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做好税务筹划

如题所述

1.选择税务筹划空间大的税种
要选择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税种作为税务筹划的重点;选择税负弹性大的税种作为税务筹划的重点,税负弹性越大,税务筹划的潜力也越大。
2.符合税收优惠政策
一般在税种设计时,都设有税收优惠条款,企业如果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条款,就可享受节税效益。
3.改变纳税人构成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之前,首先要考虑能否避开成为某种纳税人。比如在年开始实施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企业宁愿选择作为营业税的纳税人而非增值税的纳税人,宁愿选择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因为营业税的总体税负比增值税总体税负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总体税负比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总体税负轻。
4.影响应纳税额的基本因素
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有两个:纳税依据和税率。进行税务筹划无非是从这两个因素入手。如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允许扣除项目金额,具体计算过程中又规定了复杂的纳税调增、纳税调减项目,因此,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有了一定的空间。
5.重视财务管理环节
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都有税务筹划的工作可做。比如,按照税法规定,负债的利息作为所得税的扣除项目,享有所得税利益,而股息支付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因此债务资本筹划就有节税优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20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21世纪,企业不会开源节流就等于起跑线上输了竞争对手一半,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开始学会系统化的税务筹划,合理合规把自身税负降低,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投入发展。那么该怎么筹划呢,税务筹划时又该注意哪些点呢?

一、合理合法

各个行业都有自身的一些切合自身的小方法可以节省税负,而且也都是符合规矩的,但是这些方式太过繁复且节税力度比较小。现在比较流行通过运用税收优惠政策,在业务真实的情况下进行税务筹划。

二、事先计划

业务结束后感觉纳税负担很重,想办法在应税发生后节约纳税一定是违法行为。企业必须自上而下地优化自身框架,在业务开展前尽早进行规划,降低了规划难度,操作性也更高。

三、框架的调整

每个企业都有适合自身的一套税筹方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业务分析、商业模式、纳税状况等,提出契合可行的操作方式。

 

每天都在说运用税收优惠政策,那么有哪些政策是可以运用的呢?

一、设立个人独资企业

1 .在地方政府园区设立的话,还能享受核定,核定后只需缴纳增值税、个税、附加税加起来综合税负率3.16%以内,节税80%以上即可完税。一家个独一年开票只能在500万以内,超过可设立多家来解决(缺成本票、所得税分红税个税高问题优选此政策)

2 .核定征收对成本权证要求不严格。

3 .虽然是企业的性质,但是即使不具有法人资格,也可以发行专用票。

4 .没有企业所得税和股息税。

5 .银行开户无需法人到场,全程园区代办。

6 .办理个独以服务行业为主。

二、自然人代开政策

1 .对个税核定征收0.5%,不参与汇算清缴不影响工资薪金;

2 .增值税和附加税分别为1%和0.06%,综合税率为1.56%;

3.定额核定征收的经营所得无需清算缴纳,当天开票,当天邮寄,并附纳税证明;

4.代开也不需要自己到场,提供身份信息并在电子税务登记即可;

5.可开票品目广泛,建材、商贸、工程、现代服务等均可发行;

6 .需要做到业务真实,三流一致,年限额开5000万以内,解决成本票普票优选。

三、有限公司返税政策

现在有的地方政府都推出了总部经济招商,企业不用实体入驻,只需通过线上入驻的方式到园区纳税,并享受园区的返税政策,像重庆、江苏等国家一级园区,返税政策发展十余年,相当稳定,当月纳税,次月当地财政局返还到账,最高可返还增值税和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的70%-90%,此政策是各地方政府最为支持和推广的,吸引全国各地企业来享受园区政策。

小结:企业在享受政策或者进行税务筹划时,不能仅仅只看自身利益,还得兼顾做好三流一致、业务真实,方可保障自身长足发展,切勿妄图和税务稽查躲猫猫,节税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第2个回答  2013-10-29
税务筹划的方法很多,而且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是交叉并存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一)调整成本法
  调整成本法是指通过对企业成本的合理调整,抵减收益、减少应税所得额以减轻企业税负的节税方法。成本的调整应根据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进行适当处理,决不能乱摊成本,乱计费用。调整成本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存货计价法
  2、折旧计算法
  3、费用列支法
  (二)收入控制法
  收入控制法是通过对收入的合理控制,相应的减少所得,减轻或拖延纳税义务以减轻企业税负的节税方法。这里必须明确,收入控制是根据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进行的合理财务技术处理,主要由以下途径来实现:
  1、利用公允的会计方法或准则设定收入时点。如直接收款方式销货收入的认定,以实际收到货款或收到凭证时为准,因而可对取得货款时间稍加控制,相应影响损益;又如分期付款销货收入,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作为收入的实现,也可作适度控制;工程收入实现采用全部完工法等也可以达到递延收入的效果。
  2、利用税收优惠,控制所得实现时间。如尽量把利润提前或集中于减免税期,而把亏损或缴利提早或推迟于征税期。
  3、控制应税所得额,以合法降低累进税率条件下的应纳税额。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税务筹划把收入控制在一定范围,避免由于所得级距的忽然爬升,导致税负骤增。
  (三)运用低税环境进行税务筹划
  低税环境是指税率较低、税负较轻的区域、行业和产品种类。选择低税区包括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技术开发区。低税区税收优惠政策之一是降低税率,减少纳税环节,优化税收环境。不仅给企业提供良好的税收条件,而且为企业创造了税务筹划的便利。此外,产业倾斜政策也给企业投资提供了政策选择和税务筹划的机会。例如,我国税法规定,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免征所得税两年等。
  
以上为转载~请采纳~谢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3-21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但是企业也可以通过税收筹划,达到合理节税。
通过税收筹划,达到合理节税。税务筹划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合理降低企业税负的经济行为,可以说税务筹划是纳税人的一种权利,企业做好税务筹划的目的在于降低税务风险,但并不是说叫你去偷税。
如何做好企业税收筹划一直是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不可能说他们在高税收面前不心疼。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税收收入和税负,使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但也有不少企业在追求税务筹划带来利益的同时,迷失方向,这都是因为还不够了解税务筹划。税务筹划需要具备的几个特点:
一、合法性

税务筹划的合法性,是开展税务筹划工作的基础,是税务筹划能否安全落地的前提条件。
在如今强大的金税三期系统下,企业经营会越来越“透明”,因而企业需要更加懂法。
合法性通常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形式合法性,相关交易的安排以及纳税申报、减免、优惠符合相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是实质合法性,经济交易的性质以及纳税符合实质课税标准、与税收立法目的相符合。

二、预先设计
税务筹划方案需要做到早做打算,预先设计,而不是事后进行筹划。
在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滞后于应税行为,如果交易行为发生之后才缴纳增值税或消费税,收益实现或分配后才缴纳所得税等等,很多企业交易模式、合同都确定并实施完了,发现税负太重,试图需求最优节税方案,其实已经晚了。
比如,常有合作企业问过来,我们公司高管个税太高了,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做到合理节税呢?我们通常会建议:在股权转让或者分红之前,找到一个税收洼地,譬如海南的某园区,成立员工持股平台,进而享受园区所得税留存的70-80%的奖励扶持。
再比如,高新技术企业的申请认定时需注册满一年以上,像有的企业研发中心投入占比不满足要求,可以将研发中心剥离出来,事先注册,这一年享受税收洼地优厚的奖励扶持,满一年之后,再享受高新技术企业15%的企业所得税。
企业应尽早优化自身架构:
(1)越早运营负面影响越小。企业发展成一定规模后,利益相关者众多,对组织架构的任何“手术”都可能发酵为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因素。
(2)越早产生的税负成本越小。架构重塑的过程是一系列股权、资产重组和交易的过程,企业较原始的投入资本增值越大,进行并购重组产生税负就会越高。
(3)越早操作难度越小。企业税务架构搭建的较早,相应的工作难度和复杂性就会越低。
三、思路清晰
好的税收筹划通常思路清晰、路径明确,而非拖泥带水。当和专业的税务筹划沟通时,你会发现他们所出具的方案是非常清晰,并且每一步都是有理有据,层层相扣。
一般而言,税务筹划有三个层面。
01、组织略架构层面
企业应该搭建起最优的税务架构,比如集团总部、总公司、母公司、控股公司的安排与筹划等。

02、商业模式层面
主要通过合同涉税条款的拟定来实现。比如,商业促销政策与节税考量、并购重组交易模式的选择、重大交易涉税条款的安排与筹划等。

03、税务管理层面
主要是积极争取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成本费用的扣除政策。比如行业性、区域性税收优惠资格的申请等。
当你想通过在税收洼地设立新公司进而享受税收奖励扶持,最优的方案不一定是纳税最少的,最优方案是需要以合法为基础,以节税为主要目的,以政策能真正落实为最终依据的。
可以说,企业合理的税收筹划不仅可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规避企业的税收风险,还可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通企业的税务筹划也可以参照上述方法进行。
如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为了使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合理地进行税收筹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税收筹划并不使企业偷税漏税。如果有偷税漏税,他们会受到严惩。
总之,企业通过税收筹划,将税收杠杆的制约导向功能有机地融会到企业财务决策和战略选择中,以促使企业整体理财行为的科学化,最终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
第4个回答  2021-06-23

1、有限公司(解决企业大部分增值税税负压力)

地方财政留存增值税50%,园区可以在此基础上给企业奖励扶持70%-90%

地方财政留存所得税40%,在地方留存基础上给企业奖励扶持70%-90%

奖励是在企业纳税后的次月给到企业的,园区的政策也是稳定的!

2、个人独资企业

定额核定所得税税率1.5%;定率核定行业利润率10%,核定后综合税率3.16%左右

附加税6%(减半征收)

企业不需要缴纳企业经营所得税,只用缴纳个人经营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设立可以成立工作室、某某中心之类的,来解决企业的所得税偏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