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流程

如题所述

一、电子商业承兑汇票具体操作流程
1、如何开立电子商业汇票系统?
携带营业执照正本、开户许可证、机构信用代码证、法人身份证(复印)、经办人身份证、公章、财务专用章、法人章到开户银行的对公业务窗口办理,一般申请当天即可开通。

2、如何收取电子商业承兑汇票?
(1)经办岗财务人员:电子票据→提示收票及收票→提示收票签收→经办→选取账号→查询→选中对应票据→查看票面信息→录入→下拉菜单选取签收(确认票据无误)→确定→提交。

(2)审核岗财务人员:电子票据→提示收票及收票→提示收票签收→审核→按笔审核→查询→选中对应票据→查看票据信息→查看经办信息→审核→勾选同意(确认票据无误并同意经办意见)→确定。

(3)经办和审核岗人员查询:在经办、审核都成功操作后,电子票据→提示收票及收票→提示收票签收→查询→按笔查询→查询→选中对应票据→查看票面信息→票据状态为“提示收票已签收”。


电子票据的风险主要包括:
1、法律地位缺失
目前,电子票据在《票据法》中尚未确立合法的地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电子票据的签发和流动、资金划拨、结算,均是网上虚拟实现,电子交易的签章只通过电子签名的形式来实现,但是我国的《票据法》尚未承认经过数字签章认证的非纸质的电子票据的支付和结算方式。因此,电子票据在受到法律方面的保障上,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电子票据的接受度不是特别高
另外,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财务人员,对于电子票据的认可度还是比较有限,适用的范围也不是很广,因此电子票据的流动性会受到一定影响。

他们中的多数,仍偏向于纸质票据,对电子票据、电子汇票等不太放心,这影响到电子票据的流通效率和交易效率。

3、出现纠纷取证难
由于电子票据的的格式、核押方式均由商业各银行自行确定的,而作为交易活动的客户方,无法掌握电子票据的真实性,一旦客户和银行之间发生因泄密、被盗、篡改等业务纠纷。

商业银行利用自己管理电子数据的优势,提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客户由于不掌握电子数据的管理权,则难以取得对商业银行不利的网上银行的电子数据证据,这会有失公平。

对于使用电子票据的企业或个人来说,当与商业银行发生纠纷时,客户无法取证、取证难,这也加大了客户的风险。

4、财务上的风险
电子票据在财务上,可能需要转开成纸质票据,而其与直接背书的的纸质票据的转让相比,电子票据的质押转开会同步增加客户应收和应付票据,增加客户的负债率,不利于财务表表的优化。

5、技术风险
对于电子票据,其还面临电子载体的各种系统性风险。包括数据文件丢失、系统瘫痪、网络攻击风险等等,这也是电子载体安全问题的共性。
6、道德风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