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临夏州的发展战略、思路及布局是什么

如题所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临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省十二次党代会和州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高举一面旗帜,紧盯一个目标,围绕一个统揽,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加快建设三大基地、三个经济带、两个示范区,努力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稳定、生态优美的幸福美好新临夏。

  一面旗帜,就是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认真落实党的基本民族理论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把加快临夏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和最紧迫的任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营造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采取教育、疏导、化解、公平公正的办法,及时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各种纠纷和矛盾,毫不动摇地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在宗教界深入开展以“比贡献、比规范、比和谐、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主要内容的“三比一促”活动,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群众性和广泛性,建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为推动转型跨越凝聚力量。

  一个目标,就是力争到2020年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大类23项监测指标,科学编制临夏州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规划、产业富民规划,深入实施扶贫攻坚规划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全力做好基础设施改善、富民产业培育、农民教育培训等十项重点任务,大力实施“水、路、电、气、房、教、卫、文、就、保”十大民生工程,不断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力争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由全省的第三梯队进入第二梯队。

  一个统揽,就是以创建国家级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为统揽。以省委、省政府支持临夏回族自治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用足用活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突出临夏多民族、多宗教的特点,积极创建国家级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从顶层制度设计和国家战略层面上,把事关临夏当前和长远发展的一揽子项目和政策纳入国家中长期战略规划,为临夏转型跨越提供政策支持、项目支撑和资金保障。

  五大战略,就是深入实施农牧稳州、工业强州、商旅活州、科教兴州、生态立州战略。坚持产业富民、农牧稳州,着力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广、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推进种植业、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品牌化、产业化进程。坚持项目支撑、工业强州,积极承接其他城市因土地受限、环境容量受限、水资源受限难以落地的项目,着力推进水电资源链式开发、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清真食品、宗教用品、手工艺品生产加工、旅游纪念品、彩印包装、建筑建材、生物医药工业,加快临夏经济开发区及其他省列园区规划建设,启动临夏——厦门循环经济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坚持优势带动、商旅活州,着力加大专业市场建设,完善城镇市场体系,发展物流产业,促进传统与现代物流业双轮驱动、互促共进。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在更高层面、更宽领域加大临夏对外宣传和合作交流,依托和政县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展览、科研、科普,争取举办“古生物化石保护挖掘开发展示国际研讨会”;依托刘家峡水库丰富的水面资源,争取举办“赛艇和龙舟大型国际赛事活动”;依托“三个基地”和临夏市县一体化同城化发展,争取举办“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特需用品国际博览会”和“河州牡丹—砖雕艺术节”;依托保安、东乡、撒拉特有民族,争取在积石山县举办全国较少民族和特有民族风情艺术节。坚持人才引领、科教兴州,着力提高适龄人口受教育程度,逐步将义务教育向上延伸到高中,向下延伸到幼儿园,使国民受教育年限提高到全省平均水平;加强农村技能人才培训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高技术劳务人员输出,变人口压力为人才资源优势;依托临夏卫校筹办西北民族大学临夏分院;建设中国“小麦加”、伊斯兰经典——国家级临夏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园;启动临夏市“八坊十三巷”古街民居保护和改造工程。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立州,着力加大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封山禁牧力度,持续不断加大南北两山绿化力度;加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突出临夏生物多样性特点和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作用,积极争取实施生态州(市、县)建设项目,加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之路。

  三大基地,就是把临夏打造成依托兰州面向藏区的物流集散基地,全国乃至世界穆斯林群众生活用品、宗教用品和手工艺品生产加工基地,兰州都市圈休闲度假的旅游基地。立足民族聚居特点和发展旅游产业,以临夏市为重点,规划建设穆斯林特色商贸城,打造特色街区和专业市场、清真食品一条街、民族宗教用品一条街、手工艺品展销一条街。全力扶持发展以清真食品、民族用品、农畜产品、手工艺品为重点的富民产业和项目,发展清真特色小吃等传统服务业。围绕吃、住、游、购等要素,加快旅游景点景区建设,打造精品景区,科学设计精品旅游线路,与周边旅游景区资源互补、资源共享,提升服务层次。加快建设环城30公里快速通道和30里大夏河风情线,以山为屏,以水为魂,以绿为脉,加快建设山水园林、宜居宜业宜游、特色鲜明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三个经济带,就是打造沿黄、大夏河、洮河——广通河以线串点、三个特色产业经济带。沿黄经济带,形成以积石山县城、大河家商贸物流工业园,莲花码头、河滩休闲旅游观光度假区、永靖黄河三峡游览,黄河湿地绿色产业园,盐锅峡工业园区为节点,突出发展以蔬菜、瓜果、水产等为主的高效农业、观光农业,以水电能源、装备制造业、精细化工、冶炼铸造、农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地方工业,以炳灵石窟、黄河三峡、恐龙化石等为主的休闲观光旅游业,以黄河湿地为主的绿色产业园。大夏河经济带,形成以甘肃临夏经济开发区、大夏河湿地公园、中国“小麦加”、伊斯兰经典——国家级临夏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园、临夏——厦门循环经济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东塬绿色产业园、河滩休闲旅游观光、刘家峡库区观光旅游为节点,突出发展以砖雕、手工地毯为主的地方手工艺品生产加工和清真食品加工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民族宗教用品、现代物流等特色产业。洮河——广通河经济带,形成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松鸣岩风景区、和政古生物化石、康乐莲麓乡村自主游乐园、广河县城和三甲集、东乡达板和唐汪、永靖吧咪山景区为节点,突出发展以啤特果种植加工、旱作高效农业、苗木花卉繁育、肉牛肉羊奶牛养殖和饲料加工、皮革毛纺加工、建筑建材和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形成各具特色、布局合理、集约发展的产业带,培育更多更强的经济增长极,力争在重点区域和支柱产业发展方面实现多极突破。

  两个示范区,就是积极创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带以生物多样性建设保护为主的示范区、国家级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示范区。通过争取和实施两个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力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给予更多更大的支持,全力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稳定、生态优美的幸福美好新临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