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析报告1

小儿10个半月发烧腹泻,反复发作,到医院就诊,大夫量体温(37.4),做了血细胞分析报告,医生说没什么,开了助消化的药,说是有点贫血,没有说清楚该怎么办,将分析报告付上,请帮忙解释一下,谢谢!
血细胞分析报告1
检测项目 结果 参考范围 提示
白细胞总数(WBC) 8 5.0—12.0
淋巴细胞比率(LY%) 70.5 20.0—40.0 H
中值细胞比率(MO%) 2.7 1.0—15.0
中性粒细胞比率(GR%) 26.8 50.0—70.0 L
淋巴细胞(LY#) 5.6 1.0—4.1 H
中值细胞(MO#) 0.2 0.1—1.8
中性粒细胞(GR#) 2.2 2.0—7.8
红细胞总数(RBC) 4.22 4.0—6.0
血红蛋白(HGB) 97 110—150 L
红细胞压积(HCT) 25 36.0—48.0 L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59.4 73.0—87.0 L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22.9 26.0—32.0 L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388 320—360 H
红细胞分布宽度CV(RDW—CV) 14.4 11.5—14.5
红细胞分布宽度SD(RDW—SD) 26 37.0—54.0 L
血小板总数(PLT) 171 100—300
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8.6 7.4—10.4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6.1 10.0—14.0 L
血小板压积(PCT) 0.14 0.10—0.28

  白细胞有五种,按照体积从小到大是:淋巴细胞,嗜碱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细胞。
  白细胞计数增多见于急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急性出血、组织损伤、大手术后白血病等。
  白细胞计数减少见于伤寒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X线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
  (1) 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2)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创伤等;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3)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铋中毒等。
  (4)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减少多见于传染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
  (5) 单核细胞:增多见于结核、伤寒、疟疾、黑热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减少无意义。
  1) WBC-白细胞计数
  WBC增多:生理性增多 饱食,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高温,高寒
  病理性增多 感染性疾病,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
  WBC减少: 感染性疾病(流感、风疹等),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贫血,粒细胞减少症, 粒细胞缺乏症),物理及化学因素(放射线,化学物品和化学药物等)
  2) NEU-中性粒细胞(NEUT%-中性细胞比率,NEUT#-中性细胞数, NEU-b-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EU-s-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数量变化:生理变异 剧烈运动、高温或严寒
  中性粒细胞增多:细菌感染,真菌、寄生虫及病毒感染,白血病
  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物理化学因素,病毒感染,血液病.
  3) EO-嗜酸性粒细胞(EO%-嗜酸性粒细胞比率,EO#-嗜酸性粒细胞数)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皮肤病,…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急性感染,…,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均可见减少.
  4) BASO-嗜碱性粒细胞(BASO%-嗜碱性粒细胞比率,BASO#-嗜碱性粒细胞数)正常人血液中的比例极低,当>2%,绝对计数>0.1×109/L时有临床意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5) LYM-淋巴细胞(LYMPH%-淋巴细胞比率,LYMPH-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又分为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3个亚群.人体中大约有1012个淋巴细胞,仅有约2%存在于血液中.
  数量变化:生理变化(年龄、日间变化和体力活动影响)
  淋巴细胞增多:感染性疾病,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淋巴细胞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治疗后
  6) MON-单核细胞(MONO%-单核细胞比率,MONO#-单核细胞数)
  生理性增多:婴幼儿稍高于成人
  病理性增多:某些恶性血液病,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单核细胞减少:意义不大.
  红细胞压积的测定有助于了解红细胞的增多与减少,当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绝对值增高时,红细胞压积也会有相应的增加。血液浓缩时红细胞压积可达50%以上,临床上常用于了解脱水病人的血液浓缩程度,作为计算补液量的参考。红细胞压积降低于各种贫血有关,因红细胞体积大小的不同,红细胞压积的改变并不与红细胞数量平行,需同时测定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并用于计算红细胞各项平均值才有参考价值。
  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以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液总容量显著地超过正常水平为特点。
  血小板平均体积增多:见于血小板破坏过多而骨髓代偿功能良好者,是造血功能抑制排除后首先反映造血功能恢复的指标。
  血小板平均体积减少:见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
  1)PLT-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减少:生成减少,如再障、急性白血病 ,破坏过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消耗过多.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癜.血小板分布异常导致的血小板减少,如脾大时,血液中可达90%以上的血小板储存在脾脏,导致血液中血小板轻至中度减少.
  注意:静脉血计数血小板结果稳定,干扰因素少.末梢采血易导致血小板活化、聚集等.
  2)MPV-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血小板减少症的鉴别:脊髓造血功能受损时,MPV和PLT均减低:血小板破坏增多如ITP,MPV可增大;若脾切除,MPV和PLT均可升高.
  骨髓造血功能评价:造血功能抑制时, MPV和PLT呈持续减低趋势,功能抑制严重, MPV越小;造血功能恢复时, MPV增高先于PLT升高.
  MPV增大:巨血小板综合症…
  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如感染、手术…等,MPV正常.
  3)PCT-血小板比容 凡是PLT和(或)MPV增高,均可导致PCT增大,如原发性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4)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增大有意义,血小板体积大小越是不均一,PDW越大.临床意义待进一步研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2
这是报警信号l为低于正常值,h为高于正常值。
血液细胞分析仪报告:
参数
参考范围
wbc白细胞数目
4.0-10.0
lymph#淋巴细胞数目
0.6-4.1
mid#中间细胞数目
0.1-1.8
gran#中性粒细胞数目
2.0-7.8
lymph%淋巴细胞百分比
20-40
mid%中间细胞百分比
1.0-15.0
gran%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50-70
rbc红细胞数目
3.50-5.50
hgb血红蛋白
110-160
hct红细胞压积
36.0-48.0
mcv平均红细胞体积
80-99
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
26.0-32.0
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320-360
rdw-cv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11.5-14.5
rdw-sd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
35.0-56.0
plt血小板数目
100-300
mpv平均血小板体积
7.4-10.4
pdw分布宽度
15.0-17.0
pct压积
l
0.108-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