一颗百年古榕,粗壮的树干枝叶茂盛,倒吊的树根黑压压的一片,树根上系着许多红色布条,听人说这就是许愿树,那些布条就是游客写着愿望的许愿绳。下边方方正正摆着一个青铜鼓,上面插一支蓝色的三角旗,旗子中间一个黄色像字非字的图案。这就是水族民居,一座深紫色的木楼瓦房,一楼是文字画作品展览与厨房,二楼是居室,一厅三房,依山傍水而居,脚下就是翠湖,如一面明晃晃的镜子。水上面建一个圆圆的禾仓,贴一个丰字。走上木梯,下意识关掉手机手机、小灵通。轻轻踏着轻缓的步子,生怕自己嘭嘭的脚步声影响了墙上的画,画里就是周恩来总理。大厅中间就是一个柜台,展示的水书与画卷都落了一层厚厚的灰。水族人民有属于自己的文字,所以他们的书籍历史文化悠久,柜里的作品都是一行水语一行汉字的。屋里空空的,一木桶,一木勺,一木桌,一木床,一铜鼓,墙上一支唢呐。跨出木阳台,这个角度挺好,看到千条万条许愿绳如许多斑斓的蝴蝶在飞,高处看到的蝴蝶是如此的接近,高处许下的愿望是如此的亲近,给人一种置身其中的朦胧错觉。仿佛深居简出的水族人民就在眼前耕作种粮披星戴月的劳作场面。
  水族人民经过久远的历史和岁月长河,留下许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其中铜鼓就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古书记载“瓦尊留海客,端鼓赛江神”就说明水族人民用鼓的盛况。其次就是刺绣之王马尾绣,系水族的一大发明,堪称世界绝品,其复杂的工序凌驾一切刺绣之上。
  记得世界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真的,面前土木屋门口,就有一个“绝对”美丽的彝族女子——阿诗玛。不记得谁跟我说过,你可以不了解彝族,但是如果不知道阿诗玛的话,就真的太落伍了。
  一阵欢快爽朗的音乐引领我踏上三个台阶,就可以看到一座黄白色的土掌楼,泥墙黄沙壁,木梁木柱木板封顶,大门两边挂一串玉米,洋芋大蒜。屋前空地上有几个彝族姑娘与小伙子在卖力演出《寻找阿诗玛》,外面的中外游客坐在四周脸露悦色,神态各异,有坐的,站着的,还有侧着身伸长脖子的。目光紧盯着一个身穿白色彝服,头戴花边帽,桃腮杏脸,樱桃小嘴,明眸善睐,蛾眉皓齿,娉婷袅娜,楚楚动人,貌若天仙的女子就是路南石林的女子阿诗玛。为了让这个小品更加逼真感人,主持人特意从观众里面挑出一位年轻的男子扮演阿黑哥,也就是临时新郎。一会儿,几个小姑娘就带着阿诗玛回到屋里关门藏起来。几个彝族小伙就变戏法似得拿出斗笠给准新郎戴上,又披上蓑衣,斜跨一个牛角号,胸前挂一串辣椒,背上一支猎枪。怪异的模样甚是搞笑,游客顿时炸了锅了一样交头接耳。然后其中一个脸上涂黑的彝族小伙,倒出一杯自制的转转酒,双手端杯,对着游客行礼,迅速转过身单膝下跪,递上这杯英雄酒,为壮士助胆饯行。主持人说“壮士此行山高路远,道途险恶,豺狼虎豹,特意带上辣椒与猎枪,唯恐一去不复返……”,吓得新郎脸色煞白,端着酒杯抖了一下,慢慢闭上眼一饮而尽,方才回神过来,周围的观众顿时鸦雀无声。
  准新郎在彝族小伙的带领下,走进隔壁的那座房子。主持人就开始告诉大家要注意新郎新娘从哪里出来,身上的服饰,外貌有怎么样的变化等等。然后故意拖长声音叙述:“七七十九天过去了,树上的花开了,天上的月亮也圆了,不知道新郎有没有找到我们的阿诗玛……”
  一会儿,屋后走出两个彝族小伙,黑色无领马褂,红色布纽斜扣着,宽大的黑色红边裤子,特别短特别宽。一人拿出一副对联贴在门框两边,然后蹲下身子将右食指竖起,放在嘴巴“嘘——”的一声,门就开了。
  只见身披红袍的新郎,头戴红色绣绒帽,眉开眼笑,微侧着头,牵着戴上红盖头的阿诗玛轻轻走下台阶,后面跟着伴娘桂梅。大家都惊呆了:新郎是怎样从隔壁的房子钻入楼顶的?新郎又是怎样在短短的时间里找到新娘的?新郎又是怎样用辣椒讨得美人的欢心的?新郎又是怎样从现代人到彝族小伙再变成红袍加身的新郎的?后面紧紧出来的小伙子小姑娘一拥而上,又是左瞧瞧有盼盼,又是一边推着新郎怂恿去掀开新娘的盖头。新郎试探着去掀盖头,不料被新娘玉手一挥,打了回去。然后新郎转头跟观众请求帮助,其中有一个女孩就说要跳舞,跳左脚舞方可过关。然后新娘就点头暗示正确,并主动拉着新郎的手跳起了左脚舞,一条一抬腿,左脚摆两下。一会儿,主持人就表示所有喜欢跳舞、喜欢学跳舞的朋友都可以跟她们一起手拉手跳这支左脚舞。这时,新娘摘下盖头,挥动手中的红带跳起来,其余的小伙子小姑娘就拿出所谓的乐器:铝盆、锅盖、锄头、鸟枪、簸箕、米筛、洗衣板、铁桶一些原始的农具开始演奏起来,声音听起来是那么的悦耳,这完全就是一支动听乡村劳动交响曲。纯粹的美妙,赛过一切。跳舞的游客是越来越多,纷纷跑出来手拉手围个圈,共同跳完支自创自编自导的彝族舞蹈。再一次将大家引入欢乐的歌舞世界,游客的欢笑与阿诗玛的良好祝愿都沉浸于歌舞海洋里,我们几乎忘了自我。这么一些平凡普通的农具,也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从遥远的路南唱到这里,从古至今,难道仅仅只有智慧么?
  正是善良淳朴的彝族人民幽默风趣地演绎滑稽小品《寻找阿诗玛》,才让我们体会了彝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彝族女子阿诗玛也就成了美的化身,百闻不如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不知是美丽的阿诗玛还是美妙的舞蹈留下了我,参观彝族民居土木结构的房子,大厅正中央就是一张万卷神台,神台上摆放的是拜神祈福用的杆杆酒,旁边就是一烟袋,或许就是这烟袋,才让今日玉溪香烟闻名天下。上方的墙上挂一幅虎头油漆画。彝族人家漆绘的艺术可是远近闻名,看门前屋后的彝族神鼓就知道,就是路边的小神庙,也是油漆的五颜六色,可是里面供奉的牛头,我却无法读懂。
  路上偶尔路过一个两个身穿黑色服饰的女子,背着个竹篓,也是常事。她们就是高山峡谷中的独龙族儿女,光是她们脸上的纹身就知道她们的生活一定多姿多彩。可不,去上学,去上街也要滑索道,小小的背篓里装的仅仅是粮食与牲口?倘若用心观察,会发现他们对于峡谷地带的交通工具选择非常的精通,似乎比世界上所有的能工巧匠还专业。你看那条横跨怒江的独龙藤索桥,全桥90多米,全部由纯天然植物藤、竹枝、木块编制而成,完全没有金属、混凝土的成分,想想不是仅仅靠勇气与毅力、团结来完成,更重要的智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13
第4篇 游集发民俗园500字
  国庆节期间,我和妈妈去秦皇岛的集发民俗园游玩。这一次游览让我至今仍回味无穷。
  导游带领我们走进集发的大门,一进门是一个绿色的温室大棚,里面到处都是热带的植物,有绿色的香蕉树、宽叶的芭蕉树、有枇杷树、椰子树、棕榈树、紫荆花树……结满了果实,有金灿灿的五指茄,有红彤彤的人心果,还有黄艳艳的像小山一样的香蕉,五颜六色,一片丰收的景象。
  在穿过长长的丝瓜长廊的时候,我一会儿托起一根丝瓜,一会儿又低下头绕过丝瓜,像捉迷藏似的,在最前面看到一根创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丝瓜,长达4。55米,真是不可思议。接下来,走到结满紫色的葡萄架下,鲜艳的葡萄,看着就让人流下口水,恨不得立即摘下一串品尝。
  最后我们来到农家四合院里,我亲手试了一把磨豆腐,拿起一个小铁勺,盛起一把黄豆,放进磨盘上面的小孔里,又添加了一点儿水,像小毛驴一样,双手推着磨盘转来转去,看着磨盘间磨出香甜的豆腐汁流出来,我高兴极了。另外我还发现小毛驴在磨豆腐时,用一块布蒙住双眼,原来是主人怕它知道自己每天走的路是在原地转圈啊。我还尝试着打井水、据木头、绑条帚、压玉米。农家小院里可真热闹啊!
  我真希望让时间多停留一会儿,还有许多的项目没有来得及玩儿,这里有趣的生活,让我留连忘返。
第5篇 我家乡的民风民俗650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
  除了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黑龙江省伊春市桃山林业局第一小学五年级:sholop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