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的老物件你认识几种?一代人的回忆,也是国家发展的见证

如题所述

说起老物件可以说真的是满满的回忆。
每个年代都有代表当时年代的一些物品。
因为时间久远就被称为了老物件。
老物件不仅是一代人的回忆,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最好见证,它用它特有的方式向人们述说那个时候的历史片段。
那么七十年代的老物件都有什么呢?
蒲蓝
其实说到蒲蓝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说到簸箩会不会恍然大悟呢!一般在农村都是用来装粮食或者是面粉之类的工具。
一般都是用草编而成,而且这个老物件在农村的使用率还是相当高。
2.簸箕
簸箕应该现在还有人在使用,主要的功能是用来簸去粮食里的杂质,毕竟收割的粮食需要在地上晾晒,因此就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的杂质和石子儿,因此这个时候簸箕就派上了用场。
有时候在农村还会看到农户迎风扬起簸箕,就是为了过滤杂质。
3.漏瓢
其实漏瓢与水舀比较类似,唯独不同的就是漏瓢底端会打出几个孔,材质都是用葫芦做成,然后也都是取其中的一部分,然后挖空中间的内瓤,经过晾晒就成了漏瓢。
主要的作用是加工面食,也可以做粉丝。
非常的耐用。
4.抬杆
抬杆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木夹子,主要是在收割棉花的时候使用,功效就是打棉花柴,这样可以吧个别的根留在地里,然后就可以进行拔棉花架,这样可以把棉花和棉花架进行很好的分离,一般在北方地区用的比较多。
5.萝
萝的作用就是用来筛面粉。
因为面粉被压碎之后会有很多的粮食皮,这个时候可以通过萝的大小不同的孔进行筛选,可以得到粗细不同的面粉,这样就可以吃到自己喜欢的口味。
6.盖帘
盖帘一般都是用藤来编制的,比较耐用不易破损,主要是用来方便放置面食,主要比如水饺之类的。
因为藤编大部分都不会产生粘连,因此也是用的比较广的老物件,如今我们的家里还在继续使用。
7.板车
有些地方还叫地排车,这个主要是用来运送粮食。
因为不是所有的土地都会离自己居住的地方很近,因此粮食一旦成熟就需要板车来回运送粮食,而且那个时候交公粮也需要板车。
相当于现在的交通工具。
8.长筐
其实长筐的用途类似于板车,不同就在于一般长筐都是装在独轮车上,然后边放一个长条形的筐子,然后里边可以装一些东西。
如果想要多载一些东西,就会把长筐编制的更长一些。
9.圆杌子
其实圆杌子就是咱们现在使用的小板凳,上边是圆形的,然后下边连接三个腿,一般材料都是木头材质,当然到了现在还有很多地方依然在使用。
大小轻便拎拿方便。
10.算盘
我想这个物件都不陌生吧,算盘可以说是咱们中国最具有历史温度的传统物件。
不仅以前有现在依然有很多的地方还在沿袭着算盘的使用。
尤其现在的珠心算已经把算盘发挥到了极致。
对于手脑的开发起到很大的作用。
11.被褥拍
这个东西一般是用来拍打晾晒的被褥,这样可以在晾晒被褥的时候把棉花打松,从而可以让阳光很好地光照被褥,再盖的时候就会特别的松软。
12.鸡毛掸子
这个就是平时用来掸灰用的,平时家里有一些高处的灰尘都可以用鸡毛掸子进行掸灰,非常方便。
13.快板架
这个不用多说了吧,咱们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比如京韵大鼓、比如天津快板,通常快板架就是天津快板经常用的东西,用来放鼓的物件。
14.茶刀
比如云南的普洱都是做成茶饼的样式,因此如果想要喝茶的时候如果用手掰还是会有很多的不便,因此这个时候就有了茶刀的出现。
15.车座板
小的时候家家都有一个大轮车子,前边有一个大梁,这个车座板就放在大梁上,我们就可以坐在车座板上,父母接送我们也比较方便。
16.鞋拔子
这个就是穿鞋的时候用的老物件,比如有一些身体不是很方便的朋友,当需要提鞋跟的时候,这个鞋拔子就可以派上用场,而我们也不用再弯腰提鞋。
17.秸秆劈
这个一般都是青铜的,顶上有三个楞的刀头,主要的功能就是劈柴,当然现在几乎见不到了。
总结:
如何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样的想法,不知道最后的这三种老物件又有多少人能够认得呢?其实还有很多的老物件都还没有介绍,这些老物件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对那段艰苦岁月的见证。
这些老物件真的会让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我们感慨颇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