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300分来讨论)为什么写诗一定要按平仄格韵?

首先,我是个业余的诗词爱好者,没有受过相关的专业学习。只是最近来到诗词歌赋这儿以后,才自己摸索着慢慢学写诗词。新学时遇到些问题难免会有困惑。我现在最不解的就是:为什么写诗一定要按平仄格韵来写?
有人指出在这里写的藏头诗完全不依平仄格韵,我就找来相关的资料看。发现一首诗里面,有大部分字都被限制了平仄。词就更离谱,不但大部分字有平仄限制,连韵脚还要分平韵仄韵,这还不算,用哪些韵不用哪些也有规定。我就在想:
1.不按平仄格韵写出来的算不算古体诗?
2.诗词的平仄格韵到底有哪些好处?
3.写诗词只要有押韵、有内涵、语句通顺、意思连贯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把诗词的门槛定那么高?这样不是让很多初学者望而生畏吗?
最后声明:我很想认认真真来学写诗,我的本意主要是想弄清平仄格韵的好处,请大家务必帮忙。最好用论据驳倒我上面的观点。
请不要答非所问,不要复制这些长篇大论,我都看过了。请懂平仄格韵的前辈来发表看法,300分我说到做到,请务必帮忙!
谢谢各位回答,第一个问题我懂了。假如像大家所说的那样,按不按照平仄格韵都能写出好诗,为何有很多人说我们这儿的诗没有平仄,根本不算诗呢?是他们顽固?还是我们确实错了?

为什么写诗一定要按平仄格韵来写?
古代人写诗,并不是按照平仄格律来写的,而是一种顺其自然、意到而为之的写法。然而因为汉字本身就固有的四声音调(也即古人所言的“一宫一商”)的特点,而且人们也注重诗与文章都要做到抑扬顿挫、声音悦耳动听,因此,魏晋以前的诗读来也都是很有韵味的。但如果我们注意去听的话,也能够发现它其实并没有什么格律。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印度的梵音传入,许多中国学者(如曹植、谢灵运等)研习梵语音韵之学,并为把它用之于汉语音韵学中做了许多积累,到了齐时,沈约等人创造性地把梵语梵音诗律学用之于汉语音韵学中,写出了《四声谱》(沈约)、《四声切韵》(周颙)等书,为“永明诗”体的诞生作出了贡献。而“永明诗体”的主要内容就是“四声八病”之说,即要求诗歌要注重错综和谐的声律之美。由此,中国的诗歌才走上律化之路,即要求平仄工整、注重格律形式,以格调声韵为法。
到了唐代,终于把诗歌的格律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其特点是(1)对声律规则的简化(2)对伴联规则的发展(3)对用韵篇章的定型,格律诗由此而诞生。因此,人们把唐前的诗称作古体诗,唐后的诗称作近体诗。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写古诗,就是指写近体诗。后代人对唐人的这些创举和规则都自觉地继承了,因此,现在写近体诗都要求按平仄格律来写。
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对音乐美的追求贯穿始终。

1.不按平仄格韵写出来的算不算古体诗?
不按平仄格律写出来的诗,可能算是古体诗,但不能称作近体诗。
无规则不成方圆,写诗,就是按照诗的要求来写,不然,这世界就乱套了。

2.诗词的平仄格韵到底有哪些好处?
对《唐诗三百首》的一个评价其实也可以作个类比。即唐诗中的佳作此书中并未完全选毕,但书中的诗都是唐诗中的佳作。
那么我们可以说,不按平仄格律来写不一定体现不出音乐之美,但按平仄格律来写,就一定能体现出音乐之美来。
这就是其好处了。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创出一套新的规则来推翻前人,那我们只好继承前人。

3.写诗词只要有押韵、有内涵、语句通顺、意思连贯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把诗词的门槛定那么高?这样不是让很多初学者望而生畏吗?
对古人来说,这个门槛并不高,因为他们平时也经常这样说话,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要这样写作的,无论是诗,还是文章,皆然。我们现代人,因为在五四后提倡了白话文的学习和写作,把老一套都掉得差不多了,所以才觉得困难。所以,不是古人难为今人,君不见,唐后的宋、明、清不是也涌现出许多佳作吗?清代的诗不是多如牛毛吗?
关键是,我们扔掉了这些遗产的时间过长,文化的传承缺失了,才觉得太难了。
不要望而生畏。我相信,只要有心,一定能做好的。

补充:按不按照平仄格韵都能写出好诗,为何有很多人说我们这儿的诗没有平仄,根本不算诗呢?是他们顽固?还是我们确实错了?
因为平仄音韵之学是民间通过《诗经》、乐府诗等的大量实践探索,并通过文人加以理论化而得的,因此,正如前文所说,“不按平仄格律来写不一定体现不出音乐之美,但按平仄格律来写,就一定能体现出音乐之美来。这就是其好处了。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创出一套新的规则来推翻前人,那我们只好继承前人。”但如果你只是为娱乐自己,那么,可以不理会别人的议论。如果你要在写诗这方面有所成就,那还是要狠下苦功来钻研的。另外,网上的一些所谓诗人,其实际水平如何,还是未知。况且,我总是听说,水平越高的人是越谦虚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1-13
第一个问题,古诗其实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叫古风,古体诗相对来说格律要求不严格,平仄基本可以不注意,但是要求押韵,但押韵要求也比较宽松。近体诗就是律诗,包括五律七律五绝七绝,近体诗有严格的格律标准。你如果说不安平仄写出来的诗,不是律诗,肯定就属于古体诗了。诗经、楚辞,汉乐府、南北朝民歌……古体诗的范围很光,包括的也很广,要知道古体诗里名篇不胜枚举,李白就是古风的集大成者。
第二个问题,律诗平仄主要是为了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至于词,最初就叫曲子词,也就是今之歌词,每个词牌都如同一个曲谱一样,那地方平那地方仄,那地方不论都是有要求。现在唱歌不也一样,往往那些个出名的流行歌曲的歌词也是首比较有韵律的新诗。你不觉得让你背一首诗一首词比背一片古文好背多了吗,你可以很流畅的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出师表》是不是难背点,从中你也可以知道为什么押韵平仄有好处。再说新诗往往也是押韵的好记住。诗歌本身就是要押韵的,我想这是共识,现在有个什么叫赵丽华的“梨花体”,她那能叫诗吗,不如叫散文好了。
第三个问题,其实你要是真想学写诗,尤其是写古诗的话就不应该问这个问题,押韵是古诗必须的,平仄是律诗所必须的。如果不想理会平仄你就写古体诗好了,古体诗可以不注意平仄,古体诗也有很多名篇,我们如今写古诗完全是兴趣爱好,不想深究的完全可以去写新诗,像你说的“只要有押韵、有内涵、语句通顺、意思连贯”写新诗最合适了。为什么叫律诗,为什么叫曲子词,为什么叫词牌,就是因为她有固定格式

无规矩不成方圆,万事万物都是有其规律的。有个搞笑句子说:“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应该授予赵丽华,因为她让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国家每个人都变成了诗人”。
第2个回答  2008-01-13
平仄格韵的严格要求是中国古代诗词一个很特别的特徵, 它也是古代诗词的魅力之一。有人指出在这里写的藏头诗完全不依平仄格韵, 我想这点是无庸置疑的。我也很喜爱在这儿帮人家写藏头诗, 但我承认我对平仄格韵的认识近乎零。我相信这里大部份的藏头诗作者都是不大执著於平仄格韵的。

1.不按平仄格韵写出来的算不算古体诗?

我认为算。因为古体诗是一种较少拘束的诗体, 多半是字数不居的偶数句, 不严格讲究平仄与对仗, 也不严格讲究韵脚。但或许你这里指的是近体诗 (唐代之后的诗), 那样的话, 不按平仄格韵写出来的不能算近体诗, 因为近体诗很讲究平仄、对仗和叶韵。

2.诗词的平仄格韵到底有哪些好处?

声律工整的诗读起来会比较流畅好听, 有音乐节奏感, 也较易琅琅上口。要知道从前的诗都是用来入歌演唱的。

3.写诗词只要有押韵、有内涵、语句通顺、意思连贯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把诗词的门槛定那么高?这样不是让很多初学者望而生畏吗?

真正的诗词门槛本来就很高, 要不怎麼能写出押韵、有内涵、语句通顺、意思连贯之余又按平仄格韵的诗的人会被尊称为才子, 甚至还会受到皇帝的赏识? 隋朝陆法言等人所编纂《切韵》, 唐代时改编为《唐韵》, 为科举时诗赋取士的依据。要是诗词门槛不高, 那岂非人人都是才子才女? 要写出真正符合各种要求的近体诗, 真的需要很高超的才学, 绝非一朝一夕可成。不过当然了, 现代已不同以前, 人们对写诗的要求普遍下降了, 所以如今不按平仄格韵写的诗还是可以唬到很多门外汉的, 你也不必过份执著。
第3个回答  2008-01-13
诗律浅说
【近体、古体】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
【律句】
汉语虽有四声,但在近体诗中,并不需要象词、曲那样分辨四声,只要粗分成平仄两声即可。要造成声调上的抑扬顿挫,就要交替使用平声和仄声,才不单调。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对于五言来说,它的基本句型是: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这两种句型,首尾的平仄相同,即所谓平起平收,仄起仄收。我们若要制造点变化,改成首尾平仄不同,可把最后一字移到前面去,变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除了后面会讲到的特例,五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七言诗只是在五言诗的前面再加一个节奏单位,它的基本句型就是: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言近体诗无论怎么变化,也都不出这四种基本句型。
这些句型有一个规律,就是逢双必反:第四字的平仄和第二字相反,第六字又与第四字相反,如此反复就形成了节奏感。但是逢单却可反可不反,这是因为重音落在双数音节上,单数音节就相比而言显得不重要了。
我们写诗的时候,很难做到每一句都完全符合基本句型,写绝句时也许还办得到,写八句乃至更长的律诗则几乎不可能。如何变通呢?那就要牺牲掉不太重要的单数字,而保住比较重要的双数字和最重要的最后一字。因此就有了这么一句口诀,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是说第一、三、五(仅指七言)字的平仄可以灵活处理,而第二、四、六以及最后一字的平仄则必须严格遵守。这个口诀不完全准确,在一些情况下一、三、五必须论,在特定的句型中二、四、六也未必分明,在后面我们会谈到,但接下来我们先来看看如何由这些基本句型构成一首完整的诗。
【粘对】
我们已经知道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怎样由这些句子组成一首诗呢?
近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近体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对句相对,是指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如果上句是:
仄仄平平仄
下句就是:
平平仄仄平
同理,如果上句是:
平平平仄仄
下句就是:
仄仄仄平平
除了第一联,其它各联的上句不能押韵,必须以仄声收尾,下句一定要押韵,必须以平声收尾,所以五言近体诗的对句除了第一联,只有这两种形式。七言的与此相似。
第一联上句如果不押韵,跟其它各联并无差别,如果上、下两句都要押韵,都要以平声收尾,这第一联就没法完全相对,只能做到头对尾不对,其形式也不外两种:
平起: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起: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再来看看邻句相粘。相粘的意思本来是相同,但是由于是用以仄声结尾的奇数句来粘以平声结尾的偶数句,就只能做到头粘尾不粘。例如,上一联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但又必须以仄声收尾,就成了: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为什么邻句必须相粘呢?原因很简单,是为了变化句型,不单调。如果对句相对,邻句也相对,就成了: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第一、第二联完全相同。在唐以前的所谓齐梁体律诗,就是只讲相对,不知相粘,从头到尾,就只是两种句型不断地重复。唐以后,既讲对句相对,又讲邻句相粘,在一首绝句里面就不会有重复的句型了。
根据粘对规则,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五言绝句的四种格式:
一、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二、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三、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四、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言律诗跟这相似,只不过根据粘对的原则再加上四句而已。比如仄起首句押韵的五言律诗是: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根据粘对规律,还可以十句、十二句……无限地加上去,而成为排律。粘对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基本上也是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也就是说,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的大忌。相比而言,失对要比失粘严重。粘的规则确定得比较晚,在初唐诗人的诗中还经常能够见到失粘的,即使是杜甫的诗,也偶尔有失粘的,比如名诗《咏怀古迹》的第二首: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第三句就没能跟第二句相粘。这可能是不知不觉地受到齐梁诗人的影响而一时疏忽。对的规则在齐梁时就确立了,所以在唐诗中很少见到失对的。现存杜甫近体诗中,只有《寄赠王十将军承俊》一首出现失对:
将军胆气雄,
臂悬两角弓。
缠结青骢马,
出入锦城中。
时危未授钺,
势屈难为功。
宾客满堂上,
何人高义同。
第一、二句除了第一个字,其它各字的平仄完全相同,是为失对。这可能是赠诗时未来得及仔细加工而一时疏忽。
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表达的需要而不顾格律。比如杜甫的另一首名诗《白帝》:
白帝城中云出门,
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
恸哭秋原何处村?
第二句的第二字本来应该用平声,现在用了仄声字“帝”,既跟第一句失对,又跟第三句失粘。但这是有意要重复使用“白帝城”造成排比,所以只好牺牲格律了。
【孤平和三平调】
前面讲到“一三五不论”并不完全正确,在某些情形下一三五必须论。
比如五言的平起平收句:
平平仄仄平
这一句的第三个字是可以不论的,用平声也可以。但是第一字如果改用仄声,就成了:
仄平仄仄平
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是近体诗的大忌,在唐诗中极少见到。前引杜诗“臂悬两角弓”即是犯了孤平,象这样不合律的句子,叫作拗句。老杜有意写过不少拗体近体诗,这种探索另当别论。
如果第一字非用仄声不可,怎么办呢?可以同时把第三个字改成平声:
仄平平仄平
这样就避免了孤平。这种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例如《复愁十二首》其三:
万国尚戎马,
故园今若何?
昔归相识少,
早已战场多。
第二句本该是“平平仄仄平”,现第一字用了仄声“故”,第三字就必须改用平声“今”了。
七言诗与此相似,也即其仄起平收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不能改用仄声,如果用了仄声,必须把第五字改成平声,才能避免孤平。例如《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眼见客愁愁不醒,
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
便教莺语太丁宁。
第一句本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现在第三字用了仄声“客”,第五字就改用平声“愁”来补救(注意“醒”是平声)。
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
仄仄仄平平
在这种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声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
仄仄平平平
在句尾连续出现了三个平声,叫做“三平调”,这是古体诗专用的形式,做近体诗时必须尽量避免,而且无法补救。
同样,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声,否则也成了三平调。只要能够避免孤平和三平调,“一三五不论”就是完全正确的。
【拗救】
如果仔细看一下前面所举的近体诗的几种基本格式,会发现一个规律:在一联之中,平声字和仄声字的总数相等。如果我们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以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也就是说,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拗救。
1.不按平仄格韵写出来的算不算古体诗?
2.诗词的平仄格韵到底有哪些好处?
3.写诗词只要有押韵、有内涵、语句通顺、意思连贯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把诗词的门槛定那么高?这样不是让很多初学者望而生畏吗?
1答;算古体诗 但不工整
2答;词原本是唱词 根曲子一道唱的 诗有起承转合 平仄压韵 也叫规距方圆吧
3答;问题是凡是物极必反.不是有新诗岀现了吗?叫自由体诗.自由体也是一种题材.它也有它的要求.新诗又分很多种了.无论哪种诗写好了.量多了.读者喜欢了.也能称之为诗人或大诗人.象再别康桥.致橡树等等.
第4个回答  2008-01-13
因为古时写诗词,主要是为了唱咏赞扬或者发泄。
主要用唱的,不分平仄的话,唱出来就不好听了
相似回答