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西方国家扮演怎样的角色

如题所述

西方国家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推波助澜的角色。

首先,西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通过冷战的方式将苏联拉入到军备竞赛的漩涡中,对苏联的经济加上了沉重的负担。

其次,在政治和经济层面,西方又在对势力范围和世界市场上的争夺上跟苏联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第三,西方国家在苏联解体之前,无时无刻不在对后者进行思想意识方面的渗透,并且企图使用和平眼遍的方式,促使苏联瓦解。

第四,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西方一方面大肆夸赞戈氏是“勇敢的改革者”,另一方面又在暗地里大力支持和怂恿苏联国内的“激进派”势力。这些都对加速苏联的解体“功不可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13
西方虽然推波助澜,但苏联解体总体还是内因。
一方面勃涅日列夫时代滋生的腐败官员在安德罗波夫的反腐风波后,幸存的官僚认识到不彻底搞垮这个无产阶级国家,他们永远不能安心地做剥削者。
另一方面,之前一直在安德罗波夫面前隐忍的戈尔巴乔夫临危受命,成为总书记。他自己没有领导才能,没有自己的势力,为了打破其他官员对他这种不闻不问的态度,不得不下定决心摧毁这种统一的经济制度,开放市场竞争来摧毁那些事关国计民生却缺乏竞争力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同时放纵各地民族独立势力活动。
就这样,苏联的经济毁了,物价飞涨,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叶利钦与其他的各加盟国领导都在积聚力量,他们都在等待一个契机,一个向苏共摊牌的机会。
1991年8月19日,旨在终止戈尔巴乔夫的闹剧的亚纳耶夫等人组成的“紧急状态委员会”对戈尔巴乔夫实施软禁,试图救亡图存。然而,实际控制着俄罗斯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的叶利钦垄断者俄罗斯的军队,媒体,政府机构,他轻易地煽动了不明真相的人民举行示威,最终亚纳耶夫等人失败,苏联加速毁灭,各个实际掌握各加盟共和全力的官僚纷纷宣布退出苏联。最终12月25,叶利钦完成逼宫,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
西方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赞助各地独立运动者,收买实权官员,但是这都是建立在苏联官僚失去革命性,腐败成为常态的基础上的。苏联的官员如果都有列宁斯大林时代那么清廉,或者不要求那么高,把腐败程度维持在赫鲁晓夫时代的水平,苏联也没有解体的土壤。
原因很简单,如果人们真的是反对社会主义,那只会让苏维埃联盟变成斯拉夫联盟,不会要求分裂国家。事实也是如此,苏联解体前,人民在公投中选择保留联盟,然而各地官僚仍然分裂了国家。
从此,苏联15个加盟国的人民进入了10年的困苦期。
第2个回答  2012-06-13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 扮演着加速苏联解体的角色

利用星球大战计划 拖垮苏联经济 使其加速解体~
第3个回答  2012-06-13
西方虽然推波助澜,但苏联解体总体还是内因。
一方面勃涅日列夫时代滋生的腐败官员在安德罗波夫的反腐风波后,幸存的官僚认识到不彻底搞垮这个无产阶级国家,他们永远不能安心地做剥削者。
另一方面,之前一直在安德罗波夫面前隐忍的戈尔巴乔夫临危受命,成为总书记。他自己没有领导才能,没有自己的势力,为了打破其他官员对他这种不闻不问的态度,不得不下定决心摧毁这种统一的经济制度,开放市场竞争来摧毁那些事关国计民生却缺乏竞争力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同时放纵各地民族独立势力活动。
就这样,苏联的经济毁了,物价飞涨,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叶利钦与其他的各加盟国领导都在积聚力量,他们都在等待一个契机,一个向苏共摊牌的机会。
1991年8月19日,旨在终止戈尔巴乔夫的闹剧的亚纳耶夫等人组成的“紧急状态委员会”对戈尔巴乔夫实施软禁,试图救亡图存。然而,实际控制着俄罗斯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的叶利钦垄断者俄罗斯的军队,媒体,政府机构,他轻易地煽动了不明真相的人民举行示威,最终亚纳耶夫等人失败,苏联加速毁灭,各个实际掌握各加盟共和全力的官僚纷纷宣布退出苏联。最终12月25,叶利钦完成逼宫,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
西方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赞助各地独立运动者,收买实权官员,但是这都是建立在苏联官僚失去革命性,腐败成为常态的基础上的。苏联的官员如果都有列宁斯大林时代那么清廉,或者不要求那么高,把腐败程度维持在赫鲁晓夫时代的水平,苏联也没有解体的土壤。
原因很简单,如果人们真的是反对社会主义,那只会让苏维埃联盟变成斯拉夫联盟,不会要求分裂国家。事实也是如此,苏联解体前,人民在公投中选择保留联盟,然而各地官僚仍然分裂了国家。
从此,苏联15个加盟国的人民进入了10年的困苦期。
第4个回答  2012-06-13
这是我在别处的回答,问题一模一样
西方虽然推波助澜,但苏联解体总体还是内因。
一方面勃涅日列夫时代滋生的腐败官员在安德罗波夫的反腐风波后,幸存的官僚认识到不彻底搞垮这个无产阶级国家,他们永远不能安心地做剥削者。
另一方面,之前一直在安德罗波夫面前隐忍的戈尔巴乔夫临危受命,成为总书记。他自己没有领导才能,没有自己的势力,为了打破其他官员对他这种不闻不问的态度,不得不下定决心摧毁这种统一的经济制度,开放市场竞争来摧毁那些事关国计民生却缺乏竞争力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同时放纵各地民族独立势力活动。
就这样,苏联的经济毁了,物价飞涨,人民苦不堪言。
这时,叶利钦与其他的各加盟国领导都在积聚力量,他们都在等待一个契机,一个向苏共摊牌的机会。
1991年8月19日,旨在终止戈尔巴乔夫的闹剧的亚纳耶夫等人组成的“紧急状态委员会”对戈尔巴乔夫实施软禁,试图救亡图存。然而,实际控制着俄罗斯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的叶利钦垄断者俄罗斯的军队,媒体,政府机构,他轻易地煽动了不明真相的人民举行示威,最终亚纳耶夫等人失败,苏联加速毁灭,各个实际掌握各加盟共和全力的官僚纷纷宣布退出苏联。最终12月25,叶利钦完成逼宫,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解体。
西方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赞助各地独立运动者,收买实权官员,但是这都是建立在苏联官僚失去革命性,腐败成为常态的基础上的。苏联的官员如果都有列宁斯大林时代那么清廉,或者不要求那么高,把腐败程度维持在赫鲁晓夫时代的水平,苏联也没有解体的土壤。
原因很简单,如果人们真的是反对社会主义,那只会让苏维埃联盟变成斯拉夫联盟,不会要求分裂国家。事实也是如此,苏联解体前,人民在公投中选择保留联盟,然而各地官僚仍然分裂了国家。
从此,苏联15个加盟国的人民进入了10年的困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