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会出现失眠,便秘的情况吗?

如题所述

你好!首先祝你身体健康!冲着你我的缘分,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运动神经元病”的问题。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以损害脊髓前角,桥延脑颅神经运动核和锥体束为主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以上或(和)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瘫痪为主要表现,其中以上、下运动神经元合并受损者为最常见。
运动神经元病与癌症、艾滋病齐名。只要患了这种病,先是肌肉萎缩,最后在病人有意识的情况下因无力呼吸而死。所以这种病人也叫“渐冻人”。
……
4)症状表现
起病缓慢,病程也可呈亚急性,症状依受损部位而定。由于运动神经元疾病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于颅神经运动核以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锥体束。
因此:
1. 若病变以下级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
2. 若病变以上级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原发性侧索硬化。
3. 若上、下级运动神经元损害同时存在,则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
4. 若病变以延髓运动神经核变性为主者,则称为进行性延髓麻痹。临床以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肌萎缩侧索硬化最常见。
本病主要表现,最早症状多见于手部分,患者感手指运动无力、僵硬、笨拙,手部肌肉逐渐萎缩,可见肌束震颤。
四肢远端呈进行性肌萎缩,约半数以上病例早期呈一侧上肢手部大小鱼际肌萎缩,以后扩展到前臂肌,甚至胸大肌,背部肌肉亦可萎缩,小腿部肌肉也可萎缩,肌肉萎缩肢体无力,肌张力高(牵拉感觉),肌束颤动,行动困难、呼吸和吞咽障碍等症状。
如早期病变性双侧锥体束,则可先出现双下肢痉挛性截瘫。
……
6)治疗方法
1. 维生素E和维生素B族口服。
2. ATP(三磷酸腺苷),100毫克,肌注,每日1次;辅酶A100μ,肌注,每日1次;胞二磷胆硷250毫克,肌注,每日1次,可间歇应用。
3. 针对肌肉痉挛可用安定2.5--5.0毫克,口服,每日2--3次;氯苯氨丁酸(Baclofen)每日50--100毫克,分次服。
4. 可试用于治疗本病的一些药物,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干扰素,卵磷脂,睾酮,半胱氨酸,免疫抑制剂以及血浆交换疗法等,但它们的疗效是否确实,尚难评估。
……
8)调摄护理
1. 鼓励早期病人坚持工作,并进行简单锻炼及日常活动。过于剧烈的活动,高强度的锻炼、用力以及过于积极的物理疗法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2. 疾病中期讲话不清,吞咽稍困难者,宜进食半固体食物,因为流质食物易致咳呛,固体食物难以下咽;更应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中有食物残渣留存。
3. 因肌肉萎缩影响日常活动的患者,应尽早使用保护及辅助器械,防止受伤并保持适当的活动量,给病变组织以适当的刺激,促使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尽可能地延缓病情进展,延长生命。
4. 平时注意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快。饮食宜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以保证神经肌肉所需营养,有益于延缓病情进展,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爱心提示:以上介绍用(方)药,请务必咨询当地正规(中医)医院,结合自身生理特点和不同的病理变化,辨证选择使用。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9
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型:通常以手肌无力、萎缩为首发症状,一般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随病程发展出现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损害症状,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一般上肢的下运动神经元损害较重,但肌张力可增高,腱反射可活跃,并有病理反射,当下运动经元严重受损时,上肢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症状可被掩盖。
  二、上运动神经元型:表现为肢体无力、发紧、动作不灵。因病变常先侵及下胸髓的皮质脊髓束,故运动神经元的症状先从双下肢开始,以后波及双上肢,且以下肢为重。肢体力弱,肌张力增高,步履困难,呈痉挛性剪刀步态,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若病变累及双侧皮质脑干,则出现假性球麻痹症状,表现发音清、吞咽障碍,下颌反射亢进等。本症称原发性侧索硬化症,临床上较少见,多在成年后起病,一般进展甚为缓慢。
  三、下运动神经元型:多于30岁左右发病。通常以手部小肌肉无力和肌肉逐渐萎缩起病,可波及一侧或双侧,或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因大小鱼际肌萎缩而手掌平坦,骨间肌等萎缩而呈爪状手。临床上,运动神经元的表现有哪些呢?肌萎缩向上扩延,逐渐侵犯前臂、上臂及肩带。肌力减弱,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束颤动常见,可局限于某些肌群或广泛存在,用手拍打,较易诱现。少数肌萎缩从下肢的胫前肌和腓骨肌或从颈部的伸肌开始,个别也可从上下肢的近端肌肉开始。
第2个回答  2021-12-09
人的脚对健康意义重大。我们都知道身体的主要器官在我们的脚上有相应的区域。坚持用热水泡脚,可以有效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帮助身体保持健康。但要注意热水泡脚的时间,尤其是年龄较大、有老年病的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热水泡脚的好处。

1.促进血液循环

我们的脚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但它位于远离心脏的末端。很简单。血液循环不畅。天气冷的时候,很多人手脚冰凉。这就是脚血气循环受阻,自然寒气特别强的原因。热水泡脚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脚部血液循环。

2.驱寒保暖

有句老话叫“寒从脚底来”,因为脚底处于人体血气循环的末端,容易堵塞血气循环。当血气不足时,人体自然会抵抗力不足,身体容易受到寒气入侵。经常用热水泡脚,可以改善双脚的血气循环,给冰冷的双脚送去温暖的空气。

3.放松你的身心

经常坐着或者很少运动的人容易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足。如果可以每天用热水泡脚,可以夸大脚部的血液循环,在下肢充血缓解后帮助人们放松。尤其是辛苦工作一天后,泡脚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

4.缓解头痛

经常用热水泡脚,在4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中泡脚,扩张脚部血管,帮助血液从头部往下流,可以缓解大脑充血和头痛的症状。如果泡脚的时候可以按摩一下脚的穴位,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