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是怎么形成的

如题所述

煤炭千真万确是植物的残骸经过一系统的演变形成的
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
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积岩,这就是煤炭的形成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14

煤炭是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并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积岩,这就是煤炭的形成过程。

扩展资料

1、煤炭是地球上蕴藏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氟、氯和砷等元素。

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辽宁省新乐古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煤制工艺品,河南巩义市也发现有西汉时用煤饼炼铁的遗址。《山海经》中称煤为石涅,魏、晋时称煤为石墨或石炭。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次使用煤这一名称。

希腊和古罗马也是用煤较早的国家,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斯在公元前约300年著有《石史》,其中记载有煤的性质和产地;古罗马大约在2000年前已开始用煤加热。

3、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地理范围包括煤炭资源量大于1000亿吨以上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的全部或大部,

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其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50%左右,占中国北方地区煤炭资源量的55%以上。

4、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中华民族赖以生息繁衍、发展壮大、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要物质基础。在已发现的142种矿物中,煤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量,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煤田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居世界产煤国家之前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_煤炭(可燃物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14

煤炭在地球历史上,大约在距今3.55亿年到2.95亿年的这段时期,被地质学家称为石炭纪。那时植物死亡后不容易腐烂,大部分地面被沼泽覆盖,这样植物死后仍或多或少地可以保持完好无损。

很多死亡的树受到土壤表层的压力作用以及地球内部地心热的作用, 经过一层一层的植物遗体的堆积,前一批植物死亡后,后一批植物在死亡的遗体上继续生长,之后再倒下,新一批植物在此生长,实际上的泥炭沼泽的高度要略高于旁边的水位。

也就使得外界的流水不能流入其中,而是再一旁绕过,泥炭沼泽内部的水主要靠降雨,这样外界的流水并不能携带泥沙进入沼泽,水分逐渐丧失,变成了一种越来越接近纯碳的物质,这种类似纯碳的物质就是现在的煤炭。

扩展资料:

煤炭作用:

1、发电用煤:我国约1/3以上的煤用来发电,目前平均发电耗煤为标准煤370g/(kW·h)左右。电厂利用煤的热值,把热能转变为电能。

2、蒸汽机车用煤:占动力用煤2%左右,蒸汽机车锅炉平均耗煤指标为100kg/(万吨·km)左右。

3、建材用煤:约占动力用煤的l0%以上,以水泥用煤量最大,其次为玻璃、砖、瓦等。

4、一般工业锅炉用煤:除热电厂及大型供热锅炉外,一般企业及取暖用的工业锅炉型号繁多,数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约占动力煤的30%。

5、生活用煤:生活用煤的数量也较大,约占燃料用煤的20%。

6、冶金用动力煤:冶金用动力煤主要为烧结和高炉喷吹用无烟煤,其用量不到动力用煤量的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煤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07

煤炭形成的过程是:

1、首先:千百万年来植物的枝叶和根茎,在地面上堆积而成的一层极厚的黑色的腐植质。

2、然后:由于地壳的变动不断地埋入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

3、最后: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等因素,形成的黑色可燃沉积岩,就是煤炭。

扩展资料:

1、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近年来,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石油及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导致全球煤炭需求快速增长,价格逐步攀升。

2、煤炭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地球上含煤层的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5%,全球含煤地层煤炭密度每平方公里地质储量为200万吨。

3、中国炼焦煤在地区上分布不平衡,四种主要炼焦煤种中,瘦煤、焦煤、肥煤有一半左右集中在山西,而拥有大型钢铁企业的华东、中南、东北地区,炼焦煤很少。

4、我国是世界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始终占一半以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煤炭资源    百度百科_煤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1-07

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及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堆积在停滞水体中的植物遗体经泥炭化作用或腐泥化作用后,转变为泥炭或腐泥(泥炭化作用是指高等植物遗体在沼泽中堆积,经生物化学变化转变成泥炭的过程,腐泥化作用是指低等生物遗体在沼泽中经生物化学变化转变成腐泥的过程,腐泥是一种富含水和沥青质的淤泥状物质)。

泥炭或腐泥被埋藏以后,由于盆地基底下降而沉到地下深部,经成岩作用而转变为褐煤;当温度和压力逐渐增高,再经变质作用转变为烟煤或无烟煤。冰川过程可能有助于成煤植物遗体的汇集和保存。

扩展资料:

煤炭的应用范围

(1)发电用煤:中国约1/3以上的煤用来发电,平均发电耗煤为标准煤370g/(kW·h)左右。电厂利用煤的热值,把热能转变为电能。

(2)蒸汽机车用煤:占动力用煤3%左右,蒸汽机车锅炉平均耗煤指标为100kg/(万吨·km)左右。

(3)建材用煤:约占动力用煤的13%以上,以水泥用煤量最大,其次为玻璃、砖、瓦等。

(4)一般工业锅炉用煤:除热电厂及大型供热锅炉外,一般企业及取暖用的工业锅炉型号繁多,数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约占动力煤的26%。

(5)生活用煤:生活用煤的数量也较大,约占燃料用煤的23%。

(6)冶金用动力煤:冶金用动力煤主要为烧结和高炉喷吹用无烟煤,其用量不到动力用煤量的1%。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煤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